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尊师教育厚植校园十大文化(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六章 最是书香能致远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

强化尊师教育厚植校园十大文化(最是书香能致远)(1)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更好的提高师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学校自**年初正式启动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程”,这项工程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培养,也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强烈的时代气息。

首先学校加强经典诵读的组织领导,由校长、分管语文学科领导担任正副组长,语文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聘请特级教师担任顾问,对经典诵读工作进行指导,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具体措施计划。组织召开家长会,进行动员报告,详细介绍“经典导读”的起源、目的、意义以及诵读方法,分发《致家长的一封信》,互相交流,形成共识,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督促与检查,营造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是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阵地介绍经典美文,为学生创设一个目之能视、口之能诵的诵读环境,让学生感受文化,走进经典,喜爱经典,读圣贤书,与圣贤为友。楼道内、橱窗前,随处可见警句名言、诗词佳作。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教室里里每班两块块展板,主题展板上的名人轶事,催人奋进;手工制作,构思精巧;读书体会,感人至深;优秀作文,文采飞扬;书法作品,更是端庄、流畅。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课间,校园播放经典名曲,如高山流水,悠扬婉转,努力营造浓墨飘香、古韵悠悠的文化氛围。

三是开发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随着我校特色教育建成体系,编辑一套相适应的校本课程教材是特色教育发展的需求。早在**年我校编选了《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本》,后来经过大量阅读、收集、编辑、注音、校对、插图等,又编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启蒙读本》一至六册。然后进行审阅、讨论,再校正,印刷成册,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分别从励志劝学、美德修身、为人处世,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培养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逸趣性等方面为原则,选取了国学经典著述、经典诗词、现代美文、现代诗歌等内容,内涵丰富,图文并茂,深受专家与教师、家长的好评。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清晨,悠扬的校园广播音乐背景下,传来学生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在老师或值日班长的组织下,孩子们早早坐在教室里,或集体诵读,或背诗比赛,或在吟诵中自我陶醉。

课前三分钟同学们一边背诵经典古诗文,一边做好上课准备,使课前诵读经典常规化、常态化。不但温习了所学的古诗文,还振作了精神,集中了注意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各班室内板报上,也都要为经典诵读留有一席之地,或定期推荐古诗文,或让学生动手创办“经典诵读”手抄报,创意新颖,图文并茂。

开展了个人背诵比赛、征文、赛诗、手抄报制作、讲故事比赛、“古诗文配画比赛”、文学艺术演唱、古诗文吟诵等活动。结合学校的“七彩校园艺术节”、“书海杨帆读书节”活动,进行经典诵读成果展示,如“诗歌朗诵会”、“古诗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

教导处将“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做到定教师、定教材、定课时。

学校开放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学读物,建立一个学生必读书库,并要提高图书流通率,为广大师生系统阅读名著原典创造条件。

“书海扬帆”读书节上,各年级精心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至三年级分别举行了“经典与我同行”、“中华经典故事会”、“诗歌美文朗诵”比赛。四、五年级的“诗词吟诵比赛”、六年级举行“红领巾书市”活动,书市义卖款统一捐助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整个校园到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到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长廊下、花坛边、教室内随处可见同学们专注阅读的身影!

五是进行经典诵读成果展示

在学校“七彩校园艺术节”、“书海杨帆读书节” 活动期间,语文学科开展了围绕经典诵读内容进行个人或集体背诵比赛、征文、赛诗、手抄报制作、“古诗文配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活动时学生普及面广,各年级均在语文教师的辅导下,编排了古诗文配乐吟诵、小品、古诗文编配歌曲演唱等节目,将古诗文与琴棋书画结合起来,展示孩子们的特长,张扬孩子们的个性,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在悠悠的古琴声中,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小画家挥毫泼墨,小书法家奋笔疾书。经过同年级比赛后,选出优异者,参加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六是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用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是总结学习诵读方法。坚持以读为主、以背为主、以练为主。坚持学用结合、读写结合、背诵与巩固结合。坚持教学相长,师生共背。在诵读活动中我们的教师也总结了很多促进学生背诵的方法,常用的有:榜样激励法、故事鞭策法、想象入境法、联系扩充法、熟读成诵法、理解记忆法、成就激情法。诵读中尤其重在实践,我们经常用经典诗文中的名言、名句、故事来要求学生、检查学生。"勤有功,戏无益"、"父母呼,应勿缓"等已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八是加强书香班级建设。我校制定了《学校书香班级评比细则》,要求各班制定“书香班级”阅读计划并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使书香班级的创建有章可循。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各班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让学生作品上墙,让墙壁说话,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环境;同时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校图书室借阅、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继续充实班级图书角,促进阅读读物的落实。所有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

我们以“晨诵午读”活动为基础,“经典诵读”活动为核心。每天早晨到校后为晨读时间,各班组织学生诵读名诗名篇,使书声朗朗溢满校园。每天中午到校后午读时间,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借阅,同时,提倡学生每天在家保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三个时段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始终沉浸的书的海洋中。

在“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中,我们注意落实两个活动。一是做好读书笔记,统一设计印发了读书笔记本,摘录优美词句写出读后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大大激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二是落实阅读交流活动。要求各班每月利用诵读课开展一次读书推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介绍自己读书经验等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九是广泛宣传推广经典诵读活动。我校为了宣传经典诵读活动,投入大量精力资源创办了《**报》和学校网站,分别在“学宫晨钟”、“古槐丝雨”、“兰亭文韵”、“翰墨飘香”等不同版面,对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随时进行报道。

十是学校加强了各项激励措施,激活师生的热情,评选了“读书明星奖”、“读书指导奖”和“读书优秀监督员”等。定期评选“阅读明星”,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评比的目标激励引导学生,以“书香班级”评选,表彰优秀班级。

诵读经典美文,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精神气质、思想内涵一下子提升了层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