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的名字及贡献(一代高僧-释僧诠籍贯和生卒考)

释僧诠,南北朝时期一代高僧,精通经、律、论佛典三藏,被称为北方学者的宗师。后南下弘法,其人生性喜好施舍,周赡贫乏,自己则安于清贫。因读书太多,用功过勤,导致失明,而更加鞭策自己继续讲经。释僧诠更是一位杰出的佛教造像专家,其早年曾于“黄龙国造丈六金像”,后南游学法“入吴又造人中,金像置於虎丘山之东寺”。由于技艺精湛,所以才被载入史册。南北朝时期,整个国家处在南北分裂之中,难以正常往来,但是,由于南北统治者大都提倡佛教,使得南北佛教成为这一时期双方交往最为活跃的领域。僧侣互到对方政权统治区访道游学、弘法传教或移居驻锡的事例在《高僧传》中屡见不鲜。释僧诠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一代高僧,历史上有关他的传记资料非常寡少,直到如今,对于他的籍贯和生卒年问题,无论教界还是学界,依然存有一些疑问。因此,本文将对相关资料和史料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力求对相关问题梳理出更加合理的答案和解释。

一、释僧诠籍贯考

据南朝梁僧慧皎所著《高僧传·僧诠》中记载:僧诠,姓张,辽西海阳人。关于辽西海阳今为何处,有关“辽西海阳”一词出现在史料中有:

《前汉书·地理志》有辽西郡海阳县。又肥如县(今卢龙)之濡水南入海阳。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上》载:“海阳,龙鲜水东入封大水。封大水、缓虚水皆南入海。有盐官。肥如(今卢龙),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

郦道元《水经注》:“濡自海阳南入海。濡水即滦水也,肥如今为卢龙,海阳在其南,又滨海,县地(乐亭县)海澨也,则地之属海阳无疑。”

《新唐书》及《辽史》所云:“马城、望都、滦州,皆海阳故地也。据此,则海阳幅员辽阔。”

民国年间的《滦县志》载:“大抵海阳之境,北距肥如(今卢龙)、令支(今迁安),南际于海,今(滦)县之东偏及乐亭地。

上述记载,不仅明确了海阳县的位置,而且也明确了海阳县的范围。龙鲜水,是今唐山市丰润区境内封大水的一条支流;封大水,即今流经丰润、唐山市区、丰南区的陡河,也是西汉时海阳县与右北平郡管辖的夕阳、昌城二县的边界。缓虚水,即今流经迁安、丰润、滦县、丰南的沙河。玄水,即今流经青龙、卢龙的青龙河,濡水即滦河。“玄水东入濡水”,实际上青龙河是在卢龙城南向西注入滦河。滦水经海阳入海,说明今卢龙、迁安以南的滦县、滦南、乐亭、昌黎西部、丰南区东部,唐山市区以东大片区域当时都是海阳县的辖区。关于海阳县城位于何处的问题,《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明确记载,平州北平郡,属县三,“马城。中。古海阳城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的《乐亭县稿》、1994年10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滦河志》,都肯定“马城,古海阳县城”。马城最早建置于唐朝,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以通水运,属平州,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镇。1989年从马城北200米处发现的汉墓出土的陪葬文物中,有陶楼、陶井、陶屋、陶鸡、陶狗、陶制博山炉等,这些陪藏品反映在两汉时期马城一带的经济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也直接证明早在两汉时期该地就是海阳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佛教虽然在汉代传入中国,但东汉、曹魏、蜀汉、东吴和西晋政权都明令禁止汉人出家为僧,如在《资治通鉴》记载:“著作郎王度等议曰:“王者祭祀,典礼具存。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汉氏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立寺都邑以奉之,汉人皆不得出家;魏世亦然。”《高僧传·佛图澄传》记载:“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说明当时出家的僧人主要是西域胡人,佛教被认为是胡人的宗教。直到五胡乱华时期,佛教成为外来胡族奴化钳制汉人思想的工具。后赵建武元年(公元335年),后赵开始正式允许汉人出家,从此佛教开始在北方迅速普及,并逐渐影响到南朝,五胡乱华是佛教真正在中国兴起的开端,北方统治者为瓦解汉人反抗残暴统治的信心,弱化汉人血性,所以大力推行佛教。

佛教何时从中原传至辽西郡,据《晋书》和《十六国春秋》等史书记载,最先踏入辽西郡的高僧是佛图澄(232年~348年),公元338年,佛图澄随后赵君主石虎进军前燕辽西地,佛图澄劝说石虎道:“燕福德之国,未可加兵”。石虎不纳,战败而归。佛教历经汉、魏、两晋的流传,到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南北分裂、政权林立、社会纷乱的状态下,为各派佛教学说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促进了佛教界对新的佛学理论的吸纳。北朝时期,佛教各师派学说异彩纷呈,讲习始盛,形成了洛阳、邺都和长安三个活跃的中心,向全国其他地区辐射,并通过各佛学师派僧侣的北上弘法,而传播到位于北朝北部边地的辽西郡。辽西郡处于北朝的东北部,先后由前燕、后燕、北燕统治,相对落后于同时代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同时,民众生活贫困,精神极度痛苦,使佛教的传播有了社会需求的广泛基础。正是在北朝佛教的宏观背景下,在中原地区佛教盛行、出家建寺蔚然成风的影响下,辽西郡佛教也乘势蔓延。据史料研究发现,当时辽西地区统治者前燕王慕容皝曾于公元345年4月在辖内建造了第一座寺庙-龙翔佛寺(地处辽宁省今朝阳地区),前燕时期境内已有僧侣和寺庙。由此说明佛教传入辽西郡应该是前燕时期,经过前燕、后燕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到北燕时,佛教已经盛极一时。

二、释僧诠生卒考

慧皎所著《高僧传》自序中介绍本书的取材范围是“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终至梁天监十八年(519年)”,把释僧诠归入到南朝刘宋时期(420年—479年)义解科,所谓义解,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的甚深法义。义解科所载都是通达佛法义理,弘化济众的高僧。说明在刘宋时期释僧诠已是一位德高望众、深通佛理的高僧。

按《高僧传·僧诠》中记载:(诠)少游燕齐遍,学外典弱冠,方出家,复精练三藏,为北土学者之。

史料中的少游燕齐遍,说明释僧铨未出家之前曾游学于燕齐之地,学遍了除佛教以外的各类书籍,二十岁才出家。出家后,“精练三藏”,受到北方地区求学和做学问者的尊崇。“燕”、“齐”指西周至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燕国与齐国,其中燕国辖境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齐国辖境在今山东北部及胶东半岛,后来,“燕”和“齐”都成为地区名。在历史上后燕在公元384年-398年的版图包括燕齐之地,而后建立的南燕、北燕政权只是各据齐、燕各一地,十六国时期战乱频繁,如不是在同一政权统治之下,笔者认为释僧诠很难游燕齐遍,因此,笔者认为释僧诠少游学时间应在公元398年之前。史料中学外典弱冠方出家,说明释僧诠二十岁才出家,因此推断释僧诠出生时间不会晚于公元378年,释僧诠出生时间应属于苻坚短暂统一北方的前秦时期。

按《高僧传·僧诠》中记载:先于黄龙国造丈六金像。入吴又造人中,金像置於虎丘山之东寺。

史料中的黄龙国,按《宋书·高句丽传》:先是,鲜卑慕容宝治中山,为索虏所破,东走黄龙。义熙初,宝弟熙,为其下冯跋所杀,跋自立为主,自号燕王,以其治黄龙城,故谓之黄龙国。这一史料证明黄龙国就是北燕(公元407-436年),黄龙国是当时南朝对北燕的称谓;释僧诠早年出家应在此段时间于北燕造像。由此推算释僧诠在黄龙造像的时间应是于公元407年之后。

按《高僧传·僧诠》中记载:宗後过江,止京师铺筵大讲化洽。江南吴郡张恭请(释僧诠),还吴讲说姑苏之士,并慕德归心初止闲居寺晚憩虎丘山诠。

僧诠渡过长江到南朝弘法,应是由于燕地地处偏僻,佛教发展水平与同时代文化发达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僧诠受到文化发达地区佛法兴盛的吸引,不满于本地区佛教发展的现状,因而南下过江。僧诠先居建康某寺院,大开法筵,教化布满江南。吴郡张恭请他去苏州讲经,苏州读书人都归依于他。史料中的江南吴郡张,吴郡张氏为南朝四大士族朱、张、顾、陆之一。吴郡张氏是著名的信佛世家,诚如张融(张氏族人)《门律》所云:“吾门世信佛”,几乎人人都与佛教有极深的渊源。《南史》本传论日:“有晋自宅淮海,张氏无乏贤良。及宋齐之间,雅道弥盛。其前则敷、演、镜、畅,盖其尤著者也。”因此才有吴郡张恭请之说。

史料中的闲居寺,最早见于《高僧传·僧业》:“值关中多难,避地京师吴国,张邵挹其贞素。乃请还姑苏为造闲居寺。”“值关中多难”应该是后秦末年(公元413-417年),因此闲居寺建成不会早于公元413年,释僧诠应该是在公元413年之后才来到江南吴郡。史料中的虎丘山之东寺,建于东晋时期。据《吴地记》记载:东晋丞相王导之孙司徒王珣与其弟司空王珉曾在虎丘山营造别墅,公元372年,王珣王珉舍宅为寺,虎丘寺分东山寺和西山寺,合称“虎丘山寺”。寺宇壮观,为东南一大佛教丛林。“先于黄龙国造丈六金像。入吴又造人中,金像置於虎丘山之东寺”,说明释僧诠是在公元413年之后在吴造人中像。

按《高僧传·僧诠》中记载:吴国张畅张敷,谯国戴顒戴勃并慕德结交,崇以师礼。该段史料说明释僧诠与当时的名士张畅、张敷、戴顒、戴勃关系匪浅,按《晋书·戴逵传》:戴勃逵长子,有父风。义熙初,以散骑常侍徵,不起,寻卒。戴勃死于义熙年间初期,义熙年间共计14年,自公元405年至公元418年,由此推断戴勃死亡不会晚于公元410年。因此在公元410年之前,僧诠已来到江南。

按《高僧传·僧诠》中记载:诠性好檀施周赡,贫乏清确自守居。无缣币,後平昌孟顗於余杭立方显寺请诠居之。率众翘勤禅礼,无辍看寻苦至。遂乃失明,而策励弥精,讲授不废。

僧诠早年出家于北方边陲之地,由于北地战火纷飞,北地僧侣生活艰苦,他们不但要面临战火的威胁,也时常经受饥饿、疾病的困扰,生活一般非常清苦艰难,因此,僧诠才会檀施周赡,贫乏清确自守居,这一经历也磨练出僧诠经历困苦的艰苦卓绝精神。史料中的平昌孟顗於余杭立方显寺请诠居之,孟顗何许人?按《宋书·何尚之传》:孟顗,字彦重,本昌安人。兄昶贵盛,顗不就徵辟。昶死後,起家为东阳太守,遂历吴郡、会稽、丹阳三郡,侍中,仆射,太子詹事,复为会稽太守,卒官。子劭,尚太祖第十六女南郡公主。孟顗是孟旭的弟弟,孟旭死后(公元410年)才出仕。余杭当时隶属于吴郡,按《符瑞志》记载:永初二年(公元422年)二月,赤乌六见北海都昌。六月丁酉,白乌见吴郡娄县,太守孟顗以献。说明在公元422年前后孟顗出仕在吴郡,因此於余杭立方显寺应是在公元422年前后。

按《高僧传·僧诠》中记载:明旦,果卒。县令阮尚之使葬白土山,郭文举之塚右,以拟梁鸿之,附要离也。特进王裕及高士戴顒,至诠墓所刻石立碑,唐思贤造文张敷作诔。

说明僧诠去世后,王、张、戴等人曾为其祭奠,撰写诔文。王裕当为王裕之(公元360-447),南朝宋官员,字敬弘,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琅邪国左常侍,累迁至尚书左仆射。每除官即受,宜退即自请解官。喜游山水而不乐理庶事,为尚书仆射时至讯狱前不省读关署文案。然有高名,历朝俱任显职。公元439年后,王裕之不再出仕,居住于会稽一带。张敷,南朝宋官员,吴郡人,张邵子。性至孝。好读玄书,善属文。宋武帝以为世子中军参军。宋文帝时累官正员中书郎,迁黄门侍郎,未拜,父亡,哀伤成疾,卒年四十一。戴顒(公元377-441),隐士,曾拒为王门伶人,为世人所称道,善于造像,戴颙还以孝行著称。这些名士聚集起来,共同叙述高僧僧诠一生的事迹,歌颂其功德,由此可见僧诠的个人魅力。

东晋时期,高僧圆寂,其友朋多作诔文,而非碑志。东晋百余年间,僧人与皇室、士大夫交往,前后有较大变化,这与当时佛教政策有紧密关系。晋宋时期,名僧去世后,其友朋多作诔赞以寄哀思,而极少为立碑志。齐梁以后,僧尼碑志才大量出现。

笔者认为王裕之应是于晚年致仕后居于会稽时祭奠僧诠,并有时间刻石立碑,即公元439年之后。张邵为张敷之父,张邵死于公元440年,之后不久张敷也去世,戴顒死于公元441年,由此推测释僧诠去世的下限为公元439年前后。

三、僧诠生卒大事记

释僧诠,俗姓张,辽西海阳人,现今河北省唐山地区,县城位于滦南县马城,出生时间不晚于公元378年,出生时应处于苻坚短暂统一北方的前秦时期,年少时游学走遍河北、山东一带,遍学各种世俗经典。二十岁才出家,精通经、律、论佛典三藏,受到北方地区求学和做学问者的尊崇。出家后曾于公元407年-公元410年在北燕造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铜佛像,最晚于公元410年南下弘法,南下初到京师建康(南京)某寺,大开法筵,教化布满江南。公元413年之后,受吴郡张氏家族邀请,来到苏州讲经,苏州读书人都归依于他。僧诠开始住在闲居寺,后住虎丘山寺,并铸造半人高的铜佛,安置在虎丘山的东寺。公元422年前后,平昌的孟顗在余杭建造方显寺,请僧诠作住持。僧诠率领众人精勤于禅礼,没有休息。因读书太多,用功过勤,导致失明,而更加鞭策自己继续讲经。僧诠生性喜好施舍,周赡贫乏,自己则安于清贫。当时的名士吴国张畅、张敷,谯国戴颙、戴勃,都仰慕他的德行而与他结交,崇以师礼。公元439年,僧诠暂游临安县,住在清信弟子董功曹家。僧诠住了不久后,得病很重。他常常看见所造的佛像来到西壁,又看见诸天童子都来服侍他的疾病。弟子法朗梦见几个人捧着一个台座,问他们去哪里。他们回答:迎接僧诠法师。第二天早上,僧诠就仙逝了。临安县令阮尚之将僧诠葬在白土山郭文举之墓的右侧,就像将东汉高德名士梁鸿葬在要离之墓旁一样。名士王裕之及高士戴颙,来到僧诠墓地为他刻石立碑,唐思贤造文,张敷作了诔文。

高僧的名字及贡献(一代高僧-释僧诠籍贯和生卒考)(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