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

为了纪念烈士,导演用八个月的时间拍摄出《峰爆》;导演为什么选朱一龙出演男一号?他在片中的表现得到黄志忠的赞赏,陈数随口一句台词就成经典。

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1)

峰爆

李骏为什么选择朱一龙出演洪翼舟?

这部电影是根据《无限深度》改编的,编剧把剧本交给李骏之后,开始选择洪翼舟的演员,他把整个娱乐圈的演员琢磨一遍,感觉朱一龙非常适合,李导第一次见到他,感觉他的身上有那种内秀的力量,非常契合故事中的人物洪冀舟。

李导认为,不是演员去适合角色,而是让角色适应演员,剧组筹备期间,朱一龙开始进行锻炼,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攀岩,游泳,驾驶等训练。

剧组还组织人员,到铁路基建的工作环境中,去体验他们的生活,这样可以增加演员的信念感。

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2)

朱一龙

朱一龙在剧中表现硬汉的形象,得到黄志忠的赞赏。

在他的眼里,戏比天大,自己可以完成,坚决不用替身,如果自己能做到的,一定要自己去做,这样才对得起演员二字,除非遇到自己实在无法完成的特技镜头,才用替身,他在现场的认真努力,被黄志忠看在眼里,也得到他的赞赏。

在影片中,两人上演了一段浓浓的父子情,在片中的对手戏非常多,在拍摄现场,他经常找到黄志忠,商讨接下来的重头戏,如何更好地去塑造人物形象?基本上每天都向他请教,从而给他高度的评价,不会演戏的在演戏,会演戏的在演人。

从剧中他的表现来看,和以往的形象不同,此次他出演的是硬汉一枚,在这部影片中,他成为拯救无数生命的超人;有网友认为,他是不是在寻求转型?想要挑战更丰富的角色。

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3)

朱一龙

陈数随口一句,成为剧中的经典台词。

陈数在剧中饰演丁总,她把女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施工现场,她是工期和预算的把控者,吐口吐沫是颗钉,说一不二;有时候在她身上,也能展现出女性的柔软,在洪冀舟不断搬运炸药包时,想到让他的女朋友给他打个电话,用爱情的力量给他加油鼓劲。

在让她撤退时,她的一句话成为经典,我必须和我的兵在一起,打动了多少观众,其实这句台词并不是剧本上的,而是大家在围读剧本的时候,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这几个字,恰恰彰显丁总在那个时候的心情,面临灾难,面临抉择时,那种内心无比强大的力量。

编剧听完之后,感觉这句台词非常棒,于是就代替了原来的台词;网友表示,她在台词方面造诣还挺高的。

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4)

陈数

黄志忠认为,这是拍影视剧以来挑战最大的一部戏;

不管是《新亮剑》中的李云龙,还是《大明王朝》中的海瑞,都是他在影视剧中的一大挑战,但是与这部剧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他感觉这部戏,是自己挑战最大的一部戏。

他拿到剧本以后,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他在剧中出演的洪赟兵是一名铁道兵,他长期呆在铁道隧道里施工,不管是噪音,还是灰尘都非常大,工作时间长了,会患有听力障碍,尘肺病,关节炎,风湿等职业病,所以他出演的角色患有肺尘病,耳朵不太灵,在初定的剧本中,这个角色并非这样,后来剧中的工作人员,经过调研时发现,不少施工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这几种病,然后加进剧中,目的,是为了让人物更加立体逼真。

影片中,老洪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这种奉献精神早已融在他的血液里,也是他作为军人的使命和天职。

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5)

黄志忠

关于铁道兵,你们了解多少?

铁道兵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兵种,从1948年的组建,到1984年正式转业,他们先后参加修建了多项国内大型铁路工程,其中,包括鹰厦铁路,青藏铁路,襄渝铁路等工程。

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的成昆铁路也在其中,这条铁路的沿线,只要是新建的火车站,都会有烈士陵园或者烈士墓地,修建这条铁路的时候,牺牲了2000多名战士,平均每公里就有两名烈士默默守护。

一代又一代的铁道兵,以凡人之躯书写人类的奇迹,他们充当着基建的先行官,起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作用,他们敢叫天堑变通途,也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一代人。

朱一龙胡杨的夏天(峰爆铁道兵背后的故事)(6)

陈数

注:文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