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1)

【引子】

《使命必达,白虹贯日》

诗:林旭生

仲傀韩廷争,严遂迫离惊。

齐地觅聂政,重礼叙前情。

丧服期满终,知恩图报明。

千里不留行,仗剑只身影。

赴韩东孟会,闯府跃阶冲。

白虹贯日势,刺杀侠累命。

十步杀一人,流血数十命。

寡不敌众困,孑身难出城。

不忍祸及嫈,自绝腹脸睛。

曝尸悬赏风,入齐传聂嫈。

不惧惹身祸,证弟报恩名。

政勇嫈刚烈,姐弟树侠风。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2)

一、聂政冢

济源是一座古城,其向南距市区两公里的轵城更是一座历史古镇,历史上的这里曾是古轵国的首都,战国时也曾是韩国早期的都城。

2017年4月17日,去济源市轵城镇办完事。在一个十字路口处,发现有一往雁门方向的路牌吸引了我,自己也知道雁门关不可能在济源境内,但还是用手机地图搜索了下附近的人文古迹,发现继续往南过了长济高速涵洞不远处有聂政冢。

在轵城镇泗涧村的一条小路边,我找到了聂政冢。一个圆顶封土,距地三四米高的土丘,上面侧柏耸立。如果不是冢边的立碑描述,确实难以知晓这里就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的坟冢。据查询的资料描述,宋代时为方便祭祀,在冢前建有聂政祠,俗称将军庙,后毁弃。从冢的后面看到有明清风格的村居,墙皮是采用麦秸和黏土后涂抹到墙壁上的。绕道前门时,发现门板紧锁,无法进入查看,隔门缝所看,可看到享殿,虽然进不去,但里面供奉的应该就是聂政了。聂政,就是《史记.刺客列传》中提到的四大刺客之一。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3)

二、士为知己者死

聂政,轵邑深井里人(现在“深井里”的村名在轵城镇境内已找不到,传说聂政故里为现在的泗涧村)。早年时在家乡除害杀人,为避仇,带着母亲、姐姐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后为报答严遂(字仲子)的知遇之恩,入韩国,刺杀了韩傀(字侠累),自知难以突围后,为避免死后被认出而牵连到姐姐和严遂,自毁面目后自杀。其姐聂嫈,闻讯后,不愿埋没自己弟弟的英明,不惧祸事,来到韩国认领弟弟的尸体,伏尸自杀。

1、刺杀前因

严遂,因在韩侯面前举证宰相韩傀的过失,而遭到韩傀的叱责、嫉恨。韩傀除了是韩国的宰相外,还是韩侯的叔父。严遂因廷争结怨后,十分惧怕受到韩傀的迫害,就逃亡到齐国,访求能向韩傀报仇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严遂找到了聂政,初次相见,就携带厚重的礼品和钱财,行国士之礼,遭拒。后在聂政的母亲寿辰时,严遂携带百金亲自过来祝寿,仍被聂政拒礼,但这次却打动了聂政。虽然当时聂政并没有答应严遂的报仇请求,但心存感恩。

若干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在丧服期满后,聂政主动去濮阳找到严遂,请求兑现多年前的夙愿,并称,“我不过是杀猪宰狗的平民,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委屈身份和我结交。我待人的情谊太浅薄了,我怎能默不作声、无所事事呢?而今老母已享尽天年,我该要为了解我的人出力了。”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啊!

2、刺杀韩傀

聂政辞别严遂后,借东孟之会到了韩国。韩傀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的卫侍伴其左右。聂政直冲而入,以白虹贯日(白虹穿过太阳的一种自然天象,这里可暂理解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了韩傀。聂政大声叱喝,击杀数十人。在周围人的一片慌乱之中,料难以突围的聂政,用剑划破自己的脸面、挖出双眼、剖腹自杀。韩侯令人将聂政的尸首,公示城内悬赏查询,“有能够说出杀国相韩傀的人,赏千金”。毁容的聂政尸身很久没人能认。

3、烈女聂嫈

韩国宰相侠累被刺的事件在坊间议论,不久就传到了齐国,聂嫈(聂政的姐姐)听闻此事后大惊,猜测到刺客应该是自己的弟弟聂政,遂不惧被捕的风险认领了弟弟的尸体。周围人不解聂嫈的冒险认弟行为,聂嫈称,“不能因为害怕自己引上杀身之祸而埋没了弟弟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英名”,后悲愤过度而自杀。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4)

三、史说演变

《战国策.韩策二》:...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春秋至战国,有五位著名的刺客,按出场顺序分别是专诸、要离、豫让、聂政、荆轲,而其中关于聂政的记载及传说更广泛些。战国四大刺客里没有要离,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要离在刺杀任务之前,竟让雇主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要离只是一个“轻生死、图虚名”的杀手而已。

有关聂政刺韩的传说有多个版本,比如《战国策》里所讲内容与《史记》基本雷同,不同点在于聂政刺杀韩傀时,韩哀侯也在现场,而韩傀大惊之下抱起哀侯遮挡聂政的长剑,结果在这场刺杀事件中,韩国的君王也被刺身亡。有《战国策》如此的描述后,后来的《太平御览》、《琴操》中都描述有更加曲折、更加跌宕起伏的聂政刺韩剧情,文中还提到类似于另一大刺客豫让的类似经历,“漆身为厉、吞炭变声”,而刺杀的对象已不是韩傀,而变成了韩王。聂政刺韩的典故,还被引申到古代名曲《广陵散》的产生背景上。郭沫若先生也根据聂政刺韩的典故,写有历史剧《棠棣之花》,以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5)

后人对于聂政的褒扬最盛者,莫过于清代的蒲松龄了。蒲松龄读《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后,彻底地成了聂政的“铁杆粉丝”,不但写了一些感慨,还把聂政写到了他的小说《聊斋志异》里:

蒲松龄读刺客列传后的感慨如下:“余读刺客传,而独服膺于轵深井里也。其锐身而报知己也,有豫之义;白昼而屠卿相,有鱄之勇;皮面自刑,不累骨肉,有曹之智。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轻借樊将军之头,何日可能还也?此千古之所恨,而聂政之所嗤者矣。闻之野史:其坟见掘于羊、左之鬼。果尔,则生不成名,死犹丧义,其视聂之抱义愤而惩荒淫者,为人之贤不肖何如哉!噫!聂之贤,于此益信。”

"译文:我读《刺客列传》,只佩服生长在轵城深井里的聂政,他挺身而出,报答知己,有豫让的义气;光天化日,刺杀卿相,有专诸的勇敢;剌坏自己的面孔,不连累自己的骨肉,有曹沫的智谋。至于刑轲,没有刺杀秦始皇的智力,让秦王扯断衣襟便逃走,以致杀身之祸。荆轲轻易就借了樊将军的脑袋奉秦,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还人家?这是千古以来人们所痛恨的,也是聂政所耻笑的。从野史上看到,荆轲因为争穴,被羊角哀、左伯桃掘坟。如果是真的,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没有成名,死了以后仍然不义,比起聂政抱着义愤惩治荒淫,为人的好坏,又怎么样呢?唉!聂政的贤能,从这件事看来,更加可信了。"

从上段文字可看出,蒲松龄对聂政的褒扬已超出其他刺客,他的作品《聊斋志异》里,有一聂政篇:

怀庆潞王有昏德,时行民间,窥有好女子辄夺之。有王生妻,为王所睹,遣舆马直入其家。女子号泣不伏,强舁而出。王亡去,隐身聂政之墓,冀妻经过,得一遥诀。无何妻至,望见夫,大哭投地。王恻动心怀,不觉失声。从人知其王生,执之,将加榜掠。忽墓中一丈夫出,手握白刃,气象威猛,厉声曰:“我聂政也!良家子岂可强占!念汝辈不能自由,姑且宥恕。寄语无道王:若不改行,不日将抉其首!”众大骇,弃车而走。丈夫亦入墓中而没。夫妻叩墓归,犹惧王命复临。过十余日,竟无消息,心始安。王自是淫威亦少杀云。

"译文:怀庆府(治所为现在的沁阳市)的潞王(其封地在卫辉府,当时怀庆府也属于其藩属地),荒淫无道,常看到民间美女,就要强夺。有一个王生(秀才)的妻子,被潞王看见了,便乘轿径直到人家里去抢,王妻哭着不从,被强行拉进轿内抬走了。王生逃出躲到聂政的坟冢旁,希望妻子经过那里时,能够远远地跟她告个别。押解的车轿经过聂政冢时,妻子望见了丈夫后大哭不止。王生不由得也失声痛哭起来,被潞王的家丁发现后准备鞭打。忽然一个大汉从坟墓中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雪亮的刀子,气派威严地大声喝道:“我是聂政,怎么能强占良家的妇女,念你们身不由己,暂且饶了你们。请带个信给你那个荒淫的潞王,‘若再不收敛,不久便要砍掉他的脑袋。’潞王家丁都吓了一大跳,丢下车轿逃走,那大汉钻进坟墓中,也不见了。夫妻叩拜了坟墓回去了,还担心潞王再来。过了十几天,潞王竟然没有再来抓人,心里这才安定下来。潞王从此也稍微收敛一些。"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6)

四、使命必达

在这个强调执行力的当下,读刺客列传后才会发现这世上对执行力的解读,能做到最纯粹、最极致的人群,其实还真是“刺客”这种职业,也只有刺客能一往无前、使命必达,“不成功、便成仁”。当然,创造比毁灭更有意义,更何况在法治社会的当下,杀人是违法犯罪的,我本文想说的中心思想是“使命必达”之任侠情怀。

1、使命必达。

春秋战国时代的五位刺客中,达成结果的有三位,专诸、聂政、要离;功败垂成的有二位,豫让、荆轲。我觉得受雇于吴王阖闾的专诸和要离,可谓是称职的“要名不要命”的杀手,他们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结交的是非王即候的权贵,希望一击得手后,靠贵族们给其扬名立万。反观聂政的刺客生涯,其所作所为非常地纯粹,就只是为了报恩。作为社会底层的草民聂政,也并没有任何其他利益要求,包括哪些虚无的名声,因此他才会在临死前剌伤面目,不牵连到恩人和亲人,也不为自己的名声。所以,聂政除了是一名成功的刺客身份外,更像是一位平民化的英烈侠客。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扑殿!......”这是中学时语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里的原文段落,现在的我对全文已记不起多少了,但《战国策》借唐雎之口描述的三位刺客典故确实精彩,我感受到的精彩不是故事情节的曲折和跌宕,而是指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骨子里那种做人观念的纯粹--忠勇孝悌、知恩图报,做事原则中体现出的风格--雷厉风行、顶天立地,最关键的是对于结果的“使命必达”。

2、任侠情怀

对80后的我们来说,每个人在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时代,受上世纪武侠系列风行时的影响,都曾有一份刺客游侠列传中那样荡气回肠的暇想。武侠,对于我们80后这代人来说,不仅仅是我们少年时代的课余精神食粮,更是我们成年后的童话。

侠的世界,信马由缰、驰骋天地、替天行道,对自由、仁义、信念的追求,曾引导着上世纪80、90年代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那时我们的小学作业里的‘日记、周记’作文里常会有见义勇为、扶助弱残的描述:如“过马路搀扶老人...、给坐轮椅的老人推车...、小偷像过街的老鼠一样被人人喊打...等等”。但,等我们长大成年后,却逐渐感受到社会风气的转变,现今的世道,“老人变得不敢随便搀扶...、小偷流氓变得明目张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被扭转的画风突变。我希望再有三十年的时间,能让我们大多数人的精神面貌能返回到“侠骨柔肠”的世界里,转变成“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不再纠结见义勇为、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而不是把大多数未成年人的精神沉沦在消磨意志的“网络虚拟玄幻游戏”里。

金镛借扼守襄阳的郭靖大侠之口,道出了大侠的为人标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大都为虚构,所定基调过高,更因现实中的“大侠”太少,所以是为了满足作者亦或是读者内心的渴望而塑造出“为国为民”这样的高大形象。现实生活中的“侠”,我觉得更多的是从点滴小事见到真章的,比如拾金不昧...、举手之劳...、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等等。这些“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小事,反而是突出个人爱憎分明性格的任侠情怀。

聂政与战国三大刺客“重情义、轻生死”的人生观不同,他还多了守孝悌这一美德。这让我看到了聂政还是一位重亲情、重孝悌的好儿子、好弟弟,与四大刺客之一这个虚名相比,聂政是一位更加的真实、更加的有血有肉、更加的有情有义的侠义之士。

文末,我也在想,司马迁在写《史记》的刺客游侠列传时,应该不仅仅是谨慎地取舍史料、叙述历史,更贴切地说也是在抒发太史公自己内心的一种“任侠情怀”向往。

刺客列传荆轲与盖聂的故事 刺客列传的标榜(7)

旅行小贴士:
  • 名胜:聂政冢
  • 级别:省级文保
  •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泗涧村乡道,可地图导航“聂政冢”。
  • 费用:免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