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诺德研发(技术是基础更是利器)

青海诺德研发(技术是基础更是利器)(1)

生箔车间。

青海诺德研发(技术是基础更是利器)(2)

展览室中电解铜箔应用于印制线路板(基本样品)。

青海诺德研发(技术是基础更是利器)(3)

分切机。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微米铜箔有多薄?仅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二分之一,一张普通A4打印纸厚度的十五分之一,却是制造智能手机、汽车、航天等产品的必需材料,是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凝聚着诸多尖端技术。

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着这样一家激发创新活力、提速科技创新,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锂电铜箔生产基地——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技术是基础,更是利器。从35微米、18微米、12微米,至9微米、8微米、7微米、6微米、5微米,再到4.5微米、4微米,甚至到微孔铜箔,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技术创新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芯片”作用。

前不久,记者走进青海诺德,“亲密接触”了6微米锂电铜箔样品:金黄色的铜箔,纸一样轻,蝉翼一样薄,捏在手里轻轻一摇,发出金属的颤音。“虽然只有6微米,但它的抗拉强度稳定达到40公斤以上,能够保持高抗张特性的同时,延伸率也仍然可以保持在5%至7%。”公司总经理周启伦介绍。

感受诺德速度

戴上帽子、口罩,穿好蓝色的隔尘服,套上防尘鞋罩,再经过喷淋间360度无死角除尘,记者走进了公司生产车间的工序核心区——生箔车间,在这里,感受到了高精尖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在无尘化管理生箔车间,记者看到,48台高端自动化的生箔机器正紧张地工作着。生箔机控制系统显示的电流、速度、收卷张力、长度等一目了然。据周启伦介绍,锂电铜箔生产要经过溶铜制液、生箔制程、分切制程及品质检控四道工序,看似简单的工序,背后凝聚着企业技术人员的大量心血。

记者惊奇地发现,在偌大的车间内,放眼望去,工作人员屈指可数。据介绍,整个车间作业流程数字化管控、智能终端无缝采集、电子表单自动生成、数据实时自动汇总等都基本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产品生产也更加稳定。

而让青海诺德人更为自豪的是,现在企业可年生产35000吨电解铜箔,与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接,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和资源综合节约利用,有力推动了青海锂电关联产业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如此,他们所生产的6微米高抗高延电解铜箔已拥有与日韩等国企业同类产品相抗衡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

记者梳理出了一串时间节点,看看“青海诺德速度”——

2007年,诺德股份青海电子公司入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分两期建设年产25000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于2012年实现达产。公司成立之初,就本着使用惠州联合全套成熟的电解铜箔生产制造技术,依托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此举对于延伸我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快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和规模,拉动我省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公司成功开发出6微米双面光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产品,实现超薄型非载体铜箔成型的重大突破;

2016年6月,青海锂电产业的重要“补链”——投资24亿元的青海诺德年产40000吨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一期10000吨项目破土动工;

2018年8月,一期10000吨动力锂电铜箔工程项目投产,青海诺德生产的第一卷铜箔——新一代动力电池用环保型6微米高抗拉无铬电解铜箔诞生。

让人才成为硬核

电解铜箔企业需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只有获得长期稳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此,青海诺德一方面从外地引进了一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专注于培养本地人才,组成了行业中具有丰富研究与生产经验的高级专家及技术人员和毕业大学生构成的阶梯人才队伍,具备强大的产品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记者问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周启伦直言不讳,“在企业发展初期,正值设备磨合,产品合格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人才匮乏……这些问题和困难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那么,青海诺德又是如何破解的呢?“2017年,由于设备老化铜箔切面质量不良,造成退货。这对企业来说,足以构成致命打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上下绞尽脑汁,寻求专家解决困难。”周启伦回忆道。

用周启伦的话说,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技术是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向前的动力,企业要想取得长足性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据介绍,青海诺德在生产制造扩大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逐年加大研发投入,以此提高公司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着重解决电解铜箔生产加工的瓶颈问题。

2017年,经过无数次实验,周启伦和他的团队最终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成功将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提高到每平方毫米40公斤以上,表面粗糙度Rz值小于2微米。

“生产一万吨铜箔运行成本相当高,而生产工艺从8微米到6微米铜箔产值增加20%,再提升到4微米,产值增加30%。”周启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生箔机4.2万安倍的电流生产6微米铜箔,其线速度是10米/分钟,可出成品铜箔近1吨/天。10000吨/年铜箔产值达10亿元以上。”

据了解,自2017年6微米铜箔批量化生产以来,产量占主导产品的50%-60%,8微米占总产量的40%-50%。未来市场4.5微米、4微米将成为趋势。在周启伦看来,铜箔轻薄化是发展方向,但在注重轻薄的同时,他看到的仍然需要在铜箔物性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让企业更具竞争力。

如今,青海诺德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发中心,足以承担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技术推广等,再从小批量生产,推广到整个生产线批量生产。可见,强大的研发团队、创新型人才是支撑公司不断革新和进步的关键。

在亮丽的数据背后,记者发现青海诺德正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并充分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新机遇……

青海省是中国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中柴达木盐湖地区已探明的锂矿储量为1724万吨,占中国保有储量的比例达83%。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盐湖资源和既有产业基础,青海正加速构建“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2020年6月28日,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动力锂电铜箔工程项目启动。项目预计2021年底达产,扩建后将实现年产近5万吨高端超薄电解铜箔以及年产60000吨铜基新材料。项目的启动,对做大做强动力锂电池用高档电解铜箔产业、完善新材料产业链条、增强青海省锂电产品竞争力、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