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适逢教师节师恩无言显芳华(中秋念师恩思念)

文/柴洪德

中秋适逢教师节师恩无言显芳华(中秋念师恩思念)(1)

——读马汀先生《马十家训》有感

读完了恩师马汀先生的书稿《马十家训》,忍不住要提笔写几句话,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自2019年,帮助先生完成了他和夫人杨文英老师合著的《冬天里的收获》后,看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先生依然是笔耕不辍,隔三差五地给我发来他的新作,而且是用智能手机以微信聊天形式发给我,间或附上他自己拍摄的照片,经常在编发完先生的作品后便产生了有感而发的冲动。您能相信这是一位八十岁时才学习微机打字、上网发电子邮件的老人,那时候他还在使用老年手机。

马汀先生1933年10月生人,按照咱们中国人传统习俗,今年便是他的九十大寿。作为他的学生,不仅为先生健康长寿而高兴,更为他年高不辍志,文学创作年年硕果丰而倍受鼓舞。我们这些年逾花甲的同学们谈起马汀先生,总是赞叹不已:“老师就是老师,一辈子都在做我们的榜样!”

马汀先生年已九秩,是我五十年前上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他幼年时逢战乱,上学很晚,这期间,他种过地,学过徒,23岁高中毕业,27岁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中文系毕业。自1960年起,先后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语文教师33年。

我与马汀先生的师生情谊已经有半个世纪了。1972年2月,我升入淄博十一中初中部,马汀先生时任高中部语文教师,虽没有正式给我们上过课,但在全校大会上,聆听马老师的评《水浒》辅导报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是缘分,1974年我升高中,班主任老师正是马汀先生。

以后很多年,我进陶瓷厂当工人,参军入伍,从事金融工作,文学,一直是我业余爱好和追求,马汀先生始终给我鼓励和支持。

而我们师生的文学缘则始于2013年春,我带着刚出版的个人散文集《三十六年间》专程到先生家送书,也算是向恩师汇报我自高中毕业后三十六年来学习工作情况。

春节后的一天,先生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他家一趟,说手头有一些文稿,是自己几十年积累所得,有结集成书的打算。我赶到他的家里,看见一大摞手稿,还有几十张从报刊上剪辑的大小不一的剪贴,有些已泛黄,都是先生收集的多年来报刊发表过的作品剪辑。更可贵的是先生正在研读《聊斋诗集》,从蒲诗中对蒲翁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对蒲松龄细腻纷繁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写成了十几万字的《蒲诗漫谈》。

那时候,老师还不会使用电脑亦不会打字,望着那些一笔一划用楷书抄写的手稿,我被先生的严谨勤奋精神感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他的儿女和文友李光桢、宋金静夫妇的帮助下,一部21万字集散文、诗歌、杂咏和文学诗评于一体的《杂记与漫谈》印刷成书(其中收录了我师娘杨文英老师的诗歌散文20余篇)。

没成想,《杂记与漫谈》的成书,让先生一发而不可收,十几万字的《打磨子轶事》和反映着农民作家、五音戏剧作家杨玉宽生平及作品的《农民杨玉宽》,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

以《杂记与漫谈》为标志,一位年愈八旬的老人正式走入了文友们的视野。《金融文坛》《齐风》等文学期刊先后刊发了先生的多篇文学作品。

我将先生夫妇二人介绍给了金融文学山东创作中心的各位文友,引起了中国金融作协时任副秘书长、山东创作中心主任贾善耕先生的注意,贾主任不仅在“金融文学网”和《山东金融文学》季刊力推先生夫妇二人的作品,而且为二位老师的文学集出版成书奔波劳碌。二位老师大量的新作都是在创作中心主办的媒体首发,并且多次获得征文比赛奖项。2018年,金融作协山东创作中心决定,授予马汀 杨文英二位老师年度“金融文学奖”银制奖章,以表彰他们夫妇二人一年来在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至今年马汀先生的这部《马十家训》成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生完成了七部文学合集。以下是这七部文集的成书记录:

2013年8月,21万字的《杂记与漫谈》(与杨文英老师合著)出版;2014年9月,20万字的家庭自传体散文集《打磨子轶事》出版,我撰写的《岁月有痕踏歌行》为序;2014年12月,20余万字的《农民杨玉宽》出版,周村区原政协主席张德业先生题写书名,周村区原文化局长、作协主席孙方之先生作序;2016年10月,先生与老伴杨文英老师合作出版了《晚霞集》28万字,我撰写了《老凤玉声自激扬》为序;2017年10月,二位老师合著出版了《牵手集》,贾善耕先生为文集作序《文学之树常青》;2018年8月,二位老师再次联袂出版《冬天里的收获》。2022年秋,近10万字的《马十家训》成书。在此,还要特别感谢金融书法家张德森先生,为先生多部著作题写了书名。

读了先生的《马十家训》,不禁思绪万千。2013年出版《杂记与漫谈》时,先生对网络操作还不熟悉,打字、上网、收发电子邮件都需要晚辈代劳。如今,年届九旬的老先生已是网络常客,这些年来一百多万字的书稿完全是自己敲打而作,收发电子邮件、手机下载发送文档也是应对自如。作为他五十年前的学生,为先生高兴自不在话下,先生堪称我们这些花甲之年的“小青年”学习的榜样。

《马十家训》以作者耳闻目睹的家事,和父母为代表的马氏长辈、兄长姐妹以及家族亲人的具体人和事,展现了族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人格魅力。而这些大多取材于七八十年前作者亲历的人和事,真实记录了作者坎坷曲折的家庭生活经历,对先人是思念和祭奠,对后人是心灵启迪。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采用纪实性散文形式,……以写父亲马十的部分为中心,以体现父母的为人品格,和对子孙的教育理念。这大概就可以从中提炼出“家训”的精髓。”

我想,马汀先生的这部“家训”不仅仅是写给家里人的,凡是品读过的读者,都会品出一位永葆青春精神不老的前辈对亲人的真爱和对晚辈殷切的期望。

我衷心的祝愿我的恩师马汀先生健康长寿、生活快乐、文学之树常青,为我们写出更多更美的文字。

中秋适逢教师节师恩无言显芳华(中秋念师恩思念)(2)

作者简介:柴洪德,笔名:大海、红地、齐讯、伊佳岩,河北固安人,中国金融作协、书协会员,山东金融作协荣誉主席,山东省散文学会、诗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摄影协会会员。曾任金融作协一、二届理事。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坛》《军事故事会》《中国金融文化》等刊物,主编多部文学合集,著有个人散文集《三十六年间》。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