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我曾经也有过憧憬(恋情的终结:关于爱情)

本来我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爱,一次只花掉一点,在此处和彼处,在这个男人或者那个男人身上省着用。但是甚至在帕丁顿车站附近哪家旅馆里头一次幽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花光了我们所有的一切。—《恋情的终结》

这本书我总共读了四遍,即便第四次读的时候,依然感觉强烈。这本书可能不是属于畅销书,至少现在好像是这样,但是作者格林的名气还是很大的,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1次,马尔克斯说如果不是读了格林的书,他什么也写不出。就连向来高傲的福克纳也称赞这本书为:我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任何人的语言里都是如此。

关于爱情我曾经也有过憧憬(恋情的终结:关于爱情)(1)

我先把这个故事捋一遍再来分析。

作家莫里斯为了写一部以政府公务员为主角的小说,结识了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萨拉,他们俩陷入了狂热的恋情当中。当时正处于二战时期,一次飞机轰炸中,幽会中的莫里斯为了掩护萨拉被门砸中。萨拉以为莫里斯死了,她事后一再回顾当时的情形,她摸莫里斯的手毫无生机,认为他真的死了。萨拉便向天主祈祷,如果能让莫里斯复活,她什么都愿意做,愿意放弃莫里斯,做一个虔诚的信徒。

当莫里斯苏醒过来,萨拉认为是自己的祈祷发生了奇迹,可她知道她要失去莫里斯,因为她已经向天主许下了承诺。后来,萨拉避而不见莫里斯,但是她依旧为情所困,一直想要探究天主是否真的存在。萨拉去拜访无神论者理查德-迈尔斯,意图让他来说服自己天主并不存在。

莫里斯觉得萨拉是移情别恋才抛弃了自己,他的心被恨和嫉妒占据。萨拉的丈夫亨利一直很苦恼,他爱萨拉,但是他给不了萨拉想要的爱。亨利怀疑萨拉爱上别的男人,他想找私家侦探来调查。他找莫里斯商量这个计划,但是最后时刻,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莫里斯却执行了这个计划,他请私家侦探跟踪萨拉,得到了萨拉的日记,通过日记,他明白了萨拉离开自己的理由,知道了萨拉还爱着自己。莫里斯决定不顾一切要和萨拉远走高飞。可萨拉对亨利抱有同情,同时还被信仰折磨,在淋雨后肺部感染,她拒绝就医而命陨,以终结生命的方式来终结这段恋情。

大量心理独白是这本书的一个特色,由于大量的心理独白让这本小说情感饱和度非常之高,真情实感是这本书最大的动人之处。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就边看边在网上搜了一下背景,果然网上说这本书有作者自传性质,格林真的和一个有夫之妇有过非一般的恋情。也许就像小说中的作家莫里斯一样的想法,想写一部关于恨的作品,来终结一段恋情。格林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对作家来说,没有比写出来更能安慰自己了。

只有真实,才会把热恋中的人的心理描绘得深入骨髓,嫉妒、爱与哀愁,恨与孤独,你是我的白天也是我的黑夜,你让我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如果你没有失恋的经历,可能不是那么能体会小说中那种虐的感受。

嫉妒的感觉要怎么写呢?格林写得非常的微妙,精细。他嫉妒亨利对萨拉的名义上的占有,他嫉妒萨拉爱过的每一个男人,他嫉妒萨拉的过去,他嫉妒萨拉爱天主。书中有这样一句:我拒绝相信爱情可以用我自己所用方式以外的任何其他方式加以表现:我用自己嫉妒的程度来测量爱情的深浅。

嫉妒越深就越爱得深,这可真是要了命!

作家的想象力在写作时是天赋,在失恋时可就是毒药了。这种要了命的恋情带来的痛苦,我读几段书中的话,让大家感受一下:

我想象过,在那些日子里,她所经受的任何痛苦过都可以减轻我的一份痛苦,她要是死了,我就解脱了,我就不会再去想象那些处在我这样不光彩境地里的人一定会去想象的事情了。要是萨拉死了,我想自己甚至会喜欢亨利这个可怜的傻瓜蛋的。

在萨拉去世后,我抱着萨拉小时候读过的书躺在地板上,试图在萨拉生活中的那些空白处至少追踪到几个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有时候一个情人会很想兼做父亲和兄弟,他会对自己没能分享的那些岁月感到嫉妒。

关于爱情我曾经也有过憧憬(恋情的终结:关于爱情)(2)

格林把死了都要爱的心理描摹得入木三分。如果不爱也就不会有嫉妒,爱的反面不是不爱,而是痛苦。如果两个人分手,没有痛苦,那么能说这其中有爱吗?平时我们说到两人很恩爱,堪称神仙眷侣,又是怎么证明的呢?当然,关于爱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莫里斯用嫉妒的程度来测量爱情的深浅。那么萨拉又是如何测量爱情的尺度是什么?

莫里斯被压在门下面毫无声息,萨拉向上帝祈求:我会信你,让他活着吧,我会信你。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有自己的快乐吧。你这样做我就信你。但是这样祷告是不够的,这样信天主也太轻松了。于是我说:我爱他,如果你能让他活过来,我什么都愿意做。我会永远放弃他,只要能让他侥幸活下来就行。

萨拉怎么看待她和亨利的婚姻呢?读一段书中的话:我不能就这么孤零零地同亨利过完下半辈子,没有人爱慕我,没有人为我激动,就这么一边听着亨利同别人说话,一边像切达洞穴里那顶圆顶呢帽一样在滴滴答答的交谈声中慢慢变成化石。

我们都终将变成化石,但是有过爱情的化石,觉得人间值得的化石,还是不一样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两个命题。

关于爱情我曾经也有过憧憬(恋情的终结:关于爱情)(3)

可为什么萨拉在离开莫里斯后,又和其他几个男人勾勾搭搭呢?可能这一点叫读者觉得不舒服,觉得萨拉你怎么能这样呢。我们设想一下,会不会有这样一种人呢?就是一个人在失去深爱的人之后,TA失去了原则,带着一股恨意,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姿态来对待生活。萨拉是不是就这种心态呢?萨拉最后也失去了这种兴致,她对自己这样说,这样做没有用,它再也没有用了,我已经不能从中获得任何乐趣。这种情形是强化了她的爱情,还是弱化了她的爱情,我想是强化。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我心中你最重,我心中你最痛。

小说中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结果我在视频解读中却忽略了,昨晚的群里共读分享会时,小伙伴们也没有人提出这点,其实这个事实不应该被忽略——那就是亨利可能是性无能。这个事实影响到对这段出轨恋情的评判,影响读者对女主角的理解。书中有两处隐晦地提及,我这里不引述了。

格雷厄姆-格林本人是一个天主教徒,还曾经从事过情报工作,他的很多小说都涉及这两个题材。这本书中的私家侦探的情节,为爱情故事蒙上一层戏谑的味道。从写作技巧来看,这个桥段设计得非常巧妙,它通过私家侦探获取了女主角的日记,把叙事视角自然地由男主角切换到女主角身上,变成两个以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优点就是能最真实自然描写心理,缺点就是视角单一,不方便描写其他人物的心理,作者这个情节设置非常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萨拉想要寻找天主不存在的证据,所以她找到无神论者理查德-迈尔斯迈,意图让他来说服自己,结果却是她改变了理查德的信念。萨拉本来是一个背叛丈夫的女人,结果遇到她的男人都喜欢她,就连私家侦探帕基斯也称赞萨拉是个好女人。萨拉称自己是婊子,在别的男人眼里却犹如圣母一般。这个部分显然跟作者本人的宗教观念不无关系,考虑到小说带有自传性质,那么这也可以说是作者本人的爱的表达。对于无神论的读者来说,觉得这个部分不够真实,这也没有问题。

小说中增加私家侦探和“第三者”,营造了一个悬念,进而增加故事性,是小说不至于通篇都是心理描摹,那样就太单调了。格林的深厚功力让他把边缘人物也勾勒得精准鲜活。私家侦探帕基斯煞有介事,急于表现,显得可怜又可笑。通过描写迈尔斯细微的动作,把他极度自卑和自傲的矛盾性格展露无疑。小说结尾萨拉母亲的出场也是一幕轻喜剧。小说的字里行间挥洒着的自嘲和调侃,就像冬天偶露一丝阳光,非但不能驱寒,而是让寒冷更尖利起来。

关于爱情我曾经也有过憧憬(恋情的终结:关于爱情)(4)

关于爱情,理查德发表了一段比较精彩的观点。当萨拉问他:你是不是能把爱情也说成是不存在的?理查德这样说:是的,对某些人来说,它和贪婪一样,是一种占有欲,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则是一种想要丢掉责任感的投降欲,一种想受到别人欣赏的愿望。有时候,它只是那种想说说话、想把自己的包袱卸下来丢给一个不会嫌烦的人的愿望,想再找到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的欲望。当然在所有这些之下,还有生物学上的动因。

残酷却真相,有多少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舒适当作爱情。很显然萨拉不是,她对此的观点是:我想,这说得都对,但在这些之外,难道就没有一点别的什么东西吗?我一直在自己身上,也在莫里斯身上发掘这种东西,只是我的铁锹还未铲到下面的石头。

小说的题词有这样一句话:人的心里有着尚不存在的地方,痛苦会进入这些地方,以使他们能够存在。

套用这句话,关于爱情,有很多我们体会不到的地方,一些文学作品会带领我们进入这些地方。

喜欢读书的朋友,我整理了愈300本私家阅读书单(文学、心理、育儿),按内容、阅读难度、推荐指数作了评分,以后会不定期分享书单,分享亲子阅读、育儿经验,欢迎关注“古读”,和我一起读书、育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