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

上学的时候,很喜爱读《诗经》,不过那会儿读,也读不出所以然,也许是装装样子。现在突然想起了就又勾起了读《诗经》的欲望,觉得《诗经》里每一首都很美,很有意境。而且里边也蕴含了很大的文化之美。不要好高骛远,一首首慢慢读。读一首背一首最好。

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1)

《汉广》是我读小说《风雅颂》里的节标题,作者很有意境,将《诗经》里的诗作为章节的标题,而且此章节叙述内容也犹如诗的意境一般,真是妙不可言。开始是很晦涩的,有不认识字,一个个的查,认识字也不知道意思。但是行赏诗经就像喝酒一样,一遍遍的读,慢慢的进入状态,你才发现他的美。

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2)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3)

“国风”比之“雅”、“颂”,真情实感的自然抒发,无疑更为丰沛。西周社会,礼教初设,古风犹存,人们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土壤上生息,情动于衷,无所拘谨,尤其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地抒发心之所想,正如《周礼.媒氏》所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汉广》是《诗经.周南》中一首为人熟知的情诗篇章。诗中所涉地域为汉水之干。我们可以想象:3000多年前,一位青年樵夫在水边思慕隔岸的一位美丽的姑娘,然可见而不可求,这位多情樵夫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淼的江水,倾吐了惆怅满怀的心绪。

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4)

诗篇首章“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既是《诗经》惯见的起兴,又暗示了抒情主人公所处环境也是荆樵遍地的采樵之地。随后,主人公直抒情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游女”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上古一段自由而愉悦的习俗:每到春光明媚之际,青年男女三五成群,愉快地交游于江河之滨,情生而互歌。“国风”中有众多的情诗篇章都反映了这一古风,《关雎》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溱洧》之“溱与洧,方涣涣兮”;《褰裳》之“子惠思我,褰裳涉溱”……皆情生水泮,无不是这一富于浪漫风情之遗俗的写照。然而,本诗中,这位樵夫遥望佳人,一往情深,所慕之人却又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及,可遇不可求,一段缅邈的情思却使抒情主人公陷于深深的失望之中。于是发出了似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吟唱:“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宽广,烟波浩淼,云水相隔,既是写环境的阻隔,又象征主人公深情执着却无限怅惘的心灵世界。

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5)

如果诗篇仅仅是单纯抒发这一段不可求的失望心绪,是不足以情动千古的。最为深婉的是二、三章,为思设事,凭空结想婚娶佳人,继而叠章咏叹,深切的失落,真让人有“不忍听”之感。“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错薪”、“刈楚”、“秣马”在《诗经》都是喻示婚配的习惯语,在此篇中,言婚娶显然不是事实,正如《关雎》,“求之不得,”转而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情愫曲折深婉。

诗经国风周南第五篇(读诗经周南汉广)(6)

抒情主人公思慕之极,无可奈何,于是将情思寄托于想象与虚幻,由现实的失望转入对婚配的幻想。细细想来,这也合于人之常情。幻想可以暂得一时之安慰,然而回到现实,是更为深沉的失落。每章后四句是完全相同的咏叹,看似有几分感伤,实是深情执着,万般流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