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的地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与梦娜丽莎)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1452年4月23日)~1519年5月2日,享年67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的地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与梦娜丽莎)(1)

人体比例标准图

达·芬奇 钢笔素描 34.4cm*25.5cm

公元1485-1490年 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达芬奇以极其冷静客观的方式研究各种现象,建立最早的科学研究态度,但是,他的目的似乎并不只是科学。就像他在解剖完许多人体之后,他反问自己:灵魂在哪里?为什么我找不到叫做“灵魂”的东西?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壁画 460cm*880cm

公元1495-1498年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圣经》中常被画家表现的主题。耶稣预知自己被门徒犹大出卖,最后一次和12名弟子共进晚餐,他吧面包分给众人,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吃吧。”又把红葡萄酒分给众人,说:“这是我的血,你们喝吧。”

达芬奇以极其严谨的透视结构处理画面,耶稣在正中央,双手摊开,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图,象征永恒不朽的稳定力量。耶稣两侧各六个门徒,每三人一组。当耶稣向他们宣称,“你们中有人出卖了我!”十二名门徒个字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他们惊慌、恐惧、怀疑、忧伤……每一种表情似乎代表一种人在面临灾难与死亡时的情绪,然而耶稣在中央,完全平静,似乎他知道死亡时不可避免的宿命。

达芬奇以极其科学的透视构图,去建构哲学上“死亡”这一神秘不可解的主题。他没有试图解答死亡,他只是让我们看到在死亡面前不同程度的领悟。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的地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与梦娜丽莎)(2)

蒙娜丽莎

达·芬奇 木板油彩 77cm*53cm

公元1503-1505年 巴黎卢浮宫

死亡任然是不可解的,笼罩在神秘中。如同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她静静地微笑着,仿佛领悟了心中极深的秘密,可是一言不发。她似乎笼罩在一片迷雾中,达芬奇以雾状的渲染法营造出画面神秘的光,扑朔迷离,是视觉被提高到哲学思维的高度,极耐人寻味。

达芬奇传世不过十几张画,却把绘画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创造了迷梦一般的人物形象,仿佛超越了性别、年龄,超越了人世间的贵贱美丑,变成生命永恒的一种存在形式。

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查看更多我们的文章

杨洋的综合材料绘画课:材料的魅力与精神的升华

源自灵魂深处的孤独——贾科梅蒂作品欣赏

皮埃尔·博纳尔和他的学生巴尔蒂斯画作欣赏

杨洋作品欣赏

静水流深:杨洋新作

在人生最美的岁月里写生——杨洋写生随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