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童心的无限想像(用孩子的幻想拯救丧失童心的大人)

满足童心的无限想像(用孩子的幻想拯救丧失童心的大人)(1)

长江商报消息专访儿童文学作家夏商周

这个“六一”里的童话,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激荡的心灵之旅。对大人而言,是一次重重的敲打和警醒,让人重获新生。长江商报记者近日通过电话访问了本书作者夏商周。

小女孩拯救变成“人脸兽”的父亲

长江商报:“汶川大地震”过去7年了,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出版《北川女孩的异想》?

夏商周:我是个不愿跟风的人,地震后头几年,关于汶川地震的文学作品很多基本上都表现悲情、大爱、生命意志、心理救助等,这些主题当然正确,但我觉得远远不够。那时的我深深地感到,在那些殒命的幼小花瓣上,凝结着本应保护他们的成年人的多少罪!要是大人把房子修结实点,可以少死多少孩子。本应保护孩子的成年人,却间接成了地震的帮凶,这何等荒谬!

从那时起,就想表达“救救大人”这个主题,大人再不自救,将来就救不了自己的孩子。但如何表达?构思起来却并不容易。我是一个追求故事创意的人,对自己很苛刻。即使是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题材,也要讲究故事的新奇性和独特性。身为四川人,如果不能写出一个有着巨大的情感力、生命力的故事,怎么对得起发生这场大灾难的家乡?所以一直在酝酿、斟酌,直到2013年夏,才基本确定下来,开始创作。

长江商报:新书上市的时间正好是“汶川地震”纪念日这个时间段,很多人不愿意回忆这段往事,你有担心会受到指责吗?

夏商周:本书2014年3月完成初稿,到联系出版社,各种环节完成后,再加上三次修改,出版时恰好是今年5月初,这是一个巧合,上帝的安排。我写这部童话的根本目的不是去揭伤疤,而是为了反思。

可能有人指责我“消费灾难”,我对此绝不接受。我是为了那些死难的孩子写这本书。为孩子而写,用童话来表达最合适不过了。小女孩去拯救变成“人脸兽”的父亲,这个情节作为主线,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隐喻,为了让全天下的父母反思。

长江商报:“救救大人”这个深刻沉重的主题会不会影响孩子对本书的接受?

夏商周:不会,因为最高主题隐藏在神奇故事背后。而不是浅薄的道德说教和生硬强加。小孩子看书时只需要汲取本故事所表现的亲情、友情、大爱、勇敢、团结、坚强意志等其他精神营养就足够了。“救救大人”这个主题是给成年人准备的,因为这部童话定位于家庭,小孩看有小孩的精彩和感动,成人看有成人的反思。

儿童的成长,不能只喂营养好的、快乐愉悦的牛奶面包,还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喝一些苦汁。

——夏商周

四川邻水人,北京大学毕业,重庆作家协会会员。据其作品《卡酷天使历险记》改编的同名漫画获2009金龙奖最佳儿童漫画奖,图书版《乐乐熊奇幻追踪》(6册)荣获科技部2014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夏商周

儿童成长,不能只喂愉悦的牛奶面包

长江商报:在《这个世界不相信我》里提到,大人们都以为文雯是在说胡话,通过对一个小女孩心理和处境的描写,其实是想表达在现实生活里大人对孩子的不理解吗?

夏商周:文雯获救后,坚决不接受爸爸已经遇难的事实,口口声声说看到爸爸变成了人脸兽,在地下捉拿两千年前的女巫根娘,还把现实世界当成童话中的平行世界,患上了严重的震后幻想症。不管是在幻想中的世界,还是在被强迫治疗的现实生活里,文雯的心灵品质不变,天资聪颖,伶牙俐齿,洋溢着童心童趣,并且坚韧执着。她利用父亲留下来的童话找到了当年在孤儿院生活时的院长奶奶,使绑架自己的匪徒幡然悔悟,痛哭着终止犯罪,种种奇迹,最终使成年人大彻大悟,承认她的想象,一起进入她的幻想世界,协助她完成对父亲的拯救。父亲一旦变回成人,文雯的幻想症也不治而愈,与此同时,大人们的心灵也得救了,至少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启示。

诚如《中国儿童报》的编辑卢珂所说:“不论国籍,每个孩子都有编织巨大想象空间的力量,压制这种力量的,只有不懂孩子的成年人。”想象对心灵抚慰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失去父亲的孩子,想象着父亲飞奔在地下峡谷,尽管变成了人脸兽,也是多大的安慰啊!故事结尾,文雯把父亲的亡灵安置到天上,变成一颗弓着腰的星星,也是一种特别的心灵抚慰。当本应被救治的文雯,反过来却救治了大人的心灵时,幡然醒悟的大人们终于认同想象的力量,开始尊重孩子的想象世界,愿意和她一起去想象,去拯救,去完成那个发端于地下的童话故事,于是,心理治疗就和“童心拯救大人”的主题完美融合了。

现实世界的大人是关心孩子的,为了治疗文雯的震后幻想症使出浑身解数,但是方向错了,不承认文雯的幻想世界,就无法真正地理解文雯的内心需求。只有进入文雯的幻想世界,才能真正理解文雯自行创造的地下世界的意义——她要在那个世界里把爸爸从5·12之前的绝望里拯救出来,重新恢复希望和信心,重建心灵世界。

长江商报:书中的童话故事精彩且美好,充满了童心童趣,那您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夏商周:我出生贫苦,童年没有幸福可言,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抚慰、希望和力量。但小时候没什么书读,叔叔姑姑们的语文教材以及不知从哪里来的旧连环画是我最好的伙伴。回想起那时的短缺,非常羡慕现在小朋友们的物质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