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教育建设十条建议(幸福生活如何开启)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列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内容。

校园教育建设十条建议(幸福生活如何开启)(1)

近年来,新郑市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打造“美好教育”品牌,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在教育中的获得感。

4月26日上午10时50分,在新郑市实验小学,运餐车辆准时到达,学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配餐人员进行健康检测和登记。按照饭菜测温、留样登记、教室分餐流程,配餐公司工作人员和学校负责老师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确保学生放学后即可吃上热腾腾的午餐。

午餐供应只是新郑市打造优质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郑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一校一品”多元发展的特色学校创建之路,在德育教育、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教育等方面,彰显每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亮点。

在新华路小学的戏曲课堂上,老师正一招一式地教授戏曲知识。随着戏曲进校园的开展,新华路小学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根据学生特点,以豫剧和曲剧为主编排了多个剧目。新华路小学以“版画”“舞蹈”“戏曲”凸显学校特色,依托新郑“全国少儿版画之乡”的地域优势,走出了一条从普及到提高到形成特色的儿童版画教育之路。

如今,新郑市的中小学校都设立了一项或多项特色项目,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鲜明区域特色,先后获得“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河南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民办教育服务与管理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用更美好的教育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也是新郑市对广大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十三五”期间,新郑市按照整体发展规划,加大学校项目建设力度。同时注重师资补充,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能,让人民群众享受普惠、优质的美好教育。

近日,记者走进新郑市正商外国语小学,一座融合现代化、时尚化及科技化的校园呈现在眼前。从2018年8月成立至今,该校目前共有37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像正商外国语小学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仅2020年,新郑市南龙湖片区改扩建中小学19所,另有4所学校正在建设,15所拟建学校完成招标。

“十三五”期间,新郑市本着着眼长远发展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迁建、改扩建普通高中。2018年,投资2亿元的新郑二中新校区投用;2019年,投入2.1亿元启动新郑高中、新郑实验高中、新郑三中改扩建项目,使该市普通高中学位紧张和“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中段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推进中小学建设的同时,新郑市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在住宅建设之初,同步规划、建设公办幼儿园,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有效解决适龄幼儿就近入学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郑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校园教育建设十条建议(幸福生活如何开启)(2)

校园教育建设十条建议(幸福生活如何开启)(3)

官微矩阵

新郑发布 新郑融媒 新郑广播电视台

新郑融媒记者:沈磊

编辑:高冉 责编:陈扬

主编:刘丽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