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国外视频,内容大致是几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酒壮怂人胆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过路女子,结果撩骚不成,便下死手将女子打成重伤,其恶劣行为,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对于这起恶性事件,绝大多数中国网友们皆都表示出了强烈愤慨,表示坚决拥护被打女子,要求严惩打人者,然而,一些自以为对中国文化很了解的某岛国网民们却与正义背道而驰,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你们知道中国字的‘女’,甲骨文怎么写吗?双手抱圈,卑躬屈膝......什么意思啊?自然就是臣服呗,所以,作为弱势方,遇到骚扰就要忍着,方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当极富正义感的我,看到这些岛国愚民们的无耻言论后,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坚决拥护,我便特意翻阅了许多有关“女”字由来的文献。

下面就是我的“研究”成果:

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1)

一,“女”字的甲骨文

首先来看看“女”字甲骨文的写法,如下图A:

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2)

图A

看上去的确就像上身直立,两臂交叉于胸前,卑躬屈膝的一个人......为此,甚至有些文献当中还列举了“女”字更为古老的写法,如下图B:

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3)

图B

跪伏,双手被枷锁,一个更加卑躬屈膝的人。

于是有些学者,特别是那些别有用心的岛国中文爱好者们,便就结合中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的事实,大肆渲染开了:

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因此古代的中国女性是没有人权与社会地位可言的,说白了就是,在古代,中国的男人就是天,就是主宰者,而女人充其量也就是男人的附庸品罢了。

因此,将“女”字写成卑躬屈膝,逆来顺受的模样,似乎便“合情合理”,理所当然了。

然而,果真如此吗?

对此,我有三点疑问:

1,甲骨文起源的商代,女性的地位真的比男性低吗?

很多人或许都有一个错觉,甲骨文起源的商朝,是个奴隶社会,就像古罗马帝国那样,女性只是男性的发泄工具而已,连最起码的生存权利都没有,说杀就杀,更甭提社会地位了。

商朝女性的地位果真如此低微吗?

事实并非如此,举两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A,在商代,女性是可以参加战争与祭祀的,比如说武丁(商朝第二十三代君主)的老婆妇好,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商朝拓展疆土,同时还是一个能帮助丈夫治理国家的杰出政治家。

B,殷墟出土的许多墓葬中,很多墓葬皆是女性有随葬品,而男性基本上没有。

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商代,女性的地位并不比男性低。

既然如此,那发明甲骨文的商代人怎么可能将“女”字定义为臣服于男性,卑躬屈膝的意思?

显然不成立!

2,在古代,跪伏难道一定就是“卑躬屈膝”吗?

熟知古代历史,或者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一直到汉唐五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皆都是跪伏而坐的(正坐),促膝长谈便是这么来的。

据说是因为那时候的人没有发明内裤,叉开坐在凳子上会走光,所以必须跪坐。

因此,“女”字中的“跪伏”,并不一定就是屈服,很有可能是正常跪坐的意思。

3,既然是卑躬屈膝,那为何“女”字甲骨文的“上半身”是挺立着的?

由图A中不难看出,“女”字甲骨文的上半“身”是挺立的,若是卑躬屈膝,为何只有下半身“屈服”,而上半身却没有呢?

显然不合理。

综上所述,“女”字甲骨文并没有卑躬屈膝的意思。

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4)

有人说,那既然“女”字甲骨文并没有卑躬屈膝的意思,那么甲骨文“女”字的“下半身”怎么是弯曲的,即使是跪伏,却为何不是双腿的模样?

别急,下面便为您释疑:

二,甲骨文中“女”字的写法,到底有何深意?原来古人如此尊重女性

老规矩,在为您释疑之前,还是先讲个神话故事吧:

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便有了太阳、月亮与星星,地上也有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与鸟兽虫鱼。

有一天一个人身蛇尾的大神苏醒了过来,她举目四望,蓝天上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碧海中鱼儿在水中无拘无束地畅游,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那么令人舒心......只是她觉得总好像少了些什么......

“少了什么呢?”

“灵气,对,应该就是灵气吧!”

大神自问自答,终于找了根源所在。

“可是灵气在哪里呢?”

大神找遍了整个天地,却还是没有能够找到心目中的灵气,正当她心灰意冷,准备再次在小湖边长眠之时,却赫然发现了平静的湖面上倒映出了一个美丽的身影......

只是这美丽的身影,却有着些许淡淡的忧伤。

“这不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灵气吗?”

大神兴奋地对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手舞足蹈,开心地不能自已。

接下来,大神便用湖边的泥巴仿照自己的模样捏出了一个小泥塑,然后对着小泥塑吐了一口仙气,当小泥塑被放落在湖边草地上的那一刻,奇迹发生了:小泥塑活了,围着大神蹦蹦跳跳,乐呵个没完。

大神看着自己的杰作,非常高兴,便又用泥巴捏起小泥塑来,随着小泥塑数量的不断增加,湖边变得越来越热闹,小泥塑们欢快的跳着舞,像一群可爱小精灵。

“嘻嘻,灵气,好啊,这才是这个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吗......”

大神看着这群小精灵们会心地笑了。

后来,大神给这帮小精灵们取名叫:人,为了能让人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她又使用仙法将一部分人变成了男人,而剩下的人则有了新的名字:女人。

就这样,世间便有了人类,一个由男人与女人共同组成的人类世界......自此后,一个有灵气的世界便就这样诞生了。

全故事完!

......

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5)

看到这里,很多看官朋友们应该都明白了:大神就是女娲,而这个神话故事就是女娲造人的传说。

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个神话故事呢?

因为,从这则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检索到对“女”字释疑,非常有用的三条隐藏信息:

1,人类社会的最初建立肯定与女性有关。

2,人类的社会形态,首先形成的肯定是以女性为主导的母系社会。

3,第一个母系社会的建立,肯定跟一个图腾是蛇的部落有关。

通过这三条隐藏信息,我们不难推断出:

“女”字甲骨文“下半身”弯曲的,像蛇一样的“单腿”,很可能就是女娲的下半身。

说白了就是:甲骨文的“女”字很可能就是以女娲为原型,所刻画的。

作为创造人类的大神,世界出现的第一个女神,母系社会的缔造之神,以女娲外形造“女”字,的确实至名归。

女字的甲骨文来源(甲骨文中女)(6)

总评:

人间的宽度与广度、丰富性,多半来自女性,即便铁打的男人,也需要女人来烧红......

关爱女性,不仅仅是一句空头口号,而是我们这些大老爷们要用真心诚意来达成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来完成的任务......

抵制暴力,祈祷和平,愿每一个美丽的身影都能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注1:图B中那个“女”字,我查了一下,左边的那一半不应该是枷锁,而是古代女子用的梳妆台。

注2:此文观念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足为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