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

毛泽东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巨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毛选》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改革开放前,《毛选》是中国人的必读书目。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企业家也是《毛选》的粉丝,比如任正非、史玉柱、张瑞敏等等。近年来,《毛选》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年轻人群中掀起一股《毛选》学习的热潮。

作为一个战略从业者,从未停止从《毛选》中汲取营养。在东极定位工作期间,受王博老师影响,我也在研究《毛选》的道路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此,依然要感谢王博老师对我的教授和影响。

可以说,我也算半个资深的《毛选》粉,不仅多遍阅读《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经典文章,更是将毛选中分析全局、分析对手的战略方法应用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过去,我曾写过3篇利用《毛选》分析局势的文章,分别为《如何全面的分析问题》、《如何客观的分析问题》和《如何联系的分析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

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应用于商业竞争中,深刻且有效。

上周的文章分享了《毛主席的3个观:战略观、方法观和调查观》,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今天的文章为下篇,即毛主席的学习观、发展观和成败观。

本着述而不作的原则,我将摘选《毛选》中的原文,供诸君学习探讨,原文之后,附上我的个人理解,还请各位阅者斧正。

一、毛泽东的学习观

《毛选》原文: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机会进学校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

个人理解:

在毛泽东看来,学习不是单纯的读书学习理论,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为理论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应用于实践之中才是。

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1)

“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上面的文字,包含2层含义:

1、学习本身就包含2个方面,一方面是读书,也就是理论。另一方面,就是实践。

2、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往往没有时间学习理论,只能先实践再学习,或者边干边学习。

毛泽东学习观离不开实践。因此要真正的了解,毛泽东的学习方法论,就要深入研读他的另外一部著作《实践论》

在我还对《毛选》知晓甚少的时候,就已经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口中知晓了这样一个名言:理论联系实践的威力是巨大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的。

“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理论呢?

理论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理论就是军事的客观规律,理论是客观规律在我们大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理论是客观规律在大脑中的投影。

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2)

那什么是学习呢?

学习就是不断的实践,或者理论(客观规律),然后把理论再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干就是学习”的原因。

再来看《实践论》原文: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认为学习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感性认知阶段,可以理解为主观认知的阶段,即事事从自己的主观观点出发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理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即是脱离了主观视角,根据实际情况观察世界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改变世界的阶段

“世界上所有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为了改变世界。”正如这句话所言,毛泽东学习实践的根本是为了实践 ,为了改变世界。

某深为赞同。

二、毛泽东的发展观

《毛选》原文:

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

个人理解:

以上这句话,我认为反映出了毛泽东的发展观。

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3)

《孙子兵法》讲究“以迂为直”。意思是说很多时候迂回策略却能比直接前进更快的获得军事成果。

迂回与直接,这是进攻的两面,也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道德经》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4)

意思是说,懂得委曲才能保全:迂回才能直达,低洼才能不断充盈,守成才能逐渐更新,要的少才真得到,求的多只会迷惑。

显然,毛泽东对此也是深为了解。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更加深刻的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这样的问题。

我想,这至少告诉我们两个层面的道理:

第一个层面,做任何事情,我们考虑事物客观的发展阶段。

第二个层面,事物的发展很少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历波折,甚至短暂的后退。

因此,才出现了“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

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研究这件事的规律,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就是顺势而为。

客观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逆势而动是没有好下场的。

在事物萌芽的早期,要潜龙勿用,耐得住寂寞。

在事物发展的窗口期,要饱和攻击,抢占行业领先的位置。在事物发展的顶峰,要小心亢龙有悔,盛极而衰。在事物衰落的时候,要甘愿功成身退,这才是天之道。

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考虑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就像黄河九曲十八弯。不要因为短暂的失败而退却,也不要因为暂时的顺利,而忘乎所以。要耐住寂寞,笑道最后。

三、毛泽东的成败观

《毛选》原文:

为什么主观上会犯错误呢?就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

个人理解:

毛泽东是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呢?

上面的文字给出了答案。

简单说来就是“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如果换成是工作的话,就是工作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实际情况。

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是“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也就是“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毛泽东的3个观学习观)(5)

《实践论》中也有相关的论述: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习和实践是分不开的,两者一旦脱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很多人说,唯物辩证法讲的是什么?在我看来,讲的就是一对对的矛盾。

分析战争,分析的是什么?

分析的就是前进与后退、集中与分散、全局与局部、阵地战与运动战、正规战与游击战等一对对矛盾的关系,分析清楚这一对对的矛盾,就明了了战争的战略是什么。

企业的战略也是如此,分析的就是产品与营销、生产与销售、全局与局部、我方与对手、主要与次要、长期与短期等一对对的矛盾。这些矛盾一旦分析清楚,战略也就显现。

所以,毛泽东在上面才说,为什么会失败?就是没有很好的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主观和客观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对立是由于两者往往具有差别,相互统一是说两者相互影响,可以互相转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客观的看待问题,而不是主观的看待问题。

而本质上,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想法都是主观的,我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无限的接近客观。

因为只有主观得到的想法接近客观,才能实践的时候符合实际情况,这就叫解决好了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简而言之,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就可以成功;否则,就只能失败。这就是我从《毛选》里学习到的成败观。

作者申明:文章中个人理解部分,仅是个人对《毛选》的理解,不是对《毛选》及毛泽东思想的权威解读。如想进行更深入学习,请参考原著及官方解读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