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1)

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开篇第一句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充分诠释了人类政权的发展规律而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虽然《三国演义》成书于几百年前,但用其开头的这几句话来形容当今的国家形态也仍然适用。

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马来西亚,许多人一度认为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其实不然,如今的亚洲经济强国新加坡,就是从马来西亚独立出去的。

新加坡的独立,并非马来西亚内部唯一一支独立力量,而且新加坡也并非主动从马来西亚独立出去的。

如今,马来西亚的内部,依旧暗流涌动,几个地区都已经喊出了独立的口号,其中,又以沙巴和沙捞越最为激烈。

马来西亚建国史

早在公元元年前后,如今的马来半岛上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其后,马来半岛上逐渐繁荣,开始形成国家,最早在马来半岛上建立强大国家的是三佛齐。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2)

后来,伊斯兰教侵入马来半岛,并在此建立根基,最终,马来西亚分裂为无数个以伊斯兰为国教的苏丹国。十五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马六甲王国覆灭,马来半岛分裂为许多更小的国家。

十六世纪后,欧洲人在马来半岛上发现了多种矿产资源,为了抢占这些资源,欧洲人不断入侵马来半岛,对马来半岛上的本土国家造成打压。苏丹国家式微,其它地区的移民纷纷涌入马来半岛。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马来半岛也成为了西方强国的殖民地,荷兰、英国、日本就先后占领了马来半岛。

最开始开始占领马来半岛的是英国和荷兰,但后来居上的英国人很快取代了荷兰人在马来西亚的位置,他们通过租借土地和强制占领的方式,占领了大部分马来半岛的土地。

英国人对马来半岛的占领,并没有进行统一化治理,而是将其分割为许多领地分而治之,这就造成了马来西亚后来的分裂问题。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3)

十八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大迁移,马来半岛成为了外来人员输入国,这一时期,许多阿拉伯人,印度人和华人都来到了马来半岛。各色人种的到来,在促进马来西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马来西亚分裂根本。

1941年,太平战争爆发,英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军队与日本在马来西亚展开控制权的争夺,最终败给了日本,上述三个国家被驱逐出马来半岛,马来地区成为了日本人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日本势力退出马来地区,英国人再次控制住了马来地区。此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马来地区也不例外。

马来西亚地区人民的这一诉求刚开始并未取得英国人的同意,英国将之前分开来管理的各个地区组合起来。

他们计划组建一个马来亚联邦,让它成为英国的一个海外领地,然后再让其独立。但马来地区的人民不同意这个方案,他们希望立即取得独立地位。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4)

在经过一系列抗争,以及共产主义运动之后,马来西亚的大部分地区终于赢来了独立地位,1957年,作为英联邦一员的马来亚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但马来地区的其它土地,还控制在英国人的手中。

也在同一年,马来亚首位总理的东古阿都拉曼同意了英国人提出的构建马来西亚的构想,根据这个构想,几个为英国人控制的地区也将加入马来西亚,它们是:文莱、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文莱拒绝了这个构想。

1963年9月16日,全新的马来西亚组建完成,这是一个由马来亚、沙巴、砂拉越与新加坡共同组成的国家,文莱则选择独立建国。

新加坡的独立

新的马来西亚在原来马来亚的基础上,吸收其它邦国组成。新加坡为了是否加入马来西亚一事,还特意组织了全民公投,71%的人口投了造成票,所以新加坡脱离了英国人的统治,加入了马来西亚,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5)

组成新国家不久,新加坡就与马来西亚中央政府产生了矛盾。新加坡指责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没有将足够预算用于改善社会状况上,新加坡的商人也指责马来西亚政府没有给足他们与其它地区同样的待遇。

对此,中央政府也有自己的说法,他们以中国银行支持过马来西亚共产党为由,关闭了中国银行驻新加坡分行。

同时要求新加坡给中央政府的税收由4成增加到6成,新加坡人认为这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双方不仅在经济上有分歧,在政治上也有着分歧,在新加坡选举中,新加坡的本土政党反而没有优势。印尼特务在新加坡的活动,导致了种族暴乱,种族分歧也随之产生。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鉴于华人在经济上的优势,时任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认为,避免种族危机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分离出去。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6)

于是,中央政府采取紧急通过修改宪法的方式,让新加坡独立成国。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想独立出去。

因为新加坡国土面积实在太小,离开了马来西亚这棵大树,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恐怕难以在全是异族的地盘上生存下来。

1965年,在加入马来西亚仅两年后,新加坡被迫独立成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独立后的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资源,失业率非常高,异常艰难,但这种艰难的处境反而激发了新加坡人自力更生的热情,新加坡人艰苦创业,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第一富国。

沙巴与沙捞越的独立企图

沙巴州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是马来西亚的十三州之一,面积7.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00万。

十八世纪,英国人从当时控制沙巴州的苏禄苏丹借出沙巴州,计划在此设立贸易站,但并未成功。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7)

后来,文莱苏丹又把沙巴州割让给英国,导致了沙巴州为英国人所控制,此后,该地也一直为英国人所控制。直到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成立后,沙巴州才加入马来西亚。

沙捞越本是文莱的领土,1841年,英国人詹姆士·布鲁克协助文莱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被任命为沙捞越总督。

1842年,沙捞越脱离文莱独立成国,称为布鲁克王朝。日本投降后,查尔斯·维纳·温特·布鲁克宣布放弃布鲁克王朝名号,将主权交予大英帝国,英国在沙捞越成立军事管制区,后来这里也成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

英国人提出马来西亚概念后,提出将沙捞越并入马来西亚,所以在大马成立后,沙捞越就成为了马来西亚的一个州。

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

通过马来西亚建国的历史,可以看出,马来西亚与亚洲其它国家的情况非常不同,其它国家主要依靠民族组成来实现国家的统一。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8)

但马来西亚不是,这是一个饱含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的统一国家,其形成有历史的原因,殖民主义因素和政治原因,本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将如此复杂的组成部分凝聚到一起。

正是因为组成成分复杂的缘故,所以不同的马来西亚人对国家的概念并不相同,以国庆节为例,马来西亚的国家法定国庆节是每年的8月31日,这是因为马来西亚于1957年8月31日这天在英国政府的同意下获得独立地位。

但沙巴是在1957年的9月16日才加入马来西亚的,所以每年8月31日这天,马来西亚在大街小巷结灯结彩来庆祝国庆节的时候,沙巴人并没有太多感觉。

对国庆节无感的原因在于对国家的认同感并不强,这是因为沙巴地区一直为英国人管辖,并没有太多涉入到马来西亚独立事件的争端之中。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9)

除了历史原因,由于马来西亚不同地区的民族成分不一样,民族成分的不同,也意味着信仰的不同,单靠法理上的统一,并不能对沙巴人形成国家统一的感觉,也导致了沙巴人对马来西亚国家的认同感降低。

沙捞越的情况也差不多,沙捞越本来是文莱的土地,但后来一直被英国人所管辖,后来又加入了马来西亚。

但文莱反而独立建国了,所以沙捞越对于马来西亚国家的认同感不会太高。在加入马来西亚的时候,沙捞越地区很多人其实并不同意这个方案。

沙巴与沙捞越之所以加入马来西亚,因为当时中央政府成立时,同意给予这两个地区一些独立自主的特权。

后来,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取消了这两个地区的特权,将它们降级为两个普通州,这两个地区的民众普遍有想法。近年来,出任这两个地区的领导人也有识加强这两个地方的独立地位,发出自己的声音。

马来西亚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凝聚力的马来西亚)(10)

依我看,这两个地区迟早会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原因正如以上分析的那样。两个地区独立,也有着现实意义,因为新加坡的独立,反而发展得更好,如今,这两个地区当然会蠢蠢欲动,另谋出路了。

造成马来西亚如此情形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民族组成成分的不同和信仰的不同,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提防。当矛盾发展到一定条件,离心力大于向心力,这两个地区退出马来西亚是必然。时机就在马来西亚发生经济困难的时候。

文/文史旺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