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便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

在这一天,古人有登高、喝菊花酒、采茱萸、放风筝等习俗。

而重阳节,也是与除夕、清明、中元并列的祭祖节日。

重阳正逢秋高气爽的节气,既有丰收之喜悦,也感悲秋之寂寥,既可登高怀远,又是追思故人、寄托思乡之情的日子。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1)

在这样一个秋叶缤纷、秋风萧瑟、菊花盛放的节日,最易触动诗人那颗敏感的心。

于是自古以来,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总是佳作不断。

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而除了这首著名的重阳诗外,还有几首也隐藏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2)

王维被称为“诗佛”,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尤其这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将视角转换到家乡,仿佛看到兄弟们一起登山,却唯独少了他一人的遗憾。

这首诗有“时年十七”的原注,可见作此诗时,王维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

王维本就是少年天才,十五岁就进京应试,之后开始在长安谋求功名。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3)

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又是一个秋天,王维迎来了异乡的重阳节。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对于年少离家的王维来说,重阳节就更是个思念亲人的日子。

于是,他禁不住怀念起从前在蒲州,和家人们共度重阳节的情形。

因为蒲州在华山之东,因此有了“山东兄弟”的说法。

这首简洁、质朴的诗作,真挚表达了一个异乡游子对家人们的思念,也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4)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

他的诗作风格沉郁顿挫,往往体现着忧国忧民情怀,因此有人说“杜陵有句皆忧国”。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一生也是仕途不顺,后又经历战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到了公元767年,他已是年近花甲、一身病痛的老人。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5)

这年的重阳节,他在夔州客居。人生走到暮年,季节也到暮秋,他禁不住感慨万分,抱病登高,自斟自饮,品尝着人生的凄凉与寂寞。

然而,因为长期患病,他已不适宜饮酒。“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既然都无法畅饮了,那菊花也不必开了吧。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6)

他想念家乡的亲人,忧心国家的命运。此时已日薄西山,远处传来黑猿的哀啼,杜甫禁不住泪湿衣衫。

这首诗创作三年后,杜甫在一艘小船上病逝——他最后也未能回到自己思念的家乡。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7)

卢照邻是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他出身于望族,自幼聪颖并饱读诗书,是个博学聪慧的天才。

一开始,他的仕途顺风顺水,一直做到都尉。

然而,正在他想大展宏图时,却突然患上了“风疾”,腿脚开始行动不便,他不得不退了职。

据说,药王孙思邈曾为他医治,却没法根植他的风疾。

疾病严重影响了他的仕途,让他余生抱负未能得到施展。最后他郁郁寡欢投水自尽。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8)

写这首诗写于公元669年,有说是他刚任益州新都尉不久,大概是他身体有恙的初期,也是在人生的转折点。

这时他得知好友王勃,因仕途不顺远游到梓州。于是在重阳节这天,他与王勃等友人相约,一起登山游览秋色。

一群失意的朋友,在这萧索的秋景中,禁不住举杯感怀。他们像那些飞倦了的鸿雁,多想早点回到故乡啊。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9)

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词,尤其是那句“人比黄花瘦”,堪称神来之笔。

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与赵明诚的爱情也传为佳话。

这首词创作于二人婚后热恋期。

李清照18岁时,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二人婚后十分恩爱。

后来,赵明诚进入仕途,小两口聚少离多,常常鸿雁往来倾诉思念。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10)

而这首《醉花阴》,就是李清照在重阳节,思夫心切的代表作。

据说,赵明诚看到这首词后,在感动之余,也想一争高下。

于是,他将自己关在房内,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下了五十余首词,并将这些词与李清照的混在一起,给自己的好朋友鉴赏。

没想到,好朋友一一看过后评价,“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最佳。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11)

纳兰性德被称为“清代第一词人”,有人称他的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

王国维对他更是赞誉有加,认为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奇才。

纳兰性德不仅词作动人,为人更是少见的仗义与深情。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12)

或许,正因为他情深至骨髓,才会因前妻卢氏的病亡,而日夜思念致疾病缠身,在31岁便英年早逝。

对纳兰性德来说,他很多时候生活在思念里。“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那年,28岁的他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恰逢重阳节到来,触动了他满腔的感怀。

你不知道的重阳节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13)

往年的此时,他会和妻子,和家人一起登高。而如今他却形影单只,只因心中的悲伤,才登上高山远眺。

乡路迢迢,他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呢?往事如烟,他又如何能回到过去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