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相关知识点(左传中的焉字)

笔者以详训诂明句读的态度,针对《左传》中的891个“焉”字逐一进行了研究解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焉”必然也要疏通解释相关联的内容现以3位数编号由001-891,按时间先后排序,将解释发出来提供给爱好者,每组“焉”字5个左右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左传的相关知识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左传的相关知识点(左传中的焉字)

左传的相关知识点

笔者以详训诂明句读的态度,针对《左传》中的891个“焉”字逐一进行了研究解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焉”必然也要疏通解释相关联的内容。现以3位数编号由001-891,按时间先后排序,将解释发出来提供给爱好者,每组“焉”字5个左右。

引用请注明出处。

005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①!

通释:更何况君子确定了两国以信誉交往的原则,按礼节去做事,又何必采取交换人质的方式呢!

注释与说明:

①郑庄公承袭郑武公担任周平王卿士,但周平王将行政权交给了周虢公,郑庄公对周平王有怨气,于是双方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周平王崩,周人要把政务交给虢公,郑国与周王室交恶。《左传》借君子之口说了一番话,这是其中的一句。而,相当于“又”或“更”。君子,对统治者的尊称。结,缔结,确定。二国,实指周王和郑国国君。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因为周王是天子,郑国只是一个诸侯国,依礼不该对等并称。信,信誉,以诚信交往的原则。行之以礼,以礼行之。第二个“之”,代词,它,这里指代的是要做的事。以,介词,按,依。礼,全社会共同推崇的行为准则。焉用,何必采取……方式呢,何必选择……结果呢,哪里用得着……呢。“焉用”这个结构在全篇出现49次,多数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解释。焉,兼词,何必 呢。用,采取……方式。质,用作抵押的人或物,这里指互相交换抵押的王子狐和郑公子忽。

006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①。

通释:宋穆公病情加重,召见大司马孔父嘉来向他嘱托殇公。

注释与说明:

①疾,病重。召,召见。大司马,执掌国家军队,辅佐国家政务的官员,这里指的是孔父嘉。父,音fǔ。而,相当于“来”。属,音zhǔ,同“嘱”,嘱托,托付。殇公,是宋国国君与夷的谥。这里的“宋穆公”与前文的“郑武公”“郑庄公”“鲁隐公”,包括当前未正面出现但注释里有的“鲁桓公”,还有下文的“周桓王”,以后出现的“赵文子”“韩宣子”“季武子”等等用的都是谥,《左传》成书时这些人都已做古,依礼都用谥来称呼君主、诸侯与卿大夫。与夷,宋穆公兄长宋宣公的儿子。焉,兼词,于是,即“向他”(于,向;是,之,他)。

007寡人虽死亦无悔焉①。 通释:我即使死了也对此没有遗憾了。

注释与说明:

①这是宋穆公对孔父嘉说的话。寡人,国君谦称。虽,即使。亦,副词,也就。无悔,没有遗憾。焉,兼词,于是 助词,即“对此 了”“对确立身后国君 了”(于,对;是,之,此,指确立身后君主的事)。

隐公四年

008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①。 通释:石碏是忠心耿耿的大臣,憎恶州吁因而使石厚与他一齐死。

注释与说明:

①卫州吁弑卫桓公自立,石碏设计让石厚陪同州吁访问陈国,又送信给陈国国君拘捕了州吁和石厚,再分别派人赴陈国杀了两人。“石碏,纯臣也”是一个判断句。石碏,卫国大夫。碏,音Què。纯臣,纯正的臣子,忠心耿耿的臣子。恶,音wù,憎恶,痛恨。而,因而。厚,石碏之子。与,音yù,使动用法,使……参与,使……共同(去死)。焉,兼词,于是,即“与他”“同他”(于,同,与;是,之,他,复指州吁)。注意,这里“与他”的“与”不是句中“厚与焉”的“与”,而是“于”对应的解释,可以用“同”替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