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3)

9月29日下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咨询会”召开。学院的创建者、建设者、老领导们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刚落成不久的校史馆后,围坐在一起回忆挥斥方遒的办学岁月,同时把脉问诊、展望城院未来。

二十年岁月倏忽而逝,霜染鬓发,皱纹也悄悄爬上了曾经年轻的脸庞,但投身教育的初心,担当立德树人的使命却须臾未曾改变。出席活动的有原董事会成员倪明江、蒋超英、陆瑞芬、张连水、徐一超;原学院班子成员鲁世杰、王立人、胡礼祥、庄华洁、张新跃、应晶、刘玉勇、江全元。学院院长韦巍做学院工作汇报,党委书记吴健主持会议。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4)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5)

重温筚路蓝缕路

二十年 再出发

20年前,中国高等教育开启大众化进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1999年在市校合作中应运而生。突破常规、跨越发展,学院从一个只有423名学生,32名员工,116亩校园的“迷你”高校,用短短五年时间实现了“千亩校园、万名学子”,完成了传统高校需几十年完成的发展任务,被教育部誉为“独立学院的典范”。参观校史馆,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照片,掬一捧岁月浪花淘洗过的城院故事,老领导们不时驻足凝视,相互交流,重回峥嵘岁月。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6)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7)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8)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9)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0)

咨询会上,原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徐一超说,在校史馆看到一张张老照片,当年的一幕幕场景不禁在眼前浮现,有笑声、有掌声,也有汗水和泪水,一个个故事道出了学院从诞生到发展壮大这一路风光背后的坎坷不易,以及杭州市领导想办好这所大学的决心。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1)

“城市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浪潮下,杭州市和浙江大学合作孕育的成果。二十年的改革创新之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希望学院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利用好政策,争取更大的支持。”原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连水表示。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2)

学院首批员工、原党委副书记刘玉勇将自己最青春的十八年都奉献给了城市学院。如今他在浙江大学工作,不经意间总会冒出一句“我们城院”。他动情地说:“身为城院人,心永远在这里!”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3)

把脉问诊破难题

二十年 再出发

二十年的砥砺奋进为学院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忘初心再次出发,宏伟蓝图的实现更需要超常的勇气、智慧与力量。老领导们纷纷把脉问诊,为学院的未来指引方向。

学院原副院长江全元表示,城市学院要更紧密依托浙江大学的支持,积极谋划,争取早日实现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发展目标。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4)

学院原副院长庄华洁希望学院能在学科以及人才队伍集聚上狠下功夫,借力浙江大学的溢出效应、辐射效应,通过“一留一争一转(留空间、争支持、转意识)”,以更高的目标、更宽广的视野走好未来的路。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5)

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新跃既是城市学院建院首批领导班子的成员,也是筹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领导班子成员。他介绍了浙大四院如何优选集聚特色学科的经验,希望能给城市学院的学科建设带来启示。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6)

学院原党委书记胡礼祥分析了长期和短期、特色和整体、软实力和硬实力等辩证关系,建议学院的发展目标能更具体化、更具前瞻性。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7)

愿景清晰后才能找准方向,学院首任院长鲁世杰建议,进一步细化学院的发展愿景,并对标对表找准差距。他建议以超前的眼光进行调研,基于若干年后的社会需求谋划学科与专业布局。他还就如何针对学生群体变化进一步做强国际化特色,如何保持原有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等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8)

浙江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倪明江特别强调,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引进高水平人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进培养有潜力的年轻人,让他们植根于这片土壤并茁壮成长。要充分依托浙江大学的优势与资源,给予年轻教师提高的空间,并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更好地反哺地方。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19)

展望未来促发展

二十年 再出发

10月19日,学院将举行建院20周年庆典活动,老领导们欣然接受了邀约。咨询会上,他们共同描绘憧憬学院的美好未来,期待新的辉煌。

学院原副院长应晶说,学院办学从致力于构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创造优质的本科教育价值;到如今明确“六争强院”战略和创建全国百强大学的目标,是为“顶天立地”。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以及发展中通过超常规的突破与飞跃激发新的活力,是为“双向驱动”。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0)

通过引入国际上的新理念辨析了何为“应用型大学”之后,学院原院长王立人非常赞同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他分析了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大学的类型,指出学院要瞄准社会需求,通过学科、专业、师资的强化,一定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成为全国高校的排头兵。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1)

原浙江电信实业公司副总经理蒋超英和原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陆瑞芬均表示学院要进一步紧密依托地方,为地方发展服务。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2)

陆瑞芬再一次道出了大家的共识,校市双方是城市学院“家长”,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城市学院实现了“越办越好”。她建议一定要维持好现有的“家庭体制”,学院的宏伟蓝图要和省、市发展战略紧密契合,争取地方政府更大的支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把路走得更宽更踏实。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3)

现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参加了咨询会,大家纷纷表示这场“有温度、有情怀、有深度、有高度”的咨询会,令人更有力量、更有格局、更有责任地前行在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创建道路上。吴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老领导们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在方向、动力、方法、思路上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让人深受启发。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4)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5)

据悉,这次咨询会既是学院建院二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咨询会的形式,学院班子围绕初心和使命,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查摆研究学院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破方向,以(时任省委书记)给学院建院五周年的贺信精神为遵循,为办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优秀、充满活动”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文字 / 郭佳

摄影 / 王鹏

今日编辑 / 苏晓良

出品: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6)

再过20年再相聚(二十年再出发)(27)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ZUC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