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高句丽遗址(高句丽曾迁都平壤)

韩国首尔高句丽遗址(高句丽曾迁都平壤)(1)

毌丘俭一讨高句丽

  三国至三燕时期,中原讨伐高句丽之战,皆为南北二道并进。

  正始五年(244),高句丽趁东晋无暇北顾,进犯边陲,袭破西安平。曹魏度辽将军、幽州刺史毌丘俭实施反击,亲率万余精锐步骑兵出玄菟郡讨伐高句丽,高句丽王位宫引两万军队应战。虽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俭为方阵,决死而战”,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次大败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全歼其主力,杀死高句丽军1800余人,位宫携妻子及千余骑逃向东沃沮避难,毌丘俭没有追击东川王,转而进军其国都丸都城。毌丘俭指挥魏军“从诸道讨之”,进军高句丽王城本只有高句丽南北二道,此“诸道”也必指二道。

韩国首尔高句丽遗址(高句丽曾迁都平壤)(2)

高句丽骑谢图(墓葬壁画)

  毌丘俭二讨高句丽

  正始六年(245)流亡的高句丽东川王迁都复辟,意图再次反叛。毌丘俭率军再征高句丽,从南、西、北三路进军。先遣玄菟太守王颀出使夫余国,获得夫余王位居支持,位居向来亲善魏国,遣人运送军粮供给魏军,可见夫余为一路;高句丽南北二道为另两路。魏军摧毁其都称国内城(今集安),高句丽王位宫望风而逃,奔买沟。大获全胜后,“刻石记功”而还。至此高句丽在毌丘俭和王颀等人的打击下,一片焦土邱墟,领土悉数并入玄菟郡,王颀本人留任玄菟太守。

韩国首尔高句丽遗址(高句丽曾迁都平壤)(3)

毌丘俭纪功碑

  高句丽迁都平壤城

魏正始七年(246),高句丽东川王在位时,魏国幽州刺史毌丘俭攻陷丸都山城,城内宫殿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魏军两次来伐,迫使高句丽于247年迁都至平壤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良民古城。

  高句丽一共有五座都城,首都于桓仁县五女山城(37—2),继迁集安国内城(3—208),再迁集安丸都山城(209—246),三迁集安良民古城之平壤城(247—427),四迁朝鲜半岛王俭城(427—668)。李健才先生考证:“公元247年所筑的平壤城,不是朝鲜的平壤,因为247年时,平壤之地还是曹魏和西晋的乐浪郡所在地,而不是高句丽的领地。因此公元247年所筑的平壤城在国内,而不是在今朝鲜的平壤。”并认为高句丽在“国内先后筑有尉那岩城、丸都城、平壤城、国内城”。

韩国首尔高句丽遗址(高句丽曾迁都平壤)(4)

  史载:(1)据《三国史记·东川王本纪》明确记载东川王二十一年(247)新建平壤城:“王以丸都城经乱不可复都,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2)《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也记载高句丽故国原王四十一年(371)有平壤城:“百济王率兵三万来攻平壤城。”(3)同书又载小兽林王七年(377)百济侵平壤城:“百济将兵三万来侵平壤。”(4)《辽史·地理志二》还载有高句丽王“所居平壤城”:“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424)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辽东京本此。唐高宗平高丽,于此置安东都护府……。忽汗州既故平壤城也,号中京显德府。”(5)《元史·志第五十九》记载有“平壤旧城”:“唐征高丽,拔平壤,其国东徙,在鸭绿水之东南千余里,非平壤之旧。”(6)《好太王碑》碑文中的“下平壤”为鸭绿江左岸今朝鲜平壤城,其“平壤城”,其“下平壤”为鸭绿江右岸今集安市附近的平壤城。

2022年1月24日刘兴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