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穷天理的过程)

所谓穷天理,即探求事物的真理,揭露事物的本质,找到其客观规律。学海无涯,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世界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所以,知识是没有尽头的,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欲望也是没有尽头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人类不断地探求真理,揭露本质,也就是穷天理。

人是世界的主体,人类探求真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按其真理行事,能够推动我们人类的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穷天理的过程)(1)

哥白尼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是推动我们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决定性因素,但在生产力各要素中,科学技术无疑是起着关键性作用,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一点上,人类五百年来的科技革命和工业化成就着实已经证明了,自从哥白尼发现“日心说”(相对于“地心说”是进步的)打破了宗教“地心说”和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以来,人类在自然基础科学领域获取的真理和知识是之前三千年所获取的自然知识之和尚犹过之而不及,给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科技成就,其影响力直至我们现在的生活。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确实是很强大的力量啊!

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知识的力量,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是天理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去探求真理?又该怎样才能穷到天理呢?

天理的获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来自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通过社会实践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得出来的已知的真理,是现存的,所以这方面的知识的获取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我们只要通过学习、看书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吸收就可以了。而第二种途径相对而言是有些难度的,因为它是未知的领域,不是现存的,是需要我们花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亲自去探索的。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穷天理的过程)(2)

布鲁诺被火焚

探索未知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源动力。探索真理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真理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开始时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甚至还会遭来批评、指责和谩骂,这就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定力,坚决地站在真理一边,坚持真理,不被外界所屈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有时候是需要付出生命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反对宗教神学,宣扬“日心说”和宇宙观,被宗教组织判处火焚,想想我们的革命先辈们,无数英烈为了探索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数不胜数。

探索未知,首先要发现“未知”,知道“未知”的地方。就好比打靶,要知道“靶心”在哪里,进而才能有的放矢。所以,人们要先承认自己无知,要知道自己无知的地方,一个人是不可能无所不知的,哪怕你再学富五车,再怎么博闻广识,也有不知道的地方,也有不懂的领域,整个人类亦是如此。人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不承认和不知道自己的无知,骄傲自大,不知谦卑。“未知”与“已知”是成正比的,我们“已知”的越多,“未知”的也就越多,相反,懂得越少的人,反而越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是什么都不懂,那才是真正的无知。

所以,为什么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那些“大家”、“大师”们往往都会比较谦卑,虚怀若谷,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他们不知道、不懂得地方还有很多,还要继续学习、继续实践、继续探索,他们知道,知识是没有尽头的。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穷天理的过程)(3)

我们未知的比已知的要多得多

真理是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求得的。所谓实践出真知,就唯物主义而言,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所以,寻求真理是必须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的。真理来源于实践,同时实践又是真理的“检察官”,因为实践也分正确的实践和错误的实践,只有正确的实践得出来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而错误的实践得出来的真理是假理或者暂时的真理。

因此,真理是需要大量的实践且反复经过实践检验的。脱离社会实践一味地冥思苦想或者坐而论道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坐而论道论出来了所谓的“道”,那也是空谈出来的“道”,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即便是这个“道”是正确的,那也是待实践检验而暂时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大多数空谈出来的“道”并非真正的“道”,所以才有“空谈误国”这个词。

而实践又分他人的实践和自己的实践,人类的力量虽然是无限的,但分散到个人身上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需要我们亲自去实践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不是处处都要亲自去实践。因此,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对同一个问题如果前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分实践或者探索,只是没有完成,不管这部分实践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叫经验,错误的叫教训),我们就要去借鉴并且善于去总结其经验、吸取其教训,这本身也是属于一种实践,而且是自己亲身的实践。这就叫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正如牛顿所说的“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探索意味着前进,而前进就意味着是对前人的突破,有了突破了才有了前进,而这个“突破”就是“疑”。对前者的疑,对前人“真理”的疑,而这个“疑”一定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前人的“真理”在指导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时不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不管是单个的还是整体的,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问题),只要前人的这个“真理”不能解决某一问题,就会产生疑问,就需要人们重新去探索,重新去寻求能解决问题的真正的真理。中国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在这里可以加一个“疑”,即知——行——疑——行——知。

探索真理需要拥有一颗“明心”。道德修养从来就是人们生而立命的基础。中国儒家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步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修德,而修德就是修心,就是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纯正的心,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心明则眼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眼亮”了,“窗户”打开了,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人的心境与外物是成正比的。如果没有一颗明净的心,总是被私心杂念所缠绕,眼睛就会被蒙蔽,试问一双被蒙起来的眼睛又如何去看清这个世界呢?更不用提看穿事物的本质和探索真理了。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穷天理的过程)(4)

心明眼亮

探索真理是需要有科学精神的。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讲究科学的,探索真理更是如此。探索真理也是有其一般规律的,要实事求是,尊重其客观规律,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大胆创新,既要立足于实践,又要善于总结实践,既要从实践中来,又要从实践中去。当然科学的精神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要有创新精神,不迷信于权威,有敢于为坚持真理而斗争的勇气;同时还要有锲而不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精神;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怕失败;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宽广的胸怀,通晓古今,海纳百川。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需要我们人类去命名的,世界也是需要我们人类去发现的,世上的真理也是需要我们人类去探索的。自从人类主宰这个星球以来,仿佛世界的一切规律都需要由我们人类去掌握,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造物主创造了世界,但造物主并没有告诉人类世界的原理是什么,需要人类自己去找寻,自己去探索。仿佛造物主给了人类一张无限延伸的考卷,而考卷的“答案”需要我们人类自己去回答,而且这种回答是没有尽头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