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

综述

每当提到少年闰土的名字,总能让人想到一幅月下刺猹的威武画面,记忆中闰土应该是个朴实善良的孩子,但为了保护瓜田打到“偷瓜贼”他必须要勇敢起来。

闰土曾是鲁迅少年时期的玩伴,在他的笔下闰土带着银项圈迎面走来,那被风吹的红扑扑的脸蛋透露着率真与自然。可是你知道吗,闰土长大后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始终在凄凉中度日,但好在子女足够争气,彻底摆脱仆人身份完成了华丽转变。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1)

少年闰土的记忆碎片

很多人认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撰写的少年闰土是纯粹虚构小说人物,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闰土确实存在于鲁迅身边,只是被其艺术加工了而已。

闰土本命章运水,是少年鲁迅家里的长工;闰土生下来时被算命先生说五行缺水,所以父亲给他取名为“运水”。记得《故乡》中鲁迅描写闰土说他五行缺土,两者虽有差异,却大致相仿。

少年时期鲁迅因祖父在朝中的地位,在绍兴一代算是稍有名望的家庭,不说大富大贵,最起码生活不缺吃不缺穿,田产多了也得找些长工劳动耕作。闰土的父亲就是在那时候来到鲁迅家里,直到后来闰土出生,父亲仍然在这里劳作,从未改换过门庭。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2)

其实这对于闰土一家来说是一种幸运,虽然每天都得像农民那般做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但闰土父亲却接触到了官家生活。

他们无需像其他农民那般看天吃饭,即便碰上大风大雨长工仍然能拿到工钱。况且长时间同有钱人生活也能开拓眼界,这都是其他农民无法得到的财富。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3)

当然,少年闰土对这些东西是一无所知的,不过因父亲的原因,闰土小时候去过鲁迅家,并和他成了儿时好友。鲁迅小时候读书多也懂事,从来没有因闰土身份低微就轻视他,这段友谊一直在鲁迅心中被铭记,直到他在《故乡》中毫无保留将其表达出来。

他记忆中的闰土,是个朴实无华的少年,在一个月夜下躲在静谧的瓜田,一动不动。突然!瓜田里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闰土立即起身拿起旁边的钢叉,朝着声源刺下去,那是一只打算偷瓜的猹。

我们已经不记得闰土刺猹的结果了,但他那红扑扑的脸蛋和脖子上的银项圈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4)

这大概是闰土最美好的时光成年后闰土不管是从外貌还是性格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失去了往日的纯粹,变得和其他平庸的长工一样,被生活压弯了脊梁。

本身闰土父亲给他取名“运水”是希望他改变命运,可现在看来,一切再次回到起点,闰土开始了同父亲一样艰难谋生的生活。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5)

闰土后代完成华丽转变

闰土的凄惨命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在他结婚后。老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穷孩子要早点懂事,还要早点结婚生子。

因为穷人家传递香火困难,如果不早结婚的话,怕是会打一辈子光棍;结婚了还得多生孩子,怕一两个养不活,还能留个后。

闰土结婚后,一连生了5个娃娃,娃娃们都健康长大这是好事儿,但随之而来家里多了5张吃饭的嘴,闰土只能拼命打工挣钱,才能勉强养家糊口。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6)

可是后来我们也知道,鲁迅家发生了变故,小鲁迅都被迫和亲戚分了家,闰土自然没办法继续在鲁迅家打长工;一部分生活来源中断后,闰土家更加困难了。

但老天丝毫没有可怜穷人的意思,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让农民家稻谷颗粒无收,急火攻心下,闰土身体再也撑不住了,他背后生疮手脚无力,没过两年就撒手人寰了。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7)

闰土死后,大儿子水生就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但那几年天公不作美,农民收不到粮食,饿死的农民比比皆是。

水生后来有两儿一女,但也因长时间工作累垮了身子,后来和父亲闰土的结局一样,在家病死了。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8)

那闰土家就这样衰败了吗?当然没有,前文我们也说过,农民家没别的优势,就是孩子多;闰土和水生辛苦养育长大的孩子,总有几个争气的,他们承载了父辈光宗耀祖的希望,将这个家建设的更好。

闰土家彻底站起来,那就得追溯到闰土孙子、也是水生儿子章贵这一辈了。因父亲水生病死,章贵很早就和母亲来到上海谋生,母亲给人家当保姆,他虽然年纪小却早早当了童工。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9)

闰土之孙,章贵

和父辈不同,上海让章贵开阔眼界,他一边赚钱一边学习,终于在1954年考上了公务员。

往祖上推三代,闰土家都是给富人家人打长工的穷苦百姓,什么时候出过吃公家饭的大人物?章贵就实现了这个梦想,他终于不用再为生计发愁,加上当时我国医疗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各种疾病也有了治愈的希望。

章贵过上了祖辈三代都望眼欲穿的生活,闰土如果泉下有知,也会由衷替孙子高兴吧。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10)

结语

章贵的成功绝非偶然,幼时艰难生活环境培养了他坚韧品格,来到上海知识扩充了他的眼界;与其说章贵是走运吃上了公家饭,倒不如说这是几代人升华的结果。章贵身上承载着祖辈的希望,他终于带领家族脱离了贫困。

鲁迅先生谈少年(鲁迅的少年玩伴)(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