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

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今天冬至,手机前的你,搓丸子,吃汤圆了吗?

在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中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从复至乾,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爻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古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一个吉日,因此,应该庆贺,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呢。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1)

但是呢,因为我国疆土辽阔,所以,南北方庆贺冬至的习俗,也会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比如说,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呢,则会在这一天吃汤圆。

我们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南方地区有冬至搓丸子吃汤圆的习俗?

要说这个 “冬至暝搓丸子,吃汤圆”的由来,我们得从一个颇为凄美的传说开始。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2)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闽南的一个城市里,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他们是一家三口。因为贫病交加,这位母亲不幸在天寒地冻的冬至那天活活地饿死了,而老父亲也饿得昏了过去,为了筹钱埋葬母亲,这个女儿决定将自己卖给有钱人家做奴婢,同时,她还向附近的好心人讨了碗糯米做的汤圆来给老父亲充饥。可是这父亲呢,是说什么都坚决不肯吃,父女俩啊,就这样在那推来让去的,谁都不肯先吃。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3)

后来,这老父亲见实在推脱不掉,就把那碗汤圆一分为二,一半给女儿,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着你忍饥受饿,为父实在不忍心啊,不如我们一人吃一半,等以后我们团圆时在吃圆子好吗?”就这样,两人含泪把这碗汤圆吃完,并约定两人将来以糯米圆相认。

之后,女儿就到雇主家去工作了,岁月匆匆,很快到了第二年的冬季,女儿非常想念父亲,他很害怕父亲找不到自己,于是呢,便向主人建议说,主人呢,在我们的家乡,必须用糯米圆来敬门神,他们才会开门让财神爷进门。主人一听,赶紧吩咐她在门的环上粘两粒又大又圆的糯米圆,到后来父亲真的就照着糯米圆找上门来了,父女俩终于团聚了。

这对父女后来渐渐有了积蓄,终于买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呢,为了纪念团圆,每年冬至的时候呢,他们就在门环上粘上两粒糯米圆,久而久之是啊,亲人在外的乡亲邻居们也竞相模仿,取其吉利和团圆的含义,渐渐的,这个习俗便传播开来了。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4)

其实,除了食用和粘在门环上,在闽南一些地区的农村,他们还会在炉灶、米缸、犁耙、水车以及猪、鸡、鹅、牛等牲畜身上粘贴,祈神保护,祷祝牲畜平安过冬,新年健旺、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有些地方还要在水果树上贴上汤圆,在树干上划破一点点树皮,把汤淋在上面,祈望明年果树能贴枝,结的果实像汤圆一样圆圆溜溜。而那些粘上去的汤圆,要等到三天之后才可以把它摘下来。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5)

福建地区“冬至暝搓丸子”的仪式一向是比较隆重的。在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丸子,放入筐箩里晾晒。而且呢,这些丸子要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取名“父子公孙丸”,寓意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然后,在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还会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之后,全家人便带着盘装汤圆、桔橘水果、香烛、银纸等祭品,上祖祠或上祖坟,敬神、祭祀祖先。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说法(又是一年冬至时)(6)

最后,上山祭祀祖先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要注意头面部的防寒哦,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护头面部,令其长期暴露在外,我们的体热就会从这里向外散,导致能量消耗、阳气受损。另外,在外界冷空气的刺激下,头部的血管很容易收缩,肌肉也会跟着紧张,极易引起风寒感冒、咳嗽、头痛、鼻炎等症,所以,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和防风。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了,我们下次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