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年男子为什么留胡须(古人对胡须很讲究)

古代成年男子为什么留胡须(古人对胡须很讲究)(1)

古人对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毛发称呼很讲究。腮帮子上的叫“髯,下巴上的叫“须”,嘴唇上的叫“髭”。一般来说,丧父之后儿子要保留上唇的胡须;丧母之后儿子要保留下巴的胡须留起来;双亲亡故,儿子则要嘴唇上下的胡须都留下来。

古人对胡须的审美也特讲究。除了大家熟知的被称为美髯公的关二爷,三国时崔琰的胡子也很有个性,差不多有四尺长,曹操煞是羡慕,破格准许替自己招待使臣。

古代成年男子为什么留胡须(古人对胡须很讲究)(2)

崔鸿《前赵录》记载,刘聪以听信谗言处斩詹事曹光。曹光临刑,举止自若,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拿张席子铺在地上,不要让尘土弄脏了我的胡须。”

古代成年男子为什么留胡须(古人对胡须很讲究)(3)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给父亲的信中专门说到养胡须的事:“前父亲教儿子养须的方法,儿子只留上唇须,不能用水浸透,黄色的多,黑色的少。下唇准备等三十六岁开始留。”

古代成年男子为什么留胡须(古人对胡须很讲究)(4)

胡须的颜色,古人以紫色、黄色为贵,即古书中说所的“紫髯”、“黄须”。三国时孙权就是紫髯,《太平御览》引《献帝春秋》,孙权与曹操手下张辽对阵,张辽事后才知道退走的“紫髯将军”是孙权。曹操很看重三儿子曹彰,就是因为曹彰的胡子是黄色的,认为“黄须儿,定大奇”。

古代成年男子为什么留胡须(古人对胡须很讲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