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少年完整版(上海话版罗曼蒂克消亡史及侯孝贤版海上花)

《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近半年后我才观看了整部电影,也是因为章子怡独张的宣传海报,沧酷的脸,举手投足也的确具有之前没有出现过的魅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侯孝贤少年完整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侯孝贤少年完整版(上海话版罗曼蒂克消亡史及侯孝贤版海上花)

侯孝贤少年完整版

《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近半年后我才观看了整部电影,也是因为章子怡独张的宣传海报,沧酷的脸,举手投足也的确具有之前没有出现过的魅力。

一开场就出现的上海话倒有些惊讶,像在餐厅将要吃完饭又临时赠送菜品,但记叙类夹生的上海话也让人头皮一紧,试吃的新品并不好吃,像“童子鸡”这么老的笑话也不一定能笑得起来,我立马想起《海上花》中梁朝伟扮演的王莲生,操说的同样是听不清楚的上海话,越想仔细听清楚词句越模糊,反倒沪语节目《新老娘舅》依旧爱看,这些“得饶人处且不饶人”触撞的家庭纷争反倒能一直凌乱的讲下去。

《罗曼蒂克消亡史》采用的是幕后配音,演员的神态难免揣摩不上,像是给人传话,总失了原味。1998年版的《海上花》倒不知哪里请的原班人马,除了主角刘嘉玲原籍苏州能讲上海话,饰演老鸨黄二姐的潘迪华原是无锡人,剧中讲的苏州话,也在2000年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中亮过相,饰演房东,主演羽田美智子是由上海人陈宝莲配的音,另外饰演林翠芬的夏祎也是上海人,语言上都熟门熟路,不过同样是转战台湾发展演艺。另外这些人从容不迫的吃酒划拳谈述,看年龄都在40至60岁左右,看样子还是国民党战败移居台湾的上海人的后裔或是香港沪裔老演员,导演想拍电影特地拉过来友情饰演或客串。

沈小红和王莲生独处的时候便都说广州话,为了兼顾粤语市场,饰演沈小红的是日本演员羽田美智子,也可以借机打进日本电影市场。不过细想清末上海长三书寓的妓女会说广州话还正好遇到广州嫖客,也不合情理。原著沈小红本来就是上海土著,王莲生也是出任江西,电影版改为出任广州,还是吴语具有局限性,上海各辖区方言又各不完全相同,最正统的也只有老市区方言,九十年代末还是台湾及香港经济繁盛,主要的电影市场也不在上海,侯孝贤版《海上花》还是以突出上海话的新群电影而达到业界中的标新立异。

同时期上海的本土导演程裕苏在2002年拍摄了棉棉的作品《我们害怕》,其中的对白倒很流利,DV形式的视频中都是上海本地的青年或当时仍未完成学业的戏剧学院的学生,但对比《海上花》,《海上花》中的演员还夹杂更老派的方言,比如“弗入调”,这句话通常出于男人口中,指责女人在婚恋中与另外的男人产生感情,再比如“定为”,音同“顶喂”,普通话就是“特地为你”,都是男人女人纠葛的词语,还有“哭啜呜啦”,也多形容女人独自伤心难过的哭。

《我们害怕》也只能是上海本地观众能尽兴的观看,语速又快,如果操说同种语言,那么语气稍变当然就能明事故的一听就懂,其他地区的又要兼顾模棱两可的字幕,又要看人物的状态,怎么兼顾得来,虽也荣获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金奖,也只有更低沉的观众“以郁抵郁”,包括更畸形的《目的地,上海》,都是边缘常人接触不到甚至排斥的文化。

《罗曼蒂克消亡史》都是专业的戏曲演员配音,出来的效果就和央视播报的新闻,平白无故也不会让人觉得发笑,除非看到演员投入的专神和极不相配的声调实在是想笑出声,演员又对沪语对白的压抑,根本不能尽兴发挥。

《海上花》多是演员自己发声,极熟练的诸如罗载而饰演的洪善卿,将维国饰演朱蔼人,徐明饰演的陶云浦,高捷饰演的罗子富,因为部分演员早期从上海移居香港,间接也会说粤语。《罗曼蒂克消亡史》为了避免嘴型和声频的不统一,使用的都是远镜头对白,画面自然就突远,像一玻璃之隔,并不碍自己什么事。

《海上花》中台湾演员徐明记叙倒很流利,1988年饰演《怨女》中的三少爷,像我认识的一个亲戚的大女婿,是同一个类型,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面,演员沪语对白越多代表方言基底越深,电影开头就在幕后以声音主导,等到陶玉浦离开镜头再转向他,一直持续到第一幕落。

第二幕语言上由李玉明饰演的姨娘阿珠主导,倒一口纯粹的上海话,剧中人物汤啸痷操着的是嚼口方言,沈小红饰演者是由陈宝莲配的音。

第三幕由刘嘉玲饰演的周双珠不轻不淡的掼入,是周双玉争风吃周双宝醋的戏,饰演周双玉的方瑄语气稍微有点坚硬。

第四幕则由李嘉欣饰演的黄翠凤及客人罗子富以及鸨妈黄二姐切入,原著中伊能静饰演的诸金花被诸十全揿打,也在这幕后半段,原书金镶玳瑁钏臂断作三段,褚金花暗红底领口及膝8字绞花纹很独特,还是导演想以此区分长三与幺儿的区别,第三幕也有一转而过帮忙打理的巧囡背着镜头与周双珠周双玉一起吃饭,也是这连续的8字,不过是暗绿底,还有这更密集的网状图纹只有剧中两个姨娘穿戴。

第五幕是次主角的张蕙贞陪同王莲生,因沈小红的爱理不理,王莲生才失意中勉强做了张蕙贞。

第六幕和第八幕突转变为粤语,突出的倒是沈小红的服饰,剧中唯一出现的粉红配翠绿,后出现的是巧克力蛋糕上花嘴上挤上的紫色排纹,第七幕是初点露周双宝情定朱淑人,是电影中第三个重要的故事情节,周双玉身着鲜草绿,叙述的周双珠和洪善卿是剧中的全线,其他人的秘密也是他们谈话间不经意的剥落,又给人情理上的一惊。

第九幕是酒局,沈小红身着深绿领陪伴在王莲生旁边,是怄气后第一次出局陪伴,。

第十幕和第十五幕讲的是黄翠凤赎身,混江龙与黄二姐核点珠宝衣物清对的排场也似红楼梦抄家,看的也是现代瞄视古代官宦商贾金银迷幻的物质。

十一幕也是酒局,是张爱玲版《海上花开》的第二十八回“赌局露风巡丁登屋”,原书是“前衖尤如意那儿捉赌”,电影字幕标为“捉猪”,一时也不知道怎么笑,等过后心里才问怎么会这样,依旧笑不出,吴方言又分门别类许多种,音译差池,普通话字幕这时有误,其他方言地区更难看懂。王莲生身边陪坐的是张蕙贞,但似乎也是心猿意马,张蕙贞也只不过是陪衬;十二幕“王莲生醉酒怒冲天”,酒局散后回到荟芳里,十三幕怒气娶了张慧贞,十四幕又回到沈小红这儿,沈小红无心梳洗打扮后只穿着淡粉色的睡袄,原著中描写王莲生见她低三下气便不再喜欢,十六幕突然升迁广东,这时身边陪得是周双玉,十七镜头转到公阳里, 阿珠转到这儿做娘姨,原书是阿珠儿子遇王莲生的消息赶回去报信却撞到小红与武生小柳儿搂抱在一起,小红脸上挂不住破骂,阿珠气不过便转做别家,洪善卿又逐而解释张蕙贞与她侄子被王莲生发现便重打一顿,又重回沈小红那儿,洪善卿说他心里很气闷,原书还轻描王莲生还爱尚仁里金凤的娇小聪明,是见一个爱一个,不过都接受王莲生现钱的两个人都与比自己地位低的男人有性关系,张蕙贞年轻的侄子金钱上也要倒贴,原书倒没讲王莲生的生理,已经拥有权势,倌人又多都贪视他的财富,现在看来最大的还是他生理上的障碍,所以更加泛情。

十八幕周双珠处周双宝黑底镶滚的大衣也独为显目,周双珠的饰演者是林郁涵,刨花浸的水刷过的鬓,自己因为双珠出主意已意嫁给广亨南货店小开倪姓客人做妾,便嘲笑同处周双玉为什么要固执的做大老婆,已经有李漱芳,赵二宝,她已经是第三个了,十九幕便是双玉心出一计假装要同朱淑人一起吃鸦片寻死,剧中朱淑人不连续的喊“来拧啊来拧啊(来人啊来人)”,听着拗口的方言可以用年少不懂事至声音慌乱解释。

二十幕便完全落下,王莲生与沈小红同处一室,两人出字形坐着,王莲生的心态像是在她身上花了这么多钱竟然什么都没有得到,沈小红是既恨,又不能迁怒于他,外面负那么多债依旧希望他能代替偿还,原著中王莲生是从门上鸽子蛋大的洞上往里窥视,是门上的树瘤处,古代娼家不至于那么靡费,不像剧中家居不是特等级就是等级,当然不舍得挖一个洞,门洞上至少能一览无余,侯孝贤版隐晦的只拍摄地上凌乱的鞋,然后有人矫健的拾起凌乱的衣物,只切手脚部,但也足可以看出是年轻的戏子,雕花排门底下像屏风光溜的没有门槛,但侧趴在地整眼都可以瞧见。十三幕沈小红反倒质问王莲生为什么冤枉她姘戏子,让她更不好做生意,像《黑色皮革手册》中原口元子破坏了银座不泄露客人隐私的规矩,同样遭到同行的抵制,也是烫手的山芋大家眼红。姘戏子意指还要倒贴对方男人钱,这里可以牵强的解释是别的客人,两人这样坐着心中各执一把壶电影算落幕了。

《罗曼蒂克消亡史》到了民国,“但是现在他们都是艺人,文化工作者了。”原张爱玲语。乱世中海上闻人难免不会被美优伶吸引,大老板离了原妻娶了小六,又贪图美色抢占了吴小姐,沪语都是平平淡淡的念出来没弹劲,和言气悦体现不了真实,只有王传君饰演的马仔,剧中唯一的上海人像有点声音大,声音“痴啦啦”的尤其大,别的演员愤怒时只能无声的瞪着眼神,又都是特写的脸部镜头。

《罗曼蒂克消亡史》描写的是因为战事政府无暇管及的上海层起的地方势力,只切瞬间的片段,弱势的共党特工,严遵执守的下属,利益私心的二把手,更娶的靓妻,蜜饯甜蜜的女管家,狼心觑视的日本人,以及表不露痕潜伏的日本特务,故事本身也不罗曼蒂克,强加这么一个附属词。

全剧中只有章子怡饰演的转正的情妇有几句有趣的话:“我到最后可能没死,历经了万千磨难,但是活了下来。”之后便被自己的话言中被渡步生扯下耳环折回上海又被囚禁在暗室,虽然等渡步撤离时没有忍心杀死她,但逃脱出去已经物是人非,战时又都在变,又流亡成慰安妇,直到葛优掩饰的陆先生最后寻找到她,她才一改往常换了姿态。

剧中战争还是没有战争的血腥恐怖,轻描淡写的几笔带过连电影都显得仓促,不必要的上海话对白又太多,现实也不会是这样,是典型的教学式的对白。

《海上花》至少有原著在手,虽然是多年前阅读,但电影中隐晦的细节也能两可的对得上,《罗曼蒂克消亡史》演员阵容也很豪华,所以内容也更略显的苍白,再加上不经笑的笑话,似乎观众脸上也很尴尬。

上海的地域观又比别的地区固强,上海自己人也从来都是捧自己人的场,当地语言别人说出来又好像两样,自己也是不到非必要的场合也不会说,语言总是一个地域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总体各地方语言衰落是未来的趋势。

还是趁节日游城隍庙,游动的游客里明显的突兀着停滞不前的拍摄组,是上海滑稽戏演员龚仁龙,似乎也没多少变,不过似乎也无人识,都只知道是在拍摄节目,不是当红演员所以也没有人围观,他身边跟着降噪音师,现代生活装扮,是采访美食街还是类似于上海印象,还是初中时不熟懂的跟着大人一起看《噱占上海滩》,印象最深的还是小翁双杰饰演的金汤尼殷勤的献雪花膏,以及毛猛达饰演的一直想要图谋老丈人财产的女婿,也是低成本制作,但现在再也不会有,现在的上海话作品倒没人拍,也无从拍起,《罗曼蒂克消亡史》还是导演程耳心境上的作品,上海本土连老一辈海派演员阿庆也移居加拿大,窥之是整体海派文化的没落,现在年轻人又不再需要语言上的周旋,也是整体主导生活结构的崩落。

我在远处站着稍微停留了一会儿,见接下来没有什么其他动静也迈开走了,但还是很愉悦,心底淡然的一笑。

(2017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