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

谈起男性,我们常会用理智、冷静等词语来形容。

可如果有一名男性,平日里伤春悲秋,只喜欢和女孩子打交道,对男性的一切不仅不感兴趣,还对男性本身存有反感,甚至排斥厌恶,我们一定会感到奇怪,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而《红楼梦》中,贾宝玉便是如此。

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1)

图片来源 87版红楼梦剧照

贾母就曾与王夫人议论,怀疑他是不是被什么人带坏了,沾染了色淫,所以只跟女孩子玩。后来发现他只是单纯把女孩子当“姊妹”,又疑惑他是不是“女子错投了男胎”。

从行为举止来看,贾宝玉的确更像一个女孩子,而非男子。

我甚至对他的扭扭捏捏一度不适:明明是个不学无术,感情泛滥的纨绔子弟,何以担得起“宝玉”二字?

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2)

图片来源 87版红楼梦剧照

浑然天成者,方可称得上宝玉

不光我对这个人物感到费解,作品中的其他人亦是如此。

王夫人:“若姊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在王夫人眼里,贾宝玉“疯疯傻傻”,不可捉摸。

小厮兴儿:“外头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

在府里下人的眼里,贾宝玉是块“中看不中用”的木头。

故而贾府中人,没几个不认定他是个脾性古怪的公子哥。

尤其是他的那一番“高论”:“天下男子都是污秽不堪的浊物,未出阁的女子才叫冰清玉洁,惹人爱惜。”更令人觉得可笑荒谬。

但就如“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渔父,醉者从不认为自己醉,反而将唯一的醒者认作了醉。

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3)

图片来源 87版红楼梦剧照

金钏儿、晴雯等女儿的冤死,在贾家其他人眼里,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贾宝玉却真情流露,即便出逃也要去祭拜;贾环的陷害,让他几近被打死,却还关心着别人,得知真凶不去报仇,反而选择一笑而过。

也许奇怪的,只是书中那个昏暗腐朽的世道。

贾宝玉自有种种不足,但他的不足,只是为了排斥世俗的条条框框,任由天性在温室里自由生长的后果。

他认为男子污浊,实际是认为男子所代表的世俗权力场、利益场的污浊:那些虚情假意的应酬,违背本心的逢场作戏;压抑冷酷的“大家礼教”;甚至以贾雨村为首的所谓“成功人士”,为利益不择手段的狠辣等等。

他亲近女子,是因为她们远离江湖庙堂,远离俗世是非,尚能保留一种纯粹、不掩饰天性的可爱。而这种可爱是原始的,也是健康的。

贾宝玉也拥有这种可爱,可他偏偏生了个男儿身,违背了世俗对男子的定义,自然就显得格格不入。

宝玉,自然要不经雕琢,浑然天成。

他坚守着自己不加掩饰的天性,又远离名利浑水,生长于大观园这个富贵“桃源”中,的确称得上“宝玉”二字。

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4)

图片来源 87版红楼梦剧照

凭性情做事,虽不是谋生之道,却是世之所缺

《红楼梦》里多次强调,贾宝玉是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

比如薛宝钗常劝他去干点“正经事”,别老扎在女人堆里吟诗作赋;贾政骂他不学正经,尽学些淫词滥调。

但贾宝玉其实学问很高:贾政叫他为大观园里的地点命名,他信手拈来,贾政虽时有喝叱,暗里却很满意;后来贾政又命他为林四娘作诗,他选吟歌行,一气呵成,赢得了众门客的喝彩。

最出彩的,当属他为悼念晴雯而作的诔文,全文堪称引经据典,悲恸浩荡。

他排斥的只是四书五经之类偏礼教的书籍,却对野史、传奇、情词丽赋来者不拒,可以说是纯凭性情读书。

只要他觉得喜欢的,他便亲近;他觉得厌恶的,他便疏离。

这让我想到一个词:侠客。遍览金庸古龙诸小说里的大侠,无外乎刀尖舔血,行侠仗义,似与贾宝玉这等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相去甚远。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爱恨分明,性情至上。

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5)

图片来源 87版红楼梦剧照

贾宝玉对官道的排斥,对女儿的喜爱,一直都是赤裸裸的。虽时有懦弱,委屈迎合,但对自己的悲喜从不掩饰,以至成了旁人眼中的“胡言乱语”、“痴病”。

尤其是他被警幻评为“为情毒所害”,最后选择出家为僧。

但这一切的一切,在贾政、王夫人等世人眼里,却变成了一场闹剧。毕竟社会是不讲性情的,那些丛林法则、各色人心、利益交织......哪能由着你性子来?想生存下去,就得多谈利弊,少谈感情;多务官商,少想儿女。

贾宝玉也的确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

可性情真的不被社会所容吗?我看未必。相反,在这个过分理性的当代社会,性情不仅稀缺,而且还必不可少。

贾宝玉的菩萨心肠(一个娘里娘气的纨绔子弟)(6)

图片来源 87版红楼梦剧照

说到底,我们毕竟不是机器人,理性是为生存,生存也只是个基础条件。长久以往,难免会感到压抑,迷茫,甚至沦为没有情感的工具、房奴、社畜......

适当地释放性情,展示自己的本性,或许是缓解这个社会高压,融化人与人间隔阂的一味良药。

贾宝玉虽古怪,但人缘一直很好;贾雨村虽世故,但人人观而厌恶。

另外,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遵循性情做的事,往往能做到尽善尽美,做出一番业绩。

当人人都压抑性情,只谈生存,做事情的标准就会相应降低,渐渐陷入到一种低欲望、得过且过的状态中去,失了干劲与冲动,世界岂不就成了一潭死水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