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兴起的四种怪象(现在农村的白事)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一个人也逃脱不掉的,对于亲人离世人们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过了很长时间后仍然从悲痛的情绪中走不出来的人也非常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方面是血缘,另一方面是利益,合二为一的话,感情必然会比较深厚,现在过白事似乎悲痛的成分很低,主要是以把过程走完走好为目的。

农村白事兴起的四种怪象(现在农村的白事)(1)

灵堂前

老年人去世民间称为“喜丧”,但无论如何对于已经形成的感情来说接受起来还是必须要有时日的。农村老人养老金普遍比较少,上了年纪之后不但自己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生活来源主要要靠子女供给。人们普遍有一个做法就是维少不维老,这种做法不但在处事方面有所体现,而且在对待血亲方面有时也有明显的表现,对子女非常好,但对父母就不一定了。

活着不孝,死了胡闹,农村老年人有多个子女,从理论上讲应该有更多的福气,可三个和尚没水吃决不是偶尔现象。多个儿子在按月份赡养老人时为大月和小月而发生矛盾的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些多个儿子往往只有一个愿意赡养老人,其他几个只是偶尔来看望一下,看得给干的提意见的事也是时有发生,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往往堂里不是很清,最后是谁出力大谁不落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力不讨好。

农村白事兴起的四种怪象(现在农村的白事)(2)

葬礼上的乐队

老人去世的时各个弟兄们本事都来了,对于花钱办丧事都非常有底气,总是不惜代价把丧事往大地办,往红火地办,好像丧失越大越红火越大越孝顺似的,总想借这个机会让别人看看自己对老人是多么地孝顺,从而挽回一点面子。

在村口或自己的巷子口搭上一个气弓门,鼓风机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给送着风,路两边各种各样的摆设一应俱全,一直从气弓门延续到自己的宅院门口。乐队不但要有唢呐而且还要有洋鼓洋号,在过事的时候还要有歌舞表演,有些时候还要请戏班子来唱几出戏。鞭炮、礼花弹的响声不绝于耳。架着高音喇叭,哀乐连放几天。虽然农村很多地方都已经实行火葬了,可火葬之后还必须按照原来土葬的习俗进行安葬,坟墓修建得很排场,决不亚于建房子。招待来宾的烟酒茶和流水席更是多到每吃必剩,最后将它们以汆入垃圾桶而告终。

只要能拉扯上关系的亲戚朋好友往往都是要打招呼的,有些人出自于面子,去了之后仅仅是在礼房上一个礼,礼貌性地接一支烟,端一杯水,烟未必就点火,水一般是不会喝的,然后就以各种理由而告退了。兄弟们越多越在待人接物上重视,总是觉得自己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做得比较好,从来不考虑自己在老人生前是怎样对待的,同时这个时候收礼金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出老人去世后的悲痛心情。

农村白事兴起的四种怪象(现在农村的白事)(3)

送葬队伍

老人入土之后大宴宾客,在酒席期间把帮忙的、奏乐的、亲朋好友感谢一番,从此丧事办完。然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了,把所收礼金进行分配,是谁是谁拿走,当时看是赚钱了,其实这个礼金等于是亲朋好友在自己手里临时寄存着的,当人家有事时是要还给人家的,而且是只能多还不能少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