诺贝尔的简介资料(诺贝尔其人)

诺贝尔的简介资料(诺贝尔其人)(1)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卜福斯)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因病去世,终年63岁。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一、人物生平

(一)求学阶段

1841年,诺贝尔进了当地的约台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的

一所学校。诺贝尔由于生病,上课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所以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863年,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雷管;10月,获得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

1864年,因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弟耶米尔惨死,关闭瑞典工厂,前往在德国建厂;10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

1865年,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并在克鲁伯建厂。

1866年,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同时发明了甘油炸药。

1867年5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

1867年,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与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

1871年,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与保罗·鲍合作创业。

1873年,定居巴黎。

1876年,雇用斯陀夫人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

1878年,完成发明可塑炸药;5月,加入石油业,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1880年,获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1890年,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

1893年,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

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

1896年12月10日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去世,终年63岁。

三、与世长辞

1896年,诺贝尔本人得了心绞痛和心脏病,并且非常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直到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机体产生的一种,能够舒张血管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对产生益处,才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去世,终年63岁。

诺贝尔的简介资料(诺贝尔其人)(2)

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二、个人生活

(一)爱好文学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复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一迨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其它语言,包括英语。

(二)诗人梦想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

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这部悲剧在巴黎出版时,诺贝尔已经永辞人世。他的家族成员们认为:"像这么一部可怜的剧作,不能给一位伟人带来荣誉的纪念。"因此只留下3本保存,其余的全部销毁。这个家族的决定也许是对的,因为,诺贝尔在年轻时表现出来诗人的气质,已经在漫长的发明家和大企业主的一点儿也不浪漫的岁月中消失了。

诺贝尔也喜欢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对于当时著名的欧美哲学家,他比较喜欢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哲学方面,他曾列出过一些准备写的论文目录和提纲。

(三)家庭家族

诺贝尔从小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6岁就成为很有能力的化学家,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瑞典等国家的语言。1850年离开俄国赴往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在J.埃里克森(铁甲舰"蒙尼陀"号的建造者)的指导下工作了4年。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直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了为止。

他出生在一个技师家庭 1833年10月21日,一个瘦弱的婴儿在这个家庭诞生,他就是后来的炸药大王诺贝尔。诺贝尔从小体弱多病,意志顽强,不甘落后。 诺贝尔的父亲很关心小诺贝尔的兴趣爱好,常常讲科学家的故事给他听,鼓励他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诺贝尔的母亲卡罗莱曼,是一位有文化教养的妇女,讲求实际,乐观豁达,谦虚有礼。她对孩子既严格又慈爱,经常带着诺贝尔做一些浇花、锄草、清除垃圾的劳动。

(四)人物爱情

在诺贝尔生前与身后,人们对他常有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之说。他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固定住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曾有3位女性进入他的生活,但一个早逝,一个无缘,一个无知而负心,诺贝尔的爱情是悲剧。青年时代的那次欧美之旅,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热恋,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

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无奈伯莎心已属人,这两人虽无缘结为连理,却结成了永恒的友谊,伯莎后来成为著名女作家、世界和平运动先驱之一。

1876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维也纳的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此后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一说18年)。诺贝尔一度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为她在疗养地买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在巴黎富人区购置了一座华丽的公馆,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缺乏教养,又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放荡,使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

1891年春天,她来信告诉诺贝尔说,她就要生下一个父亲是一位匈牙利军官的孩子来,诺贝尔看到这个消息后,彻底失望了,他还是写信去安慰和劝告她。诺贝尔从此决定不再与她来往,并通过一位律师为她提供30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钱。

三、人物名言

诺贝尔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雕琢的宝石。

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好处总要比坏处多。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四、科研成就

1864年,取得发明的专利权。

1866年,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炸药"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

1867年,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炸药及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

五、人物著作

名称分类
《兄弟与姐妹》小说
《最快乐的非洲》小说
《专利的病毒》剧本
《报应》剧本

六、个人荣誉

1867年,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

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93年,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

2011年6月8日,锘(Nobelium)以诺贝尔为命名。

诺贝尔被国际语文第九册(五年级上册)介绍,列入课文,题为《诺贝尔》。

诺贝尔被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介绍,列入拓展阅读,题为《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的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七、个人财产

诺贝尔到底有多少资产,这是连诺贝尔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按照,要把他的全部资产变成现金,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到多国经济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经索尔曼等人数年在多国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1900年对诺贝尔遗产的清理有了一个 初步的轮廓。

诺贝尔在各国资产变换为现金后的一个主要清单如下(这是一个在诺贝尔资产变换现金过程中已被大大地贬值和打了折扣的清单):

瑞典5,796,140.00;挪威94,472.28;德国6,152,250.95;奥地利228,754.20;法国7,280,817.23;苏格兰3,913,938.67;英格兰3,904,235.32;意大利630,410.10;俄国5,232,773.45;总计:33,233,792.20。

遗产变换为现金的总额33233792瑞典克朗,约为920万美元。不仅在当时,诺贝尔的这笔遗产确实都是一笔巨额遗产。

根据评选章程规定,一项资金既可以完全由一人获得,也可以由两人或多人平均分享。其中,除了可以颁发给个人、两人或多人之外,还可以颁发给某一组织和机构。

按章程规定,获奖者每年除了可以获得当年颁发的那份数额可观的奖金之外,还可以获得一枚金质奖章和一份获奖证书。由于诺贝尔基金的主要基金每年是变化的,其基金所得纯收入也就每年有所不同,因此每年的每项奖金数额也就各不相同。例如,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每项奖金的数额约为15万瑞典克朗,约合4.2万美元。此后,由于在债券、股票、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获利,诺贝尔基金不断增值积累,其奖金金额也在逐年增长。80年代之后,每项奖金的数额增加到100多万瑞典克朗。到了90年代,每项奖金数额又有较大增长。例如,1993年每项奖金为670万瑞典克朗,当年的这一数额约合84万美元。又如,1996年的每项奖金已增加到740万瑞典克朗,当年的这一数额约合112万美元。

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仪式中所用的鲜花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以表示对知识的尊重。

八、诺贝尔奖

(一)立下遗嘱

诺贝尔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曾先后立下过3份内容非常相似的遗嘱。第一份立于1889年,第二份立于1893年,第3份则立于1895年,最后存放在一家银行,也就是要以它为准的最后遗嘱。

这份遗嘱取消了分赠亲友的部分,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设立奖励基金,于1897年初在瑞典公布于众:

签名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经过成熟的考虑之后,就此宣布关于我身后可能留下的财产的最后遗嘱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5份,其分配办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作出过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物理和化学奖金,将由授予;生理学和医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授予;文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授予;和平奖金由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来授予。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

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的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理的遗嘱,一概作废。

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1895年11月27日"

(二)遗嘱影响

在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瑞典社会舆论的批评和谴责之声占了上风。报界公开地鼓励亲属上诉,反对它的理由主要是"法律缺陷"和"不爱国"。报界说,一个不注意瑞典的利益,既不把这笔巨额遗产捐赠给瑞典,也没有给瑞典人甚至斯堪的纳维亚人获奖的优先权,还要瑞典承揽这些额外工作,从而给瑞典人带来不能给他们任何利益的麻烦,那纯粹是不爱国的,瑞典的奖金颁发机构将不可能令人满意地完成分派给它们的任务。遗嘱还把颁发和平奖金的任务交给一个由挪威议会指定的委员会,瑞典与挪威之间的关系当时已经非常紧张,这将要严重损害瑞典的利益。一部分人士指责说,诺贝尔设立奖金支持个别杰出人物,无助于社会进步。他们认为,诺贝尔的财产来自劳动和大自然,应该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得到益处。

而对法律缺陷的批评,曾被认为将使整个的遗嘱失效。高明的挑出的第一个毛病是,遗嘱中没有明确讲出立嘱人是哪国公民。这样一来,就难以确定该由哪个国家的执法机关来判决遗嘱的合法性,更无法确定该由哪国政府来组织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了。这个指责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诺贝尔生在瑞典,成长在俄国,创业活动遍及欧洲,晚年也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有国籍的公民。他们挑出的第二个毛病是,遗嘱没有明确指出全部财产由谁来负责保管。他们说,虽然遗嘱说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但又没有指定由谁来组织这个基金会。所以,可以认为,无权继承遗产,而继承遗产的基金会又不存在。

最令人丧气的是,诺贝尔在遗嘱中委托瑞典科学院来评定物理学和化学奖金,而该院院长汉斯·福舍尔却主张把诺贝尔的财产捐赠给瑞典科学院,福舍尔还拒绝参加研究评奖细则的会议。

遗嘱执行人索尔曼等人不懈努力,1898年5月21日,瑞典国王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1年6月29日,瑞典国会通过了章程。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它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他的遗产大约是三千三百万克伦,遗产所孳生的利息,便被当作"诺贝尔奖"的基金。

颁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

(三)奖项设立

诺贝尔的简介资料(诺贝尔其人)(3)

诺贝尔奖是按照诺贝尔最后的遗嘱订定的,分成下列的六项:

(1)物理奖: 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对于物理方面有重要的人。

(2)化学奖: 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化学有重要发现和改良的人。

(3)医学奖: 由斯德哥尔摩的加学会决定,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重要发现的人。

(4)文学奖: 由斯德哥尔摩学术院决定,对文学思想有启发引导作用的人。

(5): 由挪威议会组成的五人委员会决定。为促进国际的友好关系,且为和平会议的设立和普及竭尽心力,在军备的废除和缩减上有重要贡献的人。

(6) 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