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

大统路是原闸北区境西南部、现静安区东部的一条马路。南起光复路接新闸桥,一路穿越蒙古路、新疆路、南星路、新民支路、共和路、天目中路等十六条马路,北迄中山北路,全长约2OOO米左右。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

今大统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

今大统路新闸桥处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

今新疆路街景

大统路原为嘉定、宝山通往上海的要道。早在1906年就由北市马路工程总局辟筑,最初只有新闸桥至太阳庙(今太阳山路)一段,宽仅2.5米,泥路面,故初名就叫新闸桥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即1913年,为使闸北的主要马路彰显民族复兴色彩,新闸桥路改名为大统路,寓一统光复中华大业之意。果然路名一改,马路即兴旺起来。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

今大统路街景(1960年代建筑)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5)

今大统路街景(2018年建筑)

1916年,新闸桥改建成铁桥,宽敞坚固,马路也变柏油道,交通更为便利,于是沿街商店、作坊渐增,到1927年两边竟有80多家各类商店。其中有庄源兴、公泰泉等米行11家,久大、大成等布店5家,同康恒、协泰成等南货店6家,聚丰盛、瑞祥等洋货、广货、烟杂店16家,以及大庆楼等酒店、饭店,还有摇袜织带、制鞋制伞、染坊、香烛、木器、皮革和嫁妆店等。真是商店林立,货品齐全,深受附近乡民及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客商的青睐。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6)

闸北历史浮雕

此外闸北影戏院、上海模范公学校、救火会、商联会、慈善团等事业单位相间,还有安祥里等29条弄堂分布在马路两端,因此大统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市井喧哗,人声鼎沸,熙来攘往,成为闸北西部一条最为繁荣的商业街,自此便有“闸北南京路”之称,堪与租界繁华处相颉颃。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7)

新闸桥北堍(右为原闸北影戏院遗址处)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8)

今新闸桥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9)

今南星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0)

今大统路上新建小区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1)

大统路街景

然而好景不长,1932年1月28日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用炮火摧毁闸北的民族工业基地,大统路首当其冲沦为战区。1932年4月9日,作家楼适夷慰问十九路军路过大统路,他曾这样写道:这是闸北的繁盛的街,但是现在它是死寂着,两边的店房紧紧地闭着,没有一个行人,在石砌的铺道上,很清晰的听见我们三双皮鞋的声音。我们默默地仰望天空,下午三点钟的天空灰沉沉的,凝滞得跟午夜一样。大统路,新民路,这一切都是熟悉的街,现在,它对我显着一种另外的面目,一片的阴森,一片的忧郁,象征着整个民族的悲惨命运。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2)

昔日被轰炸后的闸北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3)

被轰炸后的四行仓库弹痕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4)

福新面粉厂旧址

仅仅过了五年,1937年“八一三”前后,日寇飞机又对闸北狂轰乱炸,大统路除南端福新面粉厂部分建筑幸存外,其余均毁,昔日“闸北南京路”的繁华消失殆尽,大统路成了一条废墟中的通道,战后就变成被棚户简屋包围的马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5)

福新面粉厂旧址

1949年之后,蒙古路至新民支路一段的大统路,北面沿街复兴里、崇德里等简屋先后拆除建造二至六层住房,楼下开店,南面安民坊、长春坊等棚户简屋经过翻造重建,沿街也隔三差五开店,虽然不复昔日的繁盛,但此段大统路毕竟有各类商店六十多家,商业品种繁多,地理位置优越,因此仍是闸北西部一条主要的商业街。这里有旱桥百货店、新建中药店、向荣瓷器店,更多的是布店、粮店、点心店、五金店、家具店、照相馆、煤球厂、修车铺、浴室等。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6)

今大统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7)

今新民支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8)

今大统路街景(1060年代建筑)

记得当时在漫长的冬夜里,居民娱乐项目少,一般左邻右舍也就聚在一起打打牌。临到结束时,大家总会凑份子,派一人到大统路通宵营业的点心店排队买锅贴,来个最后的晚餐。当热气腾腾的锅贴吃到嘴里时,真让人感觉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宵夜了。一到夏天,大统路新民支路口的南货店供应“冰水”,三分钱一壶,从早到晚,还是供不应求。那时还没有家庭冰箱,因此买回冰水自制冷饮水,可以凉快一下午。如果碰巧南货店供应切开的西瓜肉,论斤售卖,门口往往会排起长队。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19)

1980年代大统路周边地图

我还记得离南货店不远的东面沿街简屋中,有一家“树人画像店”,店主兼画像师是一位头发梳得铮亮的中年男人。店堂正中挂着一幅鲁迅先生的巨幅画像,门口两边则分别挂着由小镜框缀连的赵丹、秦怡、孙道临、王丹凤等电影明星的画像,特别有艺术气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0)

今大统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1)

今大统路街景

每次到南京路去路过此段大统路,我总喜欢在店门口贮立片刻,时常看到这位画师在店堂中间的大桌子上工作,羡慕他有如此高超的画技,仿佛也得到一点艺术的熏陶。有次偶然看见画师从椅子上下来,才发现如此英俊潇洒的中年男竟然是个有腿疾的人。

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在共和路、大统路口有家叫做龙兴馆的小饭店,这可是大统路上唯一一家有苏锡风味的餐馆。但当时周边居民很少有条件上餐馆,至多有时来龙兴馆买一两样小菜,改善一下家中的伙食。1970年代初,这家餐馆推出一道青菜豆腐汤,一碗一毛钱,青菜碧绿,豆腐雪白鲜嫩,油香扑鼻,经济实惠,竟然也引得四周居民经常带一只钢精锅前来排队买汤,成为许多人记忆中的“舌尖美味”。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2)

1980年代天目中路、大统路、共和路交界处

由于1960年代中后期,天目西路、中路拓宽后,蕃瓜弄的棚户简屋翻建成五层楼的新房,此间一段大统路成为一个三角地带,三角花园南边又是一排商店,从东南角开始,有邮局、大饼店、家具店、百货店、北京照相馆、天目西地段医院等。1975年地段医院拆除,原址上建造了13层高的华盛大楼,成为这一带的最高“地标”建筑。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3)

今天目中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4)

今华盛大楼全景(建于1975年)

这里的邮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门口左边有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见柜台内新到的报纸杂志。进门左侧是高高的柜台,办理电报、汇款、挂号信等业务,右侧是一个小厅,有办理邮寄包裹的窗口,中间有张大桌子,供人们填写单据或缝制包裹。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5)

今华盛大楼内的赢春宾馆(原迎春饭店)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6)

今华盛大楼内的北津照相馆(原北京照相馆)

那时,我经常光顾这个邮局,主要是帮父母投寄信件、买零售的书报杂志。1976年《人民电影》杂志恢复发行,却很难买到。每当看到玻璃窗内有新的电影杂志摆放出来时,我的心情仿佛就像今天中大奖一样激动幸福。我在这个邮局的邮筒里投过平生第一封给当时少年报纸的画稿,后来被报纸采用。我还记得当时门口有一位自带写字小竹椅、五十挂龄,梳个大背头,专为别人写信的男子。那男子戴一副眼镜,冬天喜欢围一条加长围巾,颇有读书人的风度。冬天或下雨天,他常常在小厅的一角,为别人写信,赚取一点微薄的“劳务费”。

现在由于南北高架桥和不夜城绿地建设,这一段的大统路已经湮灭。但我却会想起这个邮局,想起邮局门口这个专为别人写信的“先生”,想起在家具店门口为叔叔结婚排队购买棕棚床,想起在北京照相馆拍摄冲放的照片……这段湮灭的大统路因为与我有太多的关联而清晰地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7)

今共和新路、大统路口的高架桥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8)

今共新新路、天目中路处的高架桥

过了天目中路以后,大统路穿过秣陵路,并通过跨越沪宁铁路上的一座露天天桥,再穿过太阳山路、永兴路、中华新路等继续向北延伸。在1980年代里,下班时我经常从中华新路下车,沿着大统路到天目中路步行回家,因此周围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摄入我的脑海中,并经常回放。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29)

今中华新路街景

记得当时中华新路沿街时常有各种地摊摆出,市井气息浓郁。拐进大统路,中兴路口有一个大邮局,稍向西便是中兴剧场,碰巧可以看场当场电影,再回家吃晚饭。然后经过永兴路口、太阳山路口,这里有菜场、区工读学校,百货店、饭店,还有一家照相馆,跨过铁路老旱桥,经常有火车喷吐着浓烟从桥下经过。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0)

今中华新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1)

今中华新路街景

到了天目中路口,东侧是95路公交车终点站和蕃瓜弄五层楼沿街房,楼下有金沙江旅社、浴室、理发店、沪江书店、风雷食品店、工商银行、个体书摊等。我常常喜欢在此间的书店里和个体书摊前逗留,我的许多音乐磁带和文学名著都是在这儿购买的。1978年初,我就多次在这里的沪江书店门口排长队,购买再版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可以说青春理想的飞越是从这里启航的。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2)

今蕃瓜弄西门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3)

今大统路天目中路口(原风雷食品店处)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4)

今大统路天目中路口(原沪江书店处)

1980年代中期以后,这里开展发生新的变化。先是建造人行地下通道,老旱桥拆去。后来地面上又建小商品市场,号称大统路市场。再后来,大统路西面,区政府大楼后面兴建铁路上海站。拆除了大片的旧房和工厂,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风貌。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5)

今大统路人行地道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6)

今大统路人行地道内景

如今,大统路人行地道加宽变长,成为上海最长的一条地下人行通道,而地面上的上海站北广场上,中祥大酒店、新理想大厦、上海铁路公寓、中海万锦城等高楼大厦彻底刷新了这里的天际线,展现了上海“北大门”的瑰丽雄姿。而太阳山路广场则以现代化的商业布局完全改变了昔日棚户地区的旧貌,这里真是一个“新天地”。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7)

今太阳山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8)

今大统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39)

今大统路、中华新路口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0)

今上海站一角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1)

今大统路太阳山路口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2)

今大统路、太阳山路口街景

2018年以后,一条全新的“恒通东路”拦腰横切大统路,此路穿越乌镇路、国庆路、西藏北路与曲埠路、天潼路相接,成为“”北静安“”南部的一条干道,但也使大统路这条百年老马路又被分成两段,失去了往日的“大统”局面,成为一条略为寂寞却又是宁靖的马路,而且南端的老街老房也全部拆除,正在建造新的大厦,留下的福新面粉一厂老厂房,算是留住了昔日“闸北南京路”的一点遗韵。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3)

今恒通东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4)

今西藏北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5)

今恒通东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6)

今共和新路、恒通东路街景

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历史:历经沧桑归宁靖(47)

今恒通东路与大统路分界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