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

中国的母亲之花——萱草花

文/陶子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1)

谖草,有一个好听诗意的名字,又名忘忧草。

“欲望人忧,则赠以丹棘。”这里的丹棘叫萱草,也就是忘忧草。

忘忧忘忧,忘掉烦忧。

关于谖草,《诗经》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2)

伯兮朅(qiè)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shū武器),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gǎo明亮)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èi病)。

春暖花开,十里红妆,一匹快马,八抬大轿,鼓瑟齐鸣,万人观仰,夫君接小女子进门。

心里仰慕欢喜,夫君玉树临风,伟岸英武。在家排行长兄,事事周到受人敬重。

一身武功,勇敢英勇,在君王身边官拜先锋。

清晨街亭漫步,夜晚对月共酌,你侬我侬,情谊绵长。

黄榜昭示,边塞战乱又起,夫君携枪跨马东去奔赴战场。

望着那绝尘而去的身影,只想陪伴在左右,

无奈家有公婆,弟妹照顾,女子亦不能去战场。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3)

夜夜思念,不知夫君可曾安好?吃住可好,可曾受伤,一定要平安归来。

书信总是不至,满怀忧思,无心装扮,那么漂亮又有谁看呢?不想梳理头发,乱糟糟的就像蓬草,胭脂水粉扔去一旁,夫君不在身旁,为谁梳妆?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岭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4)

盛夏酷暑,天空阴晴不定,一会儿暴雨及至,一会儿雨停日出灿烂,妾身独倚门窗,无心管那天气,只听那门前小路可曾有归来的马蹄声,思念夫君,日日痛彻心扉,却也心甘情愿。

听说有一草,可以忘记忧愁,日日寻之,名为谖草。把它种在后庭院。天天看之,名为无忧,可还是思念夫君。无法忘记离殇,开心不起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5)

好一个美丽的思念夫君的故事,忘忧草从此得名,那我讲了半天,其实谖草现在人们还在食用,它俗称黄花菜。

关于谖草,在古代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它代表母爱,《诗经.凯风》中另有“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劳苦)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亦是歌颂母爱的诗句。

孟郊的游子诗写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所以在这两首诗里谖草代表的是母爱,于是就有了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6)

谖草就是黄花菜,不仅花朵漂亮,还可以入食,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的功效。

它营养丰富,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常与木耳齐名,均为“席上珍品”。

食用时一般须加工晾干,炒制之前要用温水泡制,可以与许多食物一起搭配烹制。

当您食用时会想起《诗经》里“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吗?

会想起那个美丽的故事吗?

古人的关于食物的文章(文化古人吃什么)(7)

中国东极——黑瞎子岛的传说

【作者简介】陶子,70末女子,喜欢读书爱好旅游美食,用文字书写心情,即使岁月变迁,初心不改。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洪与》hongyupt

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琴泉》微信号stzx123456789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 邹开岐

编辑:洪与 姚小红 杨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