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

俗话说得好,“不到东北,不知道胆有多小;不到广东,不知道钱有多少。”意思是说,东北人勇敢豪爽,广东人精明强干,懂经营,会赚钱。

人们的印象中,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提起江浙人,闪现在脑海的就是温婉闲适,处事非常细致;说起山东人,大家就会认为他们既传统又豪爽,还不失精明,山西人则憨厚朴实。人的性格的确有地域性,然而,地域怎样影响人的性格呢?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1)

地理特征

我们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一个代表。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山西人的影响微乎其微,山西人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2)

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征。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3)

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边伸向太平洋,另一边黄河贯穿其间,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它处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地带,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性格特点,山东人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奔放。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4)

历史积淀

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具有同一性。满族等游牧民族大多生活在中国东北,生活环境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安定,就会安心于自家生活。历代皇帝都很青睐江浙居民,因为他们对财政的贡献很大,很少造反。这些历史渊源,造就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5)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他们的家族观念更强,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是非常传统的。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精明。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6)

生活方式

林语堂先生说:“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广东人是非常勇敢的,但与北方人的勇敢又不尽相同,他们敢于冒险、有团队精神。广东大部分地区靠近沿海,绝大多数人以打鱼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7)

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气候和饮食习惯

阳光的照射,使人的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很少,五羟色胺分泌少,使东北人脾气暴躁。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8)

古人认为,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凛冽的西北风,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能经商发财。除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人,喜欢吃清淡甜食和鱼,由于甜食中含有大量的可转化成大脑5-HT前体营养物质,所以,江南人的大脑中这种物质含量较高。而5-HT又是维持良好情绪和转换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神经介质,江南人脾气好,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9)

东北人的豪奥是公认的,但好冲动,忍耐性无法与吴越人相比,但东北人外向,又爱开玩笑,所以,东北的艺术家,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东北人粗犷,也与地理及气候有关,东北大多数地区土地宽广,山大林密,又处在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交替区,因此,性格豪爽。另外,东北人喜欢吃肉,食用绿叶蔬菜和甜食较少,明显不如江南人,肯定会影响东北人大脑中5-HT的含量。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显年轻(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精明)(10)

我国因为土地面积辽阔,南北方不管从距离还是气候以及传承都相差极大,所以才造就了独特的特色中国,也赋予了我国丰富悠久的文化。活到老学到老,中国的文化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传承,慢慢了解,你肯定会乐在其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