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

长春航空开放活动中,官方公开展示了国产大型空中加油机的正式编号——运油-20A。军事专家宋心之在CCTV-7的节目中,公开对外界表示,运油-20A最多能装载超过100吨燃油,对外加油量超过50吨。单纯看“超过100吨”这个数据大概并不好理解,但美国空军耗费17年时间研制,预计生产数量将达179架的KC-46A型主力机油机,载油性能也不过如此。需要注意的是,运油-20A不仅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目前曝光的性能不仅并没有夸大,反而是出于保密和谨慎考虑的保守数据。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1)

运油-20性能令人振奋不已

2016年7月,首批两架运-20A战略运输机正式进入空军服役,结束了空军长期依赖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的尴尬。在此之前的2016年4月,乌克兰就已经向中方交付了第三架苏联空军遗留的二手伊尔-78加油机。换句话说,中航工业最快也是在2016年末,才开始尝试将伊尔-78的设计经验应用于国产运-20A的加油型,即便按照运油-20A于2021年12月非正式亮相的时间算起来,在此期间耗费了大约5年时间。相比之下,美制KC-46A加油机始于2001年启动的KC-X加油机项目,当时美国空军计划耗资300亿美元采购179架新型加油机,以取代之前装备的旧式KC-135加油机群。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2)

KC-135加油机性能老旧、老化严重

最终,波音公司基于波音767-200民用客机发展的KC-767加油机,得到了美国空军认可,最终被赋予KC-46的编号,但原计划的服役时间却大幅延后,第一批量产型到了2018年才开始服役,前后耗费17年时间。量产型KC-46A的载油量虽然比最初设计有所增加,但最终也不过21.2万磅的水准(约合96.2吨),而仅仅花费5年时间的国产运油-20A,按照权威说法的载油量已经超过100吨。两者研制过程耗费的时间、投入的资源与实际性能的反差,显然并不符合外界对两支空中力量的印象。个中原因,或许与两军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但两款加油机使用的空中平台差异也是原因之一,而美国空军在KC-46A项目中的决策失误也很明显。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3)

KC-46A为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加油

最初的KC-X加油机项目于2001年启动后,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就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研发公司)分别提交了各自的方案。在2002年3月,美国空军对外宣布,波音KC-767方案中标,项目随即进入下一发展阶段。但波音尚未来得及为赢得订单而庆幸,波音公司财务总监迈克·西尔斯和美国空军采购官员达林·德鲁扬往来的电子邮件意外曝光,后者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报价提供给前者,以换取波音副总经理职位,这件黑幕交易迅即震动了美国军界。事后,参与此事的多位波音高管引咎辞职,已经前往波音任职的德鲁扬也因罪入狱。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4)

测试KC-46A加油机的远程视觉系统

波音公司在主动提供资料支持案件结案后,坚持认为KC-767方案完全能够满足美国空军需求,不应该因个人舞弊行为否定已经赢得的合同,但美国参议院拒绝接受这种解释,要求KC-X项目必须重新招标。最终,当美国空军准备妥当再次对外招标时,时间已经到了2007年1月。这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前6年,实际上因一桩受贿丑闻的影响毫无寸进。好在接下来的一切进展比较顺利,在第二次招标启动一年后的2008年2月,美国空军就宣布诺斯罗普·格鲁曼的KC-30方案获胜(由于诺斯罗普·格鲁曼缺乏客机、运输机研发经验,因此选择与欧洲空客合作参与美国空军加油机订单,KC-30就是基于空客A330-200民用客机发展而来)。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5)

波音KC-767方案后经修改出口到日本

面对这个结果,波音公司毫不意外地提起抗议。2008年6月下旬,波音递交了一份长达67页的项目调查报告,就自己遭遇的“不公平竞争”进行全面控诉。美国联邦审计总署出面对整个项目进行审查,最终给出的结论认定,美国空军在项目招标中违背采办程序。这意味着,美国空军加油机项目的第二轮竞标以失败告终。2010年2月,意识到美国空军已经无法掌控局势,美国国防部开始亲自出马,启动KC-X项目的第三轮招标。但诺斯罗普·格鲁曼和空客联手的团队,认为第三轮招标的条件明显偏袒波音,竞争已经没有意义,最终宣布退出。2011年2月,美国国防部宣布波音KC-767AT方案成为第三轮竞标的获胜者,并将其定名为KC-46,此时距离KC-X项目启动已经过去整整10年。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6)

运油-20同时为歼-20、歼-16空中加油

纵观KC-X项目发展全过程,美国军工企业和项目招标的内部黑幕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最终波音赢得竞标也一直被认为绝非偶然。事实上,从美国空军最初的KC-135加油机到80年代的KC-10A大型加油机(KC-10A原本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基于DC-10发展出来的加油机,但麦道在90年代被波音收购),再到最新的KC-46,波音已经垄断了美国空军所有的大型加油项目,人脉壁垒、技术壁垒使得其他公司企图介入变得非常困难。此外,美国空军对加油机性能需求的变化,也无形中拖延了项目进程。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7)

波音从KC-135起成为美军空军加油机的最大承包商

立项之初,美国空军希望得到一款基于成熟客机的加油机,属于“又快又好又便宜”的理想型号。但在项目发展过程中,美国空军发现这种方案载油量偏低,无法满足新时代需求,因此借受贿案提出了体型更大的KC-30方案。但这一举动引发了波音的强烈不满,由于这一方案使用大量欧洲成熟装备,300亿美元资金中的不少部分将流向欧洲,这就导致订单无法为美国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因此招致美国内部激烈反对。最终,美国国防部出面,采用堪称“威权”的手法强行确保波音中标。美国空军指出,最初的KC-767载油量太低,因此波音又在原有成熟设计基础上,融入了部分更大型客机的机翼设计,造就了最终的KC-46。不过,修改机翼的改进涉及面很广,波音为此付出了近4年时间,直到2014年12月才完成首飞。此时的KC-46,实际已经成为“不快不好不便宜”的典型。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8)

KC-46项目简直就是一场“美国闹剧”

2018年初,第一批KC-46A在历经长达17年的研发之后,终于交付美国空军,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先进空中加油机。很少有人意识到的是,KC-46A是各国空军发展的新一代大型加油机之中,载油最少的型号。当年,空客在放弃竞标美国空军后,以A330-200客机为平台,推出了著名的A330MRTT大型加油机(其实就是DC-30项目的进化版),不仅最大载油量超过110吨,而且还搭载了花费近1亿美元研发的硬管加油装置。该机除了与波音KC-46A竞标之外,也试图争夺以美制加油机为主力的其他空中力量的订单(新加坡就已经为其F-16和F-15SG战斗机群采购了6架A330MRTT加油机)。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9)

为法国“阵风”战斗机加油的A330MRTT加油机

相比之下,俄罗斯空天军在加油机领域的表现,虽然动作不大但仍然稳步前行,并以最新伊尔-76-90A运输机为基础,发展了伊尔-78M-90A加油机,最大载油量更是高达122.7吨,超越了KC-46A和A330MRTT两款欧美型号。事实上,从苏联时代以伊尔-76军用运输机为基础发展的伊尔-78,和以民用客机为空中平台发展的欧洲加油机,就属于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除了KC-10A这款以三发宽体客机为平台发展的特殊型号外,其他民用客机改进的加油机,最初的机体平台就小于专用的军用运输机,最终载油量自然也都不及后者。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10)

俄罗斯伊尔-78M-90A加油机性能不可小觑

国产运油-20的基础平台为运-20A运输机,目前装备的仍是推力不足的俄制D-30KP-2型发动机(最大载重量只有约55吨),虽然运-20A和伊尔-76-90A运力基本相当,但运油-20A的最大载油量无法达到后者122.7吨的水平。不过,既然30多年前苏联空军基于载重量48吨的伊尔-76MD推出最大载油量92吨的伊尔-78,那么运力水平更高,气动设计更优秀,并且应用了多用途设计的运油-20A,最大载油量超过100吨,也当也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如果再仔细估算,这个数字有可能超过110吨。

运油20正式服役(刚诞生的运油-20)(11)

国产运油-20未来可期

更重要的是,运-20计划的最大载重量高达66吨,这一点预计将随着未来涡扇-20的应用而实现。届时,基于这款有可能被称为“运-20B”改进型号衍生的“运油-20B”,最大载油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超过俄制伊尔-78M-90A的122.7吨,成为全球新一代加油机中载油冠军也非常可能。目前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尽快扩大国产运油-20系列的规模,充分满足各类高性能空中战力延长“拳头”的需要,真正打造形成名副其实的战略空军,为维护海空正当权益提供坚强支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