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天道金句40句(王志文天道经典语录)

实力派男演员—王志文,主演的经典电视剧《天道》发人深省

某站推出的王志文出演的经典电视剧投票评比中,《天道》、《无悔追踪》、《国家干部》名列前三,包括后面几部电视剧,每部都很有特点,大家有空了可以回顾一下经典。

王志文天道金句40句(王志文天道经典语录)(1)

王志文主演的经典电视剧排行

其中,电视剧《天道》尤为突出。

一、《天道》剧情简介

《天道》由张前执导,王志文(男主、剧中饰演丁元英),左小青(女主、剧中饰演芮小丹)。

《天道》以爱情为主线,集结了商战、警匪、政治、文化等内容,更有很多商战韬略和计谋,是一本现代商战的教科书。

王志文天道金句40句(王志文天道经典语录)(2)

创作背景:该剧是根据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小说创作了四年多时间,豆豆和张前用了近2年的时间改编了剧本。

拍摄过程:该剧于2006年年初就开始了部分拍摄,不过由于整部戏的剧情推动需要浓墨重彩的表现“春夏秋冬”四季,因此2006年8月才算正式拍摄。该剧不仅季节跨度大,而且外景地也很多,光境内就要辗转11个城市,国外有德国的5个城市和以色列的3个城市。

剧情评价:

《天道》中的对白既有哲学层面的阐释,也有对城市生活的解读。《天道》一剧中多次出现“文化属性”一词。小到个人,大到民族,“文化属性”成了个体和集体价值和前途的思考。

《天道》与以往所有的电视剧都有所不同,他是一部非常另类的电视剧,其厚重感和历史感以及思辨意识,都带给观众强有力的冲击。

二、剧中丁元英的一些经典语录

电视剧《天道》虽已播出12年,但依然热度不减,豆瓣评分稳定在9.2,可谓是国产电视剧中的封神之作之一。

(一)如何看待剧中丁元英这个人

现在国内各大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天道电视剧经典片段小视频,其中很多以截取丁元英的经典语录为素材,讲述文化、商业思维,字字珠玑,每个视频点赞量都超高。丁元英在剧中表现的智慧显示他是超级理性的人,他的价值观和思维,与众不同,但所讲内容却深入浅出,让人看后发人深省。

l 剧中的丁元英是一个商战鬼才、奇才,一个股市中成功的投机者,一个看上去具有痞子特点但却得天道的极品混混;他是朋友眼中的“明白人”,他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教义、传统等等都看得明明白白。

l 他的助理评价他:“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等等”。

l 但他的另一面是:生活上不拘小节,交往上不善应酬,性格上比较孤僻,言语上奇谈怪论;他的德国同学詹妮说他“更像个魔鬼,是那种永远不会活给别人看的人,很难说他比教徒更好还是比强盗更坏”。

l 五台山智玄大师则评价他的真实品性是“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这就是丁元英!

l 他对传统观念和文化属性入木三分的独特见解,他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他对事物发展的严谨思维和准确判断!都值得学习。

(二)丁元英的经典语录

《天道》电视剧仅有24集,但其中出现的多次经典桥段,展现了丁元英对人性、文化、社会、经济、传统等的异于常人的认知和说法,初听觉得很惊讶,但实际上很有道理。

1、面对孝道,丁元英认为:“如果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

电视剧第一集中,丁元英的父亲身患重病,医生说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丁元英表示,如果父亲确诊成为植物人,他会亲自拔掉父亲的管子,让他保留尊严、免于痛苦。

母亲不同意丁元英的做法。她很伤心地说,养儿防老,到头来居然是这种下场。在传统观念中,只有砸锅卖铁给父亲治病,才是所谓“孝顺”。

丁元英却认为,让植物人父亲留着一口气,痛苦且无尊严地活着,这种做法不应该称作“孝顺”,而是“不孝”。

我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十几年前,我的外公(80多岁)身患重病(偏瘫)一直卧床,我外婆(70多岁)一直照顾着外公。突然一天,外婆因意外去世,外公也在半年后离开人世。当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是外公先去世呢,这样外公也可以解除痛苦,外婆也可以免除意外,但终究是没逃过命运的安排。

2、对待女人,丁元英认为:“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简单的说,是男女不同的思维方式。

女人执着于“我”,以“我”的主观情绪来判断客观事物。比如,夫妻俩吵架了,女人惯常的想法是:我是你老婆,你就得哄着我,让着我。你要是跟我吵,你就是不爱我。

辩证逻辑是一种“无我”的思维,追求的是客观真相。同样是夫妻吵架吵架了,男人的关注点在于:到底谁对谁错?两人的分歧在哪里,如何更好地解决?

女人和男人存在天生的思维方式差异,这是植根于“父系”社会背景下,男人责任高于女人的一种惯性思维。

从孩童开始,女孩喜欢的玩具、喜欢的有戏、看的动画片等与男孩的不同就已显现。

古语说女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从小到老,小时候比爸爸、年轻时比男朋友、结婚后比老公、比孩子,老年了比孙辈,这些方面,女人比男人要感性的多,也更认这方面的问题。

3、对名利认知,丁元英言道:“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芮小丹请丁元英吃饭,还请了几位文化人作陪。芮小丹本想戏弄丁元英。没想到听他念了一首诗之后,她反而被他折服了。

这首诗刻画的是志大才疏的酸臭书生,读了几本书,自诩了不起。然而,一摸兜里没有钱,立马骂老天爷没有眼。

这首《自嘲》,是丁元英嘲讽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打脸了在座的几位文化人和芮小丹。

不要以为自己读了几本书,就高人一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把别人不当人。

4、看待社会文化,丁元英在剧中的讲述是剧中的经典中的经典。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王志文天道金句40句(王志文天道经典语录)(3)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丁元英是强势文化的代表。在丁元英看来,扶贫本质是杀富济贫,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但在扶贫王庙村,创办音响公司与乐圣公司的商战中,叶晓明、刘冰、冯世杰,都是弱势文化的代表,他们攀附着丁元英,把他当做救世主,想要利用丁元英破格获取更多的财富。丁元英不过是扶他们一把,最终能不能站起来,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5、对自我的认知,丁元英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你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所以你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你明白了自己的天命,你就不再是现在这个样子。

6、丁元英认为的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忍受别人不能忍的苦,能做出别人不能做到的高水平。

剧中王庙村的农民想要摆脱贫穷,就得做到这两点。

这两点,对于我们来说,同样适用。

王志文天道金句40句(王志文天道经典语录)(4)

“咱们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然而,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按照规律办事,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

冯世杰在干活的时候,说了一句:“累死了。”

丁元英告诉他以后别再说这三个字,除非真的要死了。

真正能够干成事的人,都不把自己太当人。

7、“什么是为人处世之道?随缘惜缘不攀缘。”丁元英又一经典言论。

丁元英的助理肖亚文曾经在饭桌上请教丁元英,为人处世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丁元英给出这7个字,作为答复。

当你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不要去“攀缘”。只有能量相当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8、“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人活这一辈子,首先要填饱肚子,然后要搞清楚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9、“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德高尚的人,就算不懂得术法计谋,他还是可以去学习的;

但是,如果满脑子阴谋诡计,品德却低劣不堪,那这种人就只能止步于计谋,不可能再进一步。

就像刘冰,拿着丁元英给他的“秘密文件”,意图要挟格律诗,讹诈一大笔钱,最终他发现所谓“秘密文件”不过是白纸,于是内心崩溃,自杀了。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过,成大事的人,都有一颗利他之心。用心要正。这就是“道”。

《天道》现在网上能看到的影视剧删减了很多地方,以上总结的也只是其中的部分经典,建议大家可以再重温一下电视剧或看看原著《遥远的救世主》,相信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