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在红楼梦中是怎样的人(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

贫病交加、已有垂死之象的甄士隐,并没有躺在床上等死,而是拄着拐杖,挣扎着到街上散心,可见内心极度郁闷。

甄士隐在红楼梦中是怎样的人(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1)

这天,正散着心呢,忽然看到远远地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穿得破破烂烂,行为疯疯癫癫,边走边念: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也许是吸取了上次错失僧道的教训,士隐这次主动上前询问:“你说的是什么呀?我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甄士隐在红楼梦中是怎样的人(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2)

那道人笑道:“你如果真听见‘好’‘了’,还算你是个明白人。世上万般事,好就是了,了就是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就一定要了。我念的正是《好了歌》”。

士隐本是有慧根的人,一听这话,马上彻悟了,于是笑道:“不需要解释太多,我已经懂了,就让我把这《好了歌》注释出来吧。”

道人笑道:“好,就让你解。”

于是士隐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道人听完,拍手称赞:“解得太好了,非常贴切!”

士隐不再多说什么,只说了两个字:“走罢!”伸手将道人肩上的包袱抢过来自己背着,跟前道人走了。

因这件事就发生在繁华的街上,街坊邻居们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当成一件新闻议论。甄妻封氏听说后,哭得死去活来,打发人去寻找,一点消息都没有。

甄士隐就这样彻底从世间消失了。

漫读君简评:

书中说甄士隐是有宿慧的,他的前世,应该是和神瑛一样,“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为神仙依然向往盛世凡尘,说明修行不够,需要补修。于是,他成为了僧道二仙“度脱”的对象。

道人度脱士隐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他贫病交加、找不到出路之时,对着他念了一首《好了歌》,士隐一听就彻悟了。

彻悟这么容易吗?其实只是看起来容易,真要彻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历从天堂跌落地狱的强烈反差,二是有慧根。二者缺一不可。

甄士隐在红楼梦中是怎样的人(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3)

正因为士隐有过从天堂跌落地狱的经历,他才能把抽象的《好了歌》进行具象的解读;正因为士隐有慧根,他才能头也不回地跟道人走了。

作者对士隐的经历做了那么多铺垫,其目的就在这里:体现他因彻悟而悬崖撒手。

士隐“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时,街上有很多他认识的街坊,他既没有回家和妻子打招呼,也没有交代街坊们传个信息,而是自行离去了。

这才符合“悬崖撒手”的设定:彻悟之时,什么荣华富贵、父母妻儿全都放下了,再无俗世凡尘的概念,也无凡人的情义。

甄士隐在红楼梦中是怎样的人(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4)

由此可知,以后宝玉出家也是这样,不会和谁打招呼,也不会有任何的告别仪式,续书中在雪地里对着贾政“倒身下拜”,就是个不伦不类的笑话。正如脂砚斋所批:“宝玉之无情之心,不能不流于无情之地。”

士隐和宝玉,都经历了从天堂跌落地狱,他们的心性,也都是从有情转向无情。因此,他们的结局也一样:因彻悟而悬崖撒手,无情地飘飘而去。

相关阅读:

《红楼梦》|好了歌到底是什么歌,为何甄士隐一听就彻悟了?

《红楼梦》| 贾宝玉到底因为什么而出家?答案在这句禅语里

白话红楼|细读卷首语,把握全书的两大基调:愧悔交加与闺友闺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