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

唐高宗李治,在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大唐帝国,似乎他的存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远低于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妻子武周皇帝武则天。而人们想到李治的过往似乎更多地是他与皇后武则天的诸多儿女情长,饱受争议。

在盛唐、中唐直至宋元时期,武周一朝都被视为是大唐的“伪朝”,被冠以“武氏之乱”的恶称。

后世诸多学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一手遮天并成为“乱政”一时的女皇,唐高宗李治有着一大半责任,甚至有些人将此“祸端”归结于唐太宗李世民身上,认为这是他执政所留下的污点。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1)

事实上,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两千年,无论是唐高宗李治还是武周朝的武则天,其个人能力和贡献都远远超出中国封建皇帝平均线的,李治这位被误解千年帝王究竟蕴藏着多少政治智慧和手段呢?

仁孝皇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靠玄武门之变夺取的,这次政变可以说是初唐时的一抹阴影,若不是李世民本身文韬武略齐备,恐怕他的评价并不会比宋太宗强到哪里去,因此,李世民登记后也不希望这场悲剧再次重演。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2)

即位之初,李世民便立李承乾为太子,并且让多位大臣悉心教导,然而面对魏征、房玄龄等贤臣的教导,太子李承乾表现出极大地排斥心理,一来二去导致唐太宗与太子的关系走向冰点。

魏王李泰,也开始效法父亲李世民与太子展开储君的争夺。太子李承乾也愈发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再加上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愈发下降,按捺不住的他开始暗中结交大臣准备谋反。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齐王李佑也造反,不过还没等朝廷征讨的大军到达,齐王便被自己的部下发动政变囚禁起来了,这场政变虽然很快以失败告终,但对于此案的调查,从最终牵扯出太子结交党羽意图谋反。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3)

木已成舟,李世民不想杀了太子,他已经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自己的兄弟,眼看着自己儿子即将重蹈覆辙,假如这件事情最终血腥收场,自己是否会因此沦为后世的笑柄?

在此时,李治便开始时常待在父亲身边劝慰,消除他的疑虑。李治自幼乖巧,博学古今,对立身君子之事极为上进,对待兄弟尽忠谦恭,父亲李世民都曾夸赞他能够做一个忠心辅佐哥哥的臣子。

李治对李世民的照顾处处注重细节技巧,久而久之,大臣与长孙皇后的观点趋势一致,李治开始从十多位兄弟中脱颖而出。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4)

夺嫡到了最后里程,李世民对李承乾、李泰二人都失望透顶,但近年来对李治的印象却极好,在同行们的衬托和大臣们的进言下,李治得到贞观一朝最终的太子之位。

铁腕君王

李世民晚年开始迷信丹药术士,面对李承乾、李泰的骨肉相残,此时唯一能让李世民感到慰藉的,或许就是在病榻前侍奉自己的李治。

此时的李治也确实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对父亲孝顺备至,也正是在这时他结识了还是才人的武媚娘,并逐渐与之产生了感情。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5)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太子李治继承帝位改元永徽,或许就连长孙无忌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一手扶持看似羸弱的李治,政治手腕与其父李世民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永徽初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宰相集团,乃至于整个关陇集团贵族几乎控制了朝政,贞观年间那种清廉的官场风气已经不复存在,朝堂成为长孙无忌的一言堂。

除此之外,皇帝李治生活的后宫也不能称心如意,此时太原王氏出身的王皇后一家,带动王氏家族向朝中施压,李治身为天子却处处被掣肘。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6)

直到数年后,王皇后一直无所出,武媚娘却接连为高宗生下三个孩子。可士族门阀领袖长孙无忌却百般阻挠李治废后。

李志对此终于忍无可忍,与开国功臣李绩等联手击败长孙氏与王氏,代表着以关陇贵族为首的门阀势力彻底开始走向没落,李治重掌大权。

天俾万国

公元658年,李治派大将苏定方攻灭西突厥,包括波斯在内的中亚十六国归附大唐西域管辖,大唐的疆域扩张至咸海一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扩张至中亚的东亚帝国。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7)

即使是后来的元明清三代,即使疆域与唐高宗时期同样巨大,却也没有高总时期的唐朝产生过如此大的影响力。

公元663年,刘仁轨率军在百江口一战打破百济与日本联军,设立熊津都督府,原本被高句丽和百济、日本夹击危如累卵的唐朝藩属国新罗,最终得以保全国祚。

公元668年,在李绩大军的铁蹄下,高句丽国灭亡。在唐高宗前,隋炀帝曾经发兵30万,三次倾全国之力征讨,都没有灭掉高句丽。李治的父亲唐太宗也曾御驾亲征,虽损失远远小于高句丽,但终因气候变化不得不班师回朝。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8)

如今,唐高宗终于一举完成了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代皇帝未竟之事,唐朝成为了亚洲乃至于世界上无可争议的中心。

一千余年间,东亚、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在高宗一朝蒸蒸日上,与阿拉伯、日本等数十国友好交往。

大唐京师长安人口也在高宗时期破百万,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大明宫正式取代了隋朝的太极宫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象征,被后世称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上的东方圣殿,此时的大唐开放大包容,并蓄万国来朝四夷宾。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9)

当时大唐的影响力远播四海,638年波斯王国国王之子卑路斯开始在长安定居,高宗即位后为其修建一座袄教寺庙,并于677年派军帮其重获王位,以至于中亚文献中都对这一时期的唐朝赞赏有加。

不仅是中亚,北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也奉高宗皇帝为“可汗”,成为他们心目中伟大的领袖之一。

属于大唐的辉煌时代已经到来,但唐高宗李治的辉煌时代却渐行渐远,随着壮年时的日益操劳,李治染上了李唐家族的遗传风疾,从此对于朝政力不从心。

李治是不是这世上最坏的太子:不同于大家印象中懦弱的形象(10)

相比于那些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李治更为信任的还是陪伴他走过一路坎坷的武皇后,渐渐地唐高宗李治由政出一人开始逐渐接受“二圣临朝”,武则天由此开始垂帘听政,并逐渐走向权力巅峰。

李治原想武则天与自己共同秉政,能像隋朝时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样共创国家辉煌,然而不同的是,李治显然低估了武则天的政治野心,也低估了自己的病情,公元683李治与贞观殿去世,而他晚年开始所忌惮的皇后武则天却整整活了82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