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历史由来(羌族的历史由来)

羌族的历史由来(羌族的历史由来)(1)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羌族总人口数为309576人

五胡乱华是中原最沉痛的记忆,他们不但给中原带来灾难,而且搞乱了中原血统。这是一个各个民族融合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民族间激烈碰撞,互相同化。

羌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因为《周易》有关于这个民族的记载。当时称作鬼方,是一个特别难打的地方,让统治者很头疼。

羌最终还是被商朝打服了,最后不敢不向商朝称臣納贡。

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为了防止匈奴和羌同流合污,汉武帝开辟了四郡,意思是隔断羌胡,让他们不能交往,因为南北的交通要道被堵住了,来往也不方便,而且都有重兵把守。

后来汉武帝设置校尉,统领羌人土地,羌人没办法,只好迁徙到青海湖附近的开阔地带。羌是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族人非常强悍,特别耐冷,有书上的话说,就是跟禽兽差不多,当然这不是贬低的意思。

不过他们久居苦寒之地,文明程度很低,但是体力特别好,而且非常勇猛,因为最寒冷的苦都受过,所以无坚不摧,妇女连生孩子都不避风雪,可见性格的坚韧。

羌人一直是隐藏的,不见光的,一般中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羌人第一次登上汉人历史舞台,是王莽改革的时期。

新上台的的王莽,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改革史称-王莽新政,用动车把当时的马车拉散架了,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羌人占领甘肃、宁夏等地,与汉人杂居,陕西那边也有羌人的势力范围。后来他们成了东汉的边患,汉和帝时期把他们打服了,但不久后他们被汉族地主欺负的没办法,就又蠢蠢欲动。

这种积怨爆发是很可怕的,造成了东汉60多年的羌患。积怨的爆发源于一根导火索,那就是公元107年的一次迁徙活动,东汉政府征发西北羌人大约几百上千人戍边西域,羌人十分惊恐,害怕去了就回不来了,就发生了动乱。

各郡县对他们进行围剿,想阻止他们,搞的羌人各部落更加惊恐,本来他们就有很高的组织性,虽然平时互相残杀,但一致对外的时候高度团结,所以羌人一旦造反,那么会给汉室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羌人本来就骁勇善战,妇女在大雪天都能生孩子,这得多强的战斗力!他们惊惧而反,以致沦落为贼寇,截断陇道。

郡县懵逼了,根本不敢动羌人,朝廷也十分焦急,当时的大将军邓骘调集五万部队征剿羌人,反被打得大败。胜利让羌人得意忘形,甚至有的部落都称帝了,羌人联合起来截断河西走廊,汉人的战略要地也被夺走。

东汉朝廷下令凉州不要了,汉人内迁。汉人不乐意了,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谁愿意放弃自己稳定的财源?于是汉人也反了。接着就是一场鸡飞狗跳的硬仗,一仗打了十多年,最后无计可施的政府只得组织起骑兵,再叫上南匈奴的骑兵一起,才平定了羌人之乱。

这一仗打空了东汉的家底,消耗了两百多亿钱,损失的财富数目惊人。

本来东汉就缺钱,这下更缺了,因为东汉自从建立起就缺钱,所以一直拿不出西汉的霸气。

后来东汉对羌人采取了绥靖政策,意思是你只要别太过分,我就不打你,还能给你点钱花,这样做的结果是换取了几年和平,养大了羌人的胃口,羌人终于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不爽就打,一打就有钱花……

但是羌人在东汉并不是最强大的,最强大的时候是五胡乱华时期,羌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后秦政权。这是羌人第一次作为一个政权,登上历史舞台。

晋末八王之乱,出现了五胡乱华,羌部的一支先臣服匈奴前赵,后臣服羯胡后赵。后来姚弋仲率领羌人与前秦交战,败亡,他的弟弟姚苌便率部投降了前秦。

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强大的帝国顿化云烟,慕容垂自立为王,姚苌遂趁机杀了苻坚,在长安成帝,就这样,他成立了后秦政权。

因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善于谋略,治国又很厉害,所以国力超强,加上他善于打仗,先后灭掉好几个政权,成为与慕容垂并立的一大政权。直到刘裕兴起,后秦灭亡,羌人才被赶下政治舞台。

是退下历史舞台不等于彻底消亡,羌并没有像四胡那样消失不在,而是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延续下来。为什么羌一直延续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羌人的繁衍能力特别强,导致羌的种族特别多,种羌、白马羌、烧当羌、参狼羌,建立后秦就是烧当羌。而且他们分布广泛,占地面积很广泛。可以说,整个西部都有羌人的身影。

第二,风俗奇特,繁衍昌盛。据《后汉书》记载:“其俗……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釐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可以娶后母纳兄嫂,如此风俗部族自是繁衍的很快。

第三,羌人居住的都是苦寒之地,一般没有汉人,他们与汉人既然没有接触,就不存在同化,所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延续下来。

羌族至今保持着古老的人生礼仪。

孩子出生后,女婿要携礼向岳母家报喜。亲友带着衣物、祝米、鸡蛋和挂面看望产妇。有的地方,有生子后在门前挂靴的习俗,若生女,鞋面向上,若生男,鞋面朝下。生子后,要请释比做法,忌讳生人到家。羌族姓氏普遍为汉姓。一般随父姓,取名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请释比取名,有的由长辈或按照个人意愿来取名。孩子满月和满岁后,家人还要宴请亲友吃“满月酒”和“满岁酒”。孩子脖子上戴长命锁,以避邪祛病,保平安健康。

羌族男子在年满十五周岁时要举行成年礼(冠礼)。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举行。届时,请来亲朋好友,围着火塘而坐,受冠礼者身着新衣,朝家中神龛下跪叩拜,并接受释比代表天神馈赠的礼品——用白色公羊毛线栓系的五色布条,作为护身符围在脖子上。再由族中长辈叙述祖先历史,或由释比诵经祷告,祭祀家神及诸多神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