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闹时最好的状态(爱闹的熊孩子可能缺乏这种)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梦琳公共场所,你有被小朋友“吵”到过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熊孩子不闹时最好的状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熊孩子不闹时最好的状态(爱闹的熊孩子可能缺乏这种)

熊孩子不闹时最好的状态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梦琳

公共场所,你有被小朋友“吵”到过吗?

生活中,有人在坐高铁的时候,遇到有些孩子在车厢里乱跑乱闹,或者大声外放动画片。还有孩子在影院看电影时踹前边的椅子,旁人劝说无效,家长也不予理会。

通常发生类似情况后,父母的耐心会逐渐消失,甚至把孩子打骂一顿,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往往会使孩子吵闹得更厉害。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家长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在家是否太以孩子为中心?是否处处满足?是否培养了共情能力?是否建立了规则意识?是否教给孩子社交技巧?

高铁设置“儿童车厢”,能解决吵闹的问题吗?

近日,小朋友在高铁上吵闹,家长和乘客互怼的新闻,持续引发关注。对此,有网友建议,高铁应设置“儿童车厢”。

“高铁设置‘儿童车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心理治疗师秦文翠称,因为从情绪成熟和人格完整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需要规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规则就像爬山时道路两旁的栏杆,如果山路上没有栏杆,当我们行走于山路的边缘时,就会感到恐惧和不安。正是有了栏杆,即使我们在山坡上跑来跑去也不会感到害怕。

儿童时期是发展规则意识的“黄金期”,遵守规则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设置“儿童车厢”,似乎是给了儿童专属的照顾,实际上使他们触碰不到规则了。“儿童一旦脱离了限制他们的环境,其实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秦文翠说。

守规则的前提是具备共情力

社会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规则,有些行为是不侵犯他人利益的,而有些行为是会触碰到他人边界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公共场所踹别人椅子、大喊大叫等“捣蛋”行为,就是没有遵循规则的表现。

秦文翠介绍,孩子的规则意识会在6岁前逐渐形成,而守规则的前提是具备共情力,即共情到他人情绪的能力,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当孩子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时,才能知道自我的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困扰或影响。

对于缺乏共情能力的孩子来讲,大多是由于早年没有得到充足的爱,或父母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秦文翠指出,0~6岁是孩子建立早期感情的关键时期,“有些孩子2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共情力。”

如果孩子脾气大,爱哭闹,家长要改善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多陪伴、多共情,用故事游戏等方式帮孩子处理情绪。如果孩子不讲理,家长要多关照他的情绪,同时把自己变成“孩子”,想想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慢慢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这么做很重要

秦文翠建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做到这些:

尊重孩子的情绪,不因为孩子发泄情绪而取笑或者逗弄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哪怕是比较微妙隐蔽的情绪,也能敏感地捕捉到。愿花时间陪伴和倾听孩子,对他们的情绪很有耐心。意识到孩子脆弱的时候是亲子关系更加紧密的机会。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会焦虑或者紧张,知道该做什么。不会告诉孩子该怎么去感受,不去评价他们的情绪。不觉得作为父母,需要去替孩子处理所有的事。当孩子的行为“出格”时,会明确告诉孩子界限在哪里,并一贯地执行规则。

这样长大的孩子才能相信自己内心的感受,自尊水平高,人际关系和谐健康,情绪管控和调节能力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很好。

来源: 河南商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