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24号

少女少男追梦的故事——《米兰迪和风哥哥》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米兰迪想在舞步竞赛上找到最佳搭档参加比赛,谁会是她的最棒的搭档呢?当然是风哥哥了!奶奶说,“风哥哥太特别了,他是自由的。没有人能束缚住风哥哥。”邻居们一个个帮忙想办法,给意见,她的朋友伊泽尔觉得这些想法太可笑了。可米兰迪更加坚信:她一定会抓住风哥哥,和他一起共舞!

二、绘本信息

书名:米兰迪和风哥哥

文:[美] 帕特丽夏·C.麦基萨克

图:[美] 杰里·平克尼

译者:费方利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1989年凯迪克奖银奖

科丽塔·斯科特·金银奖

选题策划:森林鱼童书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版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

解析:

封面上,山脉绵延、鲜花遍野、风吹草地、斑驳摇曳,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国南部风光画引领我们走进了故事。

正中一个黑人小女孩显得非常兴奋,一手提着裙角,另一只手扬在空中,两条小辫前后飞舞,双脚划出舞步的姿势,而悬浮在头顶的空中小伙子奋力吹出一口气,就像风吹到小女孩的头顶,让小女孩兴奋不已。这就是故事中来去自由、来无踪去无影的风哥哥吗?周身的蓝色融进了天空,成为幻想中的世界。也许每个女生都曾是米兰迪,你抓住自己的风哥哥了吗?

这个绘本讲的是一个爱跳舞的少女—米兰迪想尽各种办法请风哥哥来当她舞伴的故事。

【环衬】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2)

解析:

环衬为纯净的天蓝色,为风哥哥周身最蓝的颜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梦幻与广阔,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代表博大胸怀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在西方蓝色一般是男孩的颜色,天蓝色代表"初始"的颜色,是年轻时的代表,在中国都有“青春”(青即指蓝色)一词。

结合故事的脉络,风哥哥是小女孩心中的偶像,是一种梦幻的期许,是这永恒的象征。

【扉页】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3)

解析:

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纯净辽阔的天空和姹紫嫣红的草地。相较之封面色彩更浓,黄的鲜艳、绿的浓郁、红的斑斓,在风的吹拂下就像麦浪你推我搡,动感十足。

显然这是一个发生在明媚耀眼、自然天成的乡村的故事。

远山、草地、鲜花,还有风哥哥。

【版页】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4)

原文:作者的话

我们家族有一个宝贝,是1906年祖父母的一张照片——那是他们结婚5年前的稀有合影,当时,他们还是青少年,刚刚赢得了一场舞步竞赛。作为获胜者,他们得到的奖励是一块精心装饰的蛋糕。

舞步竞赛扎根于非裔美国文化中,最早是由奴隶带到美国的。两个舞伴在大广场上,跟着小提琴和班卓琴的音乐节奏,昂首阔步,欢乐腾跃。舞者需要不停地移动,华丽地踢腿,反复地旋转,长者根据他们的表现做出评判,包括神情、优雅度、准确性和动作的原创性。最终获胜的一组可以带一块蛋糕回家。

想象我的爷爷奶奶在广场上高昂着头,弓着后背,踢踏着脚尖的场景,是多么轻松啊……他们充满生命的喜悦,尤其是奶奶。爷爷以前常说,他相信奶奶已经追到了风。我也是这么觉得。

帕特丽夏·C.麦基萨克

解析:

正如前言中所说,这本绘本的灵感来自作者祖父母的一张照片,他们赢得了舞步竞赛,也为日后赢得爱情奠定了基础。爷爷还吹嘘说,跳舞的奶奶追到了风,在风的帮助下,不停地移动,华丽地踢腿,反复地旋转,以至感动了所有人。

作者用这一席话,道出了整个故事的轮廓和精神脉络,让故事显得有据可查,不是空穴来风。故事一开始,作者让米兰迪效法先辈的做法,决心抓住风,和她一起参加比赛。大家给了她不少主意,她都尝试了,最终抓住了风。但到比赛时,米兰迪却找伊泽尔当了舞伴,不过有风帮助她——他们赢得了舞步竞赛。

我们也觉得米兰迪痴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这是一个美妙的爱情故事,彼此的吸引、搭讪、乃至男孩的出错都是为了爱,至于打抱不平更是爱的驱使了。

【第1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5)

原文:呼呼呼!呼呼呼!春天到了,风哥哥会来了,他高抬着腿,越过了里奇托普。他穿着最精美的衣服,身后飘着长长的银色斗篷。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

解析: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风哥哥是一个黑人小伙子,他头戴高帽,手舞银杖,越过里奇托普,降临群山环抱的山村,一身绅士打扮,长长的斗篷在身后飘舞,与绵延的山脉几乎连为一体。他所来到的里奇托普,位于美国南方的田纳西州,这里有着绵延不绝的山脉、星罗棋布的牧场,辛勤的非裔美国人过着他们的农牧生活。

聚焦下斑斓而美丽的山庄,有两座房舍和一座牛舍。根据故事的情节,我们知道左有米兰迪屋前峭立,右有伊泽尔劳动的牛舍,上有风哥哥嵌入的身影。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这里开始的。

呼呼呼!呼呼呼!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春风吹绿了群山,春天满山变绿。

风哥哥是一个漂亮的男孩,衣服很特殊,长长的看不到尾部的银色斗篷,行动起来也是嗖嗖嗖!风的声音与做派。

作者开篇把风比作一个小男孩了。飞翔在天空,掠过草地,来无踪去无影。

斜体的意义,一是强化了拟声词,二是代表风的流动。这让让小读者体验到风的声音,如果结合这样的天气简直是天人合一。风哥哥来了吗?他高抬腿跨过了大树、越过了屋顶、吹响了号角、发出吓人的声音。

【第2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6)

原文:

“明晚的少年舞步竞赛,当然是希望风哥哥做我的舞伴啦。”米兰迪对着冷冰冰的小屋窗户说,“我一定会赢的。”

妈妈亲切的笑着说:“有句老话说的好,谁能抓住风,风就听谁的使唤。”

“我要去抓他。”米兰迪说。她在房间里翩翩起舞,弯弯腰,转转圈,摇摇摆摆,旋转旋转,根本停不下来。“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舞步比赛。我要和风一起跳!”

解析:

少女米兰迪出场了,她念念不忘的是即将举办的舞步比赛,她最希望风哥哥做她的舞伴,她最大的愿望要赢得比赛。

从非洲大陆到美洲大陆,非裔美国人对舞蹈的热爱从未改变。劳作之余,擅舞的人们在踢踏的舞步和音乐声中释放着热爱自由的天性。舞步竞赛的举办日,不啻为盛大的节日。

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米兰迪拿定主意要赢得比赛,为此,她突发奇想,要请风哥哥来当她的舞伴。但妈妈给了她信心,“谁能抓住风,风就听谁的使唤。”更重要的是,在少女的心中,没有什么不可能。

她高兴地在房间内跳起了舞蹈,蓝色的着装、翘动的小辫子、飞舞的裙子、微笑的笑脸、飞舞的眼神、内心已经舞动了起来。

简陋的家当、瓶瓶罐罐与质朴的装扮,风吹动窗帘现出窗外劳作的场景。

小姑娘米兰迪情窦初开,心比天高,一定要选翩翩飞来的风哥哥做舞伴。

少女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实现吗?

【第3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7)

原文:

天空变成了粉红色,米兰迪准备出门去抓风哥哥了。奶奶比斯利正好喂鸡回来,米兰迪一脸兴奋,迎面就问奶奶:“您知道怎么抓住风哥哥吗?今晚的舞步竞赛,我想让他做我的舞伴。”

奶奶认真听完米兰迪的话,说:“谁都不能束缚住风哥哥呀,亲爱的。他就是自由,就是与众不同。”

米兰迪问了所有邻居同一个问题,可谁都没有答案。

解析:

妈妈亲切的笑着说:“有句老话说的好,谁能抓住风,风就听谁的使唤。”而奶奶说:“谁都不能束缚住风哥哥呀,亲爱的。他就是自由,就是与众不同。” 奶奶给出了另外一个风哥哥的形象,也是进一步阐述风哥哥的特征。

虽然奶奶说的太夸张,但妈妈和奶奶都说风的厉害和特征,提高风哥哥的价码,也让米兰迪的欲望更强烈。

米兰迪要参加少年舞步竞赛,想邀请风哥哥当舞伴。在他人看来,这是难以实现的。

天空变成了粉红色是什么时间呢?傍晚,太阳光角度较低,折射大气后云层就会呈现这种粉红色。

南部乡村原生态的环境,门外木栅栏之隔就是连绵的群山和草地。一群色彩各异的母鸡,享受着悠闲与自在,这也暗示当地人们的心态与机缘。

米兰迪的表情很迫切,她想让风哥哥做自己的舞伴,可天色已晚还没有抓住风哥哥,以至米兰迪问了所有邻居同样的问题,可谁都没有答案。因为风太与众不同了。

【第4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8)

原文:

“我还是要抓住他。”米兰迪一边说,一边在院子里来回转动。

“抓住谁?”不用回头,她就知道是伊泽尔——那个笨小子。米兰迪没有回答他,径直上路了。伊泽尔跟了上去——为了正面对着米兰迪,他倒着走。他肯定会摔倒的。果不其然。“你为什么一直问大家怎么抓住风呢?”

“妈妈对我说,谁能抓住风,风就听谁的使唤。今晚的舞步比赛,我想请他做我的舞伴。”

“可是我想,我……”不一会儿,伊泽尔露出自然美好的笑容。他的眼睛闪闪发亮,就像太阳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上。他说:“如果我请奥琳达当舞伴,你觉得她会如何回答呢?

“奥琳达!瘦瘦的奥琳达!你去问问她不就知道了吗?米兰迪说完,就昂首阔步地走开了。

解析:

傍晚时分,米兰迪信心满满地出门去抓风哥哥了。她一路追寻着风哥哥的踪迹,还向大人们请教妙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少年伊泽尔聊着天。

笨小子是对伊泽尔的别称,为了正面对着米兰迪,他倒着走,摔倒了,笨的体现之一。而且是意料之中的,是有意装笨吗?是在博取对方的好感吗?

伊泽尔透露出想邀请奥琳达当自己的舞伴,你觉得她会如何回答呢?这是一种试探,实际上他是想让米兰迪为舞伴的。

“可是我想,我……”是他没有说出的真实的用意。想到这里,露出自然美好的笑容,眼睛闪闪发亮,就像太阳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上。

画面就是一种双人舞的舞姿形象,一种欲要跳舞和对舞伴的欲求。伊泽尔张开的手掌是希望,而米兰迪手掌向外的姿态是拒绝。角落里的小兔子见证了这一切。

显然米兰迪找风哥哥和与伊泽尔会面,这两个故事的主线是同步进行的。

水彩画清新淡雅,不管是人物还是风光,都画得流畅自然,看着很舒服。语言文字充满灵动感,故事情节富有情趣,像跳跃的音符,读来轻松风趣。

【第5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9)

原文:

角落商店的杰瑟普先生对米兰迪说,他有一位住在密西西比伊普萨拉的姨姥说过,在风哥哥的脚印上撇下黑胡椒粉,就会让他打喷嚏。“趁他不停地打喷嚏时,悄悄地走到他身后,拿一床床单罩住他。”

米兰迪赶紧跑回家,抓了一些黑胡椒粉,卷走妈妈的床单。不一会儿,风哥哥穿过草地,飘了过来,他的斗篷在草地上轻轻地摇摆。

米兰迪蹑手蹑脚地走向前,撇下黑胡椒粉,抖开床单,可是“呼”的一声,风哥哥逃走了!

解析:

大家给她出主意,热心地为她出谋划策,为了让风哥哥听她“使唤”。

撒胡椒粉就是邻居转述给米兰迪抓住风哥哥的方法之一,风哥哥的长衣服的尾巴已经被牢牢套住,但风哥哥“呼”的一声,抖开床单逃走了。

风哥哥扭头的瞬间很淡定,也很狡黠,熟练的金蝉脱壳之计。

米兰迪被风哥哥撩拨着、耍弄着,吹起的裙摆,翘起的两根小辫,兴奋中夹杂着失意。纷乱的草地,丢弃在草地上的瓶子,都是慌乱中茫然,而风哥哥却显得很潇洒。

看得出米兰迪很用心,风哥哥却很调皮。碎花的拼布被子很显眼,就像风哥哥的大披风。

【第6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0)

原文:

找到伊泽尔时,米兰迪还在一个劲地打喷嚏。

“我跟你说过吧!风是不会留下足迹的。”伊泽尔一边给家里的奶牛挤奶,一边说。他肯定会把牛奶挤到地上的。果不其然。

米兰迪又打了一个喷嚏。

“你有没有找奥琳达当舞伴呢?”她马上换了一个话题。

“当然有啊!他说——”

“我才不在意她说什么呢?”没等他说完,米兰迪就跑开了。

解析:

闻黑胡椒粉没有让风哥哥打喷嚏,却让米兰迪不停地打喷嚏。可见风哥哥能够克服外来的干扰。“我跟你说过吧!风是不会留下足迹的。”这是伊泽尔的观点,可见他并不笨。

米兰迪第二次与伊泽尔近距离接触,他肯定会把牛奶挤到地上的,果不其然。这是验证伊泽尔笨手笨脚的又一个方面。实际上,伊泽尔是希望与米兰迪为舞伴。一边挤牛奶一边专注的眼神,以至牛奶都挤到地上了。这才是牛奶挤到地上的原因,心不在焉,不是笨拙的体现。

米兰迪转换话题,“你有没有找奥琳达当舞伴呢?”对伊泽尔关于风的观点不置可否,是不屑一顾的表现吗?还是对伊泽尔找舞伴很感兴趣呢?

小伙子很勇敢,要找奥琳达当舞伴,而且是执著不在意对方说什么。米兰迪就跑开了,是对伊泽尔的失望吗?

而母牛低头和木桶上露头的老鼠互动着。两个互动都另有所指,一个边产奶边和小老鼠互动,一个边挤奶边和米兰迪聊天。而米兰迪则是一脸要打喷嚏的形象,两只母鸡也在互递信息。

为什么要找伊泽尔呢!伊泽尔两手分别握着两个奶头,动作很熟练,但一只手却把牛奶挤到了外边。姿态很滑稽,歪着脑袋紧紧盯着米兰迪。

而门外是群山及劳作的场景,自然天成与田园牧歌才是这个故事的底色。

【第7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1)

原文:

米兰迪沿着小溪一边走,来到一品红女士的白房子前。有传言说,一品红女士并不像新奥尔良那些真正会变戏法的人。可大家是不是误会了她了呢?万一传言是错了的呢?

一品红女士把米兰迪迎进屋,问道:“你们这些人都不相信变戏法,你还来我这干什么呢?”

解析:

米兰迪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抓住风哥哥的方法,她怯生生地来到一品红的家寻求方法。显然大家对一品红有成见,而一品红更是有怨言,既然不相信何必找我呢?

一上一下远距离的见面,可以看到起初她们是有心理距离的。

蓝色蜿蜒流动的小溪,河床的卵石清晰可见。米兰迪走过的小路直插丛林深处,天然旖旎的自然风光让一品红的白房子显得很突兀,近景的两棵常青藤在房顶形成茂盛的景观,绿叶粉花点缀其中,而房子周围的黄花遍地丛生,簇拥着小木屋,充满勃勃生机。

【第8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2)

原文:

一品红女士如果真会变戏法,肯定知道其中的原理吧?米兰迪心想。她不想失礼,回答说:“我想要一颗灵丹妙药,帮我抓住风哥哥,让他来当我的舞伴。”

一品红女士摇摇头,她朝着一个橱柜走去,身上的饰品叮叮当当直响,裙子上的彩色丝巾随风飘扬。

她很快取出一本旧书,念给米兰迪听。米兰迪将那些咒语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太感谢您了,可我能给您的全部报答,就是我过圣诞节和生日时收到的镍币。”

“今晚跳舞的时候,戴上这些,就算是对我的回报了。我保证你会成为全场最漂亮的姑娘。”一品红女士递给米兰迪两条薄薄的丝巾。

解析:

米兰迪对一品红一直存有质疑的,但同时表现出尊敬守礼的姿态,把自己的想法袒露给对方。尽管一品红面带难色,还是尽其所能,把咒语让米兰迪牢牢记住。

这里一品红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居家从里到外都与众不同,不符合当地质朴简约的风格。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她扮演了变戏法的角色,从穿着到打扮都别具一格。这无疑丰富了故事的内涵,给故事增添了亮点。

她们彼此的客套与回报足以说明他们是陌生的,是不同的两类人。但不妨碍米兰迪为找到风哥哥的努力,尽管有一丝的希望就要去尝试。而一品红赠送的丝巾却成为舞步晚会的一大亮点,让小姑娘更加美丽。

【第9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3)

原文:

米兰迪很快就回家了。按照魔法咒语说的,她找到了一个壶瓶……在水桶里清洗……倒进一杯苹果酒。她走到大柳树下,把瓶子放到了树的北边。现在,只管等着就好了。

不一会儿,风哥哥就从林子里出来了。他个子高高的,昂首挺胸,米兰迪还是第一次看到他。魔法生效了。他闻到了苹果酒的香味。“呼”的一声巨响,他跳进了瓶子里。

“抓到你了!”米兰迪塞上瓶塞,兴奋地直打转。可等她再定睛一看,风哥哥竟然在树枝的另一端,正弯腰笑呢。他轻轻摇了摇斗篷尾,转眼就消失了。“呼呼!”

解析:

米兰迪又回到家,按照魔法咒语所说的做了准备,在大树旁等待奇迹的发生。

魔咒起作用了,但风哥哥闻了闻酒的香味,还是逃脱了,让米兰迪空欢喜一场。画面中就是风哥哥逃脱后,其温馨的笑容。

风哥哥的形象就像一个和蔼的大哥哥,隔着树杈微笑地看着小姑娘,高大的身材让小姑娘有些局促感。

米兰迪卯尽了所有力气,把可以想到、用到的方法通通付诸一试,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她问妈妈、奶奶、一品红女士等,相信每个人对她说的话,一次次费尽心思找风哥哥,撒胡椒粉、罩床单、念咒语、倒苹果酒等。

刻画最为成功的莫过于风了。那调皮的风哥哥,你看得见他的时候,他在野地,在树梢,穿堂而过。你看不见他的时候,他掀翻了花海,撩动着窗帘,惊飞了鸡群,舞动着少男少女的衣角和裙裾,也撩拨着他们的心绪。

风动,心动,少年情怀总是诗。

【第10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4)

原文:

“刚钻进去,就马上逃出来了,他怎么那么快呢?”米兰迪问。伊泽尔正在木柴堆旁忙碌,一不留神拉错了木头,一整堆都垮了下来,砸在他腿上。米兰迪过去帮他重新堆了起来。

“我该怎么办呢?”米兰迪问。

伊泽尔笑着说:“看来你真的需要一个舞伴啊。”

米兰迪沮丧极了。“你居然敢笑话我,等着瞧!我一定会抓住他的!”她大声说着,生气地走开了。

解析:

米兰迪为能抓住风哥哥来向伊泽尔求助。她每当出现疑惑时,总是出现在伊泽尔身边。可见她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帮手或者意中人出现的。

米兰迪的出现让伊泽尔心忙意乱,让一整堆木头都垮了下来,砸在他腿上。每次见到米兰迪都有种心神不定的错落感存在,才酿成了一次次的失误。她帮助伊泽尔堆木柴,并真心的征求他的建议,仰视的视角说明伊泽尔在其心中的位置。

伊泽尔笑着说:“看来你真的需要一个舞伴啊。”这岂不是在推销者自己呢!

米兰迪特别的沮丧,认为这是在取笑她,而生气的走了。这是一种青春的要强,一种气盛的表现,特别在异性面前。

小伙伴伊泽尔不信她能与风起舞,在米兰迪寻找风哥哥过程中,多次话到嘴边可总被她打断,其实伊泽尔最想成为米兰迪的舞伴。

伊泽尔身后的木轮车与前几页中的奶牛都出现在第一页中,这是他的家,与米兰迪的家为邻居。这也就是米兰迪对伊泽尔有更多了解和倾诉的机会。

在宜人的春光里,画家尽情描绘着复古的服饰、碎花的拼布被子,以及那些奇异的瓶瓶罐罐,令画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拼花被子也透着些许神秘。神采飞扬的少女、略显呆萌的少年跃然纸上,其他配角也都个性鲜明。

【第11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5)

原文:

还有几个小时,舞步竞赛就要开始了。

风哥哥撞上了篱笆墙,一路踢起尘土,米兰迪正在前廊荡秋千。风哥哥跳上了丁香花,绕着雪球树跑,又转进了谷仓。

风哥哥在屋子里摇动橡子,吓坏了妈妈的鸡群。米兰迪轻轻地走过去,关上门。现在,他肯定逃不掉了。因为爸爸补上了所有裂缝。

“抓住你了!”她拍着手叫起来,“现在你得听我的了!”

解析:

风哥哥可不是那么好抓的。他踏过草地,穿过树林,掠过树梢,一次次被捉住,又一次次逃遁,最后终于被严实的木门堵在了鸡棚里。米兰迪在谷仓“抓”住了风哥哥,功夫不负有心人,米兰迪做到了!

风哥哥逃过了米兰迪一次次的堵截,而自己的不慎撞上了篱笆墙、跳上了丁香花、最后误入了谷仓,这可吓坏了鸡群。鸡飞狗跳乱纷纷,鸡毛飞舞乱糟糟。

误入这个小的空间,让自由自在的风哥哥很不自在,张牙舞爪的他把橡子吹得满天飞,让胆小的鸡群再无安宁。

米兰迪瞠目结舌的表情,这是她最得意的时刻,更是她猝不及防的瞬间,她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心愿,米兰迪不辞辛苦,尝试了大伙儿给的所有建议未果。但却是风哥哥的失误抓住了风哥哥。

如果能抓住风来当舞伴,肯定能赢舞步竞赛。这在故事情节、节奏和人物性格上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母鸡塑造的栩栩如生,风哥哥发挥的淋漓尽致,米兰迪心理拿捏的恰如其分。

可以说作者对两个主人公心理的塑造上,通过他们的几次会面,不露声色的、惟妙惟肖地,让读者看到了两个少男少女微妙的内心世界。

【第12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6)

原文:

黄昏的时候,邻居们开始聚集在学校里,大家都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小提琴手们站在一个角落里,奶奶和其他老人坐在评委的位子上。老托马斯拿出两块大大的三层蛋糕——一块奖励给少年优胜者,一块奖给成人优胜者。有人在地板中间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格,欢乐的舞步竞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解析:

作者呈现古老的舞步竞赛的场景,如同序言中的讲述,大家热情很高,蜂拥而至。

古老的文化情节让非裔黑人难离难舍,这也是他们聚拢在一切的文化链接。

大家都把最漂亮的衣服穿上身,为了一个古老的情结,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琴师、蛋糕和花篮,熟悉的人们彼此打着招呼,一对对舞伴结伴而来,一场欢乐的舞步竞赛就要开始了。

这个故事文字偏多,内涵比较隐晦,但文字非常生动,可读性很强。很适合多人表演讲读。

【第13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7)

原文:

一开始,奥琳达过来问米兰迪:“你的舞伴是谁呢?”

米兰迪极力掩饰住兴奋的表情:“他真的很特别。祝你和伊泽尔好运,你们都会需要他的。”

“我和伊泽尔?丫头,别傻了。他虽然问过我,可我才不会白白和那个大笨小子跳呢。”她一边说,一边给自己扇风,“和他跳?他连走步时怎么呼吸都不知道。我可不想被他绊倒,在大伙儿面前闹笑话。”

姑娘们听了,全都笑成一团。

米兰迪将双手背在身后,走到奥琳达跟前说:“你知道吗?你这是在嘲笑伊泽尔。他可是我的朋友,我们一定要赢回那块大蛋糕。”她淡淡地说完,就高昂着头走开了。

米兰迪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说出这种蠢话。她抓住了风哥哥,不能找伊泽尔当舞伴。不过,她想到一个好主意。

“风哥哥,”她喊了一声,“你还在吗?”谷仓的门嘎嘎作响,铰链都快摇坏了。“我要开始许愿了。”她轻声嘟哝着,说完就去找伊泽尔了。

解析:

米兰迪初战告捷,兴奋的内心难以掩饰,舞步竞赛也要开始了。

三个女孩子盛装打扮就要出场了,但都彼此关心对方舞伴的情况,这也凸显着自己的魅力。

伊泽尔是个笨小子,在姑娘们心中已经烙下了印记。甚至连呼吸和走路都难以放心,特别是在跳舞的节奏上让姑娘们丢面子是她们不能忍受的。取笑伊泽尔成为女孩子们谈资的笑料。

一袭黄色连衣裙的女孩就是米兰迪,她叉腰躬身仰头怒火中烧,“他可是我的朋友。”一句义正言辞的表达,正义感十足的米兰迪决定让伊泽尔和自己共舞。粉色女孩的击掌呼应,这是要看米兰迪的笑话吗?

米兰迪一直坚持邀请风哥哥与她共舞,却在临比赛前改变主意了,因为小伙伴伊泽尔被参赛选手奥琳达嘲笑是个大笨小子,会绊倒舞伴,会给自己造成难堪。

米兰迪许了个什么心愿呢?是希望风哥哥助力她和伊泽尔成功夺冠吗?

背景的几对舞伴已经翩翩起舞,前景的塔式大蛋糕已经向人们发出召唤,还有鲜花已经在向成功者祝贺。

【第14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8)

原文:

几个星期过去了,大家还在议论米兰迪和伊泽尔是怎么赢得少年舞步竞赛的。那天晚上,他们活力四射,昂首阔步,在每一个转角处优雅而又独特地转动。“嗖嗖嗖!”“嗖嗖嗖!”音乐节奏加快了,他们弓起后背,高踢脚跟,从一边转到另一边。“呼呼呼!”“呼呼呼!”

人们一直谈论不休,说米兰迪美得就像一幅画。她穿着黄裙子,两只胳膊分别缠着一条五色的丝巾。每个人都赞不绝口,说伊泽尔从来没有站的那么笔挺过,或者说从来没有那么骄傲过。

解析:

米兰迪和伊泽尔手拉手,在众目睽睽之下,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场了。米兰迪双手系着漂亮的丝巾,缠绕在身,与粉红色的裙摆形成三位一体的最美装束,两人昂首挺胸的气势已经先声夺人,活力四射的舞步更是让人赞不绝口。而对面的两个同伴却黯然失色了。

故事的大半部分已经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满心期待小女孩与风哥哥是如何共舞的,可情节却陡然一转,米兰迪竟然在临上场前换了舞伴!只因她的小伙伴伊泽尔被人轻视、嘲笑了,米兰迪一怒之下,毅然邀请伊泽尔当自己的舞伴,还如愿赢得了比赛!

伊泽尔从没有这么挺拔,米兰迪也更加漂亮,青春的活力绽放着光辉。

正是《米兰迪和风哥哥》中穿黄裙的黑人姑娘在风中翩翩起舞的画面深入人心,成功斩获1989年凯迪克银奖,成为杰里·平克尼职业生涯上的分水岭。从此以后,他不再单纯为别的作家创作插画,而是同时也开始用图画来描绘想讲的故事。

【第15画面】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19)

原文:看着米兰迪和伊泽尔跳啊,转啊,就像烛光中摇曳的影子,奶奶回过头,笑着说:“这两个孩子在随风起舞呢!”

解析:

米兰迪确实相信能抓住风哥哥,不过她也用行动证明了她是傻小子伊泽尔真正的朋友。

我们不禁要问,风哥哥去了哪里?“这两个孩子在随风起舞呢。”奶奶不经意的一句话,为我们揭开了谜底——看来,风哥哥并没有缺席,在孩子们飞扬的舞姿中,也交融着他的身影!

不过,作者在风哥哥身上下了那么多笔墨,最后的赢家却是“傻小子”伊泽尔。这个结局还挺让人意外的。

伊泽尔好像笨手笨脚,不是绊倒自己,就是弄倒木堆,要是他向来如此,那么在比赛中的超常发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仅仅是因为风哥哥的助阵吗?

细想也许,少年之前的失常表现,只是看见心上人时的慌乱失措吧!目光昭然若揭,口中却小心试探,欲说还休,懵懂却不自知,这就是青春期的情愫啊!看到喜欢的人另有心属,却装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是少年们的“惯用伎俩”吗?

这是一个爱情的故事,作者在前言中提到,这个故事的题材取自她祖父母年少时的经历:他们在年少时,曾携手赢得了一场舞步竞赛,并由此结缘,白头偕老,这正从侧面印证了我们的猜想。笨小子伊泽尔为爱慌乱,这也是少年内心的迷失吧!米兰迪多次直面伊泽尔不就是对他的情迷和爱意吗?

因为心中有风,脚下有风,米兰迪和伊泽尔带着他们的舞蹈梦,在比赛中翩翩起舞,自信而优美,最后一举夺魁,成为少年组的舞步冠军。

有梦想,去拼搏。敢拼才会赢!

【封底】

米兰迪和风哥哥(少男追梦的故事)(20)

解析:

封面和封底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小女孩异常兴奋地想让风哥哥做她的舞伴,谁知风哥哥悄悄飘来向小女孩吹了一口仙气,不但成就了她的愿望,而且收获了爱情。

这是一部浪漫的狂想曲,也是一卷壮阔的风情画。半透明的水彩渗透于纸间,隐隐发光,令画面鲜活而灵动,强劲的铅笔线条则大大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美国,你很难找到以黑人为主角的童书,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是白人孩子。美国南北战争结束100多年来,非裔美国人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直到民权运动兴起,各大出版机构才纷纷开始征集黑人题材的作品,一批优秀的非裔美国作家、画家由此脱颖而出。他们创作出一部部表现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优秀作品,《米兰迪和风哥哥》就是其中的一部。

四、作者信息:

杰里·平克尼(Jerry Pinkney),著名非裔美籍插画家。1939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从1964年起,专攻儿童读物的插图,至今创作了100多本绘本,还成功举办了30多次个人作品回顾展。现为多所大学的艺术教授,住在纽约州。他是多种奖项和荣誉奖的获得者,曾6次获得凯迪克奖,平克尼的绘画连年在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在1998年,他还成为国际安徒生插图奖的美国候选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