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1)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对芦笋危害较大、难防难治、经年常发的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损害了农民朋友的经济效益。南方每年的7-8月份、北方8-9月份是芦笋茎枯病的高发期,相信不少从事芦笋种植的朋友都经历过绿油油的芦笋田短时间内变成如火烤火烧一般的枯黄如草的田块,使得本是丰产的芦笋园,次年产量、品质迅速下降,甚至是毁园绝产。

芦笋引入我国栽培种植的时间虽然不长,初期引种栽培种植时,南北方芦笋主产区田间基本没有茎枯病发生,管理较为容易,种一茬年年收,芦笋还被农民朋友们取了个“懒人菜”的名字。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种植有相对简单,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种植区域也随之扩大。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逐年粗放式的管理,芦笋已不再是之前的“懒人菜”了,尤其是规模化种植的园区,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接踵而来。芦笋茎枯病就是其中之一,从早期的地域性零星发生,到现如今几乎所有芦笋产区皆受到它不同程度的侵染,从打药可防治,到如今植株现病后药剂几乎不可控制,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一些受侵害严重的产区农民朋友把它称为“芦笋癌症”。

依农认为芦笋茎枯病是可怕,但还没到不治之症的程度,之所以我们认为它难防难治,主要还是由于农民朋友们对其不够了解,任其蔓延发展,在防治过程中多有误区。今天依农就带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芦笋茎枯病,找出“难防难治”的详细原因,并总结7条防治措施供大家最大程度的防治芦笋茎枯病。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2)

深入了解芦笋茎枯病

一、病源特性

芦笋茎枯病的病原是拟茎点霉菌,属真菌性病菌。拟茎点霉菌的主要寄主就是芦笋,对芦笋具有较强致病性,虽能也能寄生于其它植物但除百合科部分植物外,寄生后一般不会使这些植物现病。拟茎点霉菌在自然环境状态下,有较好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外界环境温度在10℃-35℃时对芦笋具有侵染致病能力,在20-28℃且湿度在80%-100%的环境下活性和扩繁能力最强,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存在于土壤、未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芦笋病残体和种子中存活;拟茎点霉菌对外界环境PH值的适应范围也比较广,PH值在4.5-10时具有活性和致病能力,PH值在5-7的范围内时活性和繁殖能力较强。因此只要芦笋能生长的田块,基本都适宜拟茎点霉菌的生存、扩繁和侵染。

二、传播途径

拟茎点霉菌的传播途径较广,可通过空气、雨水、灌溉、接触等方式进行侵株传播,芦笋幼茎期最容易受到侵染,病原来源于土壤、病残体、未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病原菌侵入植株后会在芦笋茎部表层细胞,发育繁殖,随后破坏笋茎表层细胞,分生出孢子。这些孢子也可通过空气、雨水、灌溉、接触传染给健康植株进行株间传播。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3)

三、病症表现

病原菌侵入芦笋植株后若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病原菌则会潜伏在母笋中不显现病症(病原一般来至土壤带菌的初侵染,有一定时间的潜病期,潜病期长短与病原基数、病原致病能力、外界环境变化有关)。待环境适宜后植株主茎首先现病,现病位置多发生在主茎距地面30-50厘米处。初现病症时,主茎杆或较大茎杆上出现极小且较密集的淡黄色水渍状斑点,随后病斑扩大,可明显看到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相连,然后病菌快速扩繁,病斑逐渐深入至茎内部,外部显现为环茎病斑,环茎病斑由于孢子外露多为黑色,随后5-7天的时间,环状病斑上部植株因失水导致枝叶枯黄。田间植株零星现病时若处理不及时,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传播侵染其它植株。再侵染时,病原菌可能侵染芦笋靠近土壤的主茎、侧茎和叶,直白的说就是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分生孢子落哪,哪里就现病(还多由于水滴迸溅,现病于茎基部),且现病极快,那些全株枯死的芦笋多是茎基部被侵染了。

四、易病规律

1、初期栽培定植时种子携带病原菌的种子,或种植抗性不佳的品种易发病。

2、土质板结、透气性不好、透水性不佳的田块易发病

3、栽培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田间管理不善的田块易发病。

4、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

5、南方芦笋发病率高于北方,露天栽培发病率高于避雨栽培芦笋。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4)

芦笋茎枯病经年常发,难防难治的原因

一、逐年侵染循环病源基数大

不论最初的病原寄生生活在何处,我们不难看出,它都能形成一个逐年积累的循环。以病原来于土壤为例,病原从土壤到植株后进行株间传播,植株内扩繁后又回归土壤或是被传播到其它地块。病原越积累越多,田间发病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二、农民朋友们防治存在误区

在防治芦笋茎枯病是,农民朋友们往往注重治疗,依农经常会被问到“作物这个病,我用什么药啊?”殊不知粗放的管理模式下,有些作物的病虫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用什么药也没有用。当然很多药剂虽不能彻底杀灭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但仍能起到抑制的作用,不过在用药防治时,还有一个更大的误区“现病才用药”,啥时候芦笋田里有病征表现了才开始用药,且偏爱大量用药,殊不知这个时候病原基数已经较大了药剂根本防杀不过来,另外过度用药不仅药效不好还会产生药害。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5)

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办法

想要彻底的防治芦笋茎枯病,农民朋友就必须避免防治误区,以预防为主,从培育壮株,控制病原基数,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防治办法入手,再辅以药剂防控,最大程度的降低芦笋茎枯病的危害,接下来7条防治措施请您细看。

一、选育良种

初期选种育苗时不论种植的品种如何一定要购买第一代商品种子,不要在自己栽培的成株上取种,即便是健康、健壮植株也不行更别提携病种子了,自留种会发生性状变异,导致品种退化,抗病能力、产量以及产出年限都会降低,生出植株弱势容易感染芦笋茎枯病。商品种育苗前要提前做好种子处理,首先用1000倍50%的百菌清药剂浸种10分钟,然后用清水淘洗去种子表面药液,再用40℃的温水浸泡1-2天后用纱布或毛巾(消毒处理过的)保持湿润在35-37摄氏度催芽,催芽后播种在无病原的土壤中育苗。种苗移栽时,亩栽培株数在1500-2000株为益,合理密植可避免后期茎枯病的快速传播,此外第一年不要采笋,以便根系养分积累。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芦笋的抗逆性,降低后期芦笋茎枯病的发生概率。

成株期选“种”,成株期选种选取的是母芽,母芽要选取健壮、无机械伤痕的笋茎,且在选留母芽时要避开风雨季节,以防病原通过传播侵染选留母茎,避免芦笋茎枯病的发生。

二、土壤选取和处理

初种期移栽时的土壤选取要慎重,在土壤选择时要选取前茬作物非百合科植物、透气性好、透水性强、富含有机质、疏松的砂质土壤。移栽前要施足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亩用2000斤以上,有机肥发酵后可再向有机肥中添加50-80斤的生石灰再次杀菌杀虫并提供钙源,同时施入三元复合肥50-100斤,保证土壤肥沃植株健壮生长。

对于成株期已发病的田块,要在冬春两季进行药剂处理,处理时可选敌克松、百菌清、代森锰锌拌土后施入土壤,还可用1:1.5:100的波尔多液或是1000倍25%百菌清药剂喷施土壤表层。若病害较轻仅冬季施入,若病害较重春季再进行一次土壤表层喷施用药。可大大降低病原基数,降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

三、合理施肥

成株期施肥时也要注意有机肥的施入(切忌一定要发酵腐熟好,不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还不如不施),年亩用量要在1000-2000斤以上,生长周期内要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补充肥料,采收期要寡肥连用,只有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才能提高芦笋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芦笋茎枯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在保证养分供给的同时,还应避免过量施肥,尤其是氮素肥料,氮素过量植株徒长弱势且降低产量,若田间或临近田块存在病原菌则极易被侵染。在生长周期内还应注意微量元素和叶面肥的施入。合理的施肥,可培育壮株,最大程度的降低芦笋茎枯病的发生。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6)

四、结合气候特性严格控水

一般土壤湿度控制在50%以下时,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再给芦笋灌溉时最好采用滴灌或是寡水勤浇、配合施肥灌溉,避免土壤湿度过大而发病。雨季来临时一定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爆发以及快速传播。因雨滴迸溅是主要传播途径,有条件的最好进行避雨栽培,据统计在同等条件下设施栽培芦笋的茎枯病发病率不足露天栽培的10%(要注意的是,这不代表设施栽培就高枕无忧了,其它防治措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照样爆发芦笋茎枯病)。控水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病原传播和病害爆发。

五、“及时、彻底、早”清园

清园要做到“及时清、彻底清、早清”,“及时清”指的是芦笋生长周期内,要及时的将现病植株、田间杂草、枯枝病叶清除出园,病株要及时焚毁,可降低侵染扩散的概率。“彻底清”指的是冬季要将地上植株、病枝、枯枝、病叶彻底完全的清除并焚毁,可大大降低病原基数。“早清”指的是植株现病初期提早清除,彻底清园的时间要提早,在冬前进行,避免病害传播的同时降低病原基数。

六、生物防治效果好

实际种植生产中经验得知,追施和喷施有益农用微生物菌(芽孢杆菌效果较好)的田块,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降低明显。底施农用微生物菌的关键期为,春季笋茎萌发时(预防病害)、药剂处理土壤7-10天后(补充有益菌,预防病害),每次亩用5斤即可。喷施农用微生物菌的关键期为,每年的4-5月份病原初侵期,雨季来临前期,浓度控制在800-1000倍。

七、化学药剂防治

1、注意事项:预防用药要保证“不滥用药,不过度用药,低浓度用药,适时用药”的原则,其中“适时”指的是4-5月份病害初染前,雨季来临前5天,雨后第2天,7-9月份病害高发期前。治疗用药要保证“现病初期就用药,病株病害严重先除病株再用药,用药注意连续用药、交叉用药和复配用药”的原则。此外所选用药剂最好是低毒、高效、低农残的药剂。

2、药剂选取:可选用1000倍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0倍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00倍50%的丙环唑或1000倍75%的甲基硫菌灵或800倍25%的嘧菌酯悬浮剂或1000倍的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喷施。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7)

以上就依农总结的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特性、病征表现、传播途径、易病规律、防治误区以及7条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从事芦笋种植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最后依农要再次强调一下,防治芦笋茎枯病,预防好了它就不算什么,预防不好它确实是“芦笋癌症”,因此一定要做到预防为主药剂为辅,产出高品优质的芦笋,赚取更大的收益。

芦笋得了茎枯病怎么办(芦笋茎枯病发病像火烧)(8)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