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问题(渔家傲反第一次大)

渔家傲问题(渔家傲反第一次大)(1)

文/王刚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不但博古通今善诗精词,而且所写的数十首诗词基本上都是一挥而就成篇的。例如1958年7月1日所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毛泽东“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唯有一首六十二字的词是分两次写完又修改了四次。这首词就是写于1931年春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的全文是:“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现把毛泽东是怎样写成这首词的经过概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此词是因为“捉了张辉瓒”而创作的

1930年初,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建立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革命根据地。在这样的形势下,蒋介石大为恐慌,并于12月来到南昌部署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以当时的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九路军总司令鲁涤平担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南昌行营主任,调集约十万人的部队,向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发起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当时担任红一方面军政委、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提出了“撒开两手,诱敌深入,待机歼灭”的作战方针。12月16日,部署就绪的国民党军开始向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进攻。参加这次“围剿”的国民党陆军第18师中将师长兼任中路右纵前敌总指挥的张辉瓒等三个师进占富田、东固、龙冈、源头一带。毛泽东明察秋毫,寻找着战机。他决定中间突破,先歼灭张辉瓒部。29日晚,乘着满天大雾,红军共两万多人埋伏到了龙冈附近的山中。30日早上,张辉瓒率领第18师52旅、53旅和师直属部队共九千余人向龙冈挺进。当第18师从龙冈以东、小别山以西开始登山时,遮天盖地的大雾,着实让张辉瓒分不清龙冈的深浅,辨不明红军的虚实,不久就陷入了红军的包围之中。上午10时,红军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很快,张辉瓒的第18师全线溃败,全军覆没。张辉瓒见大势已去,便换上了一套下级军官制服,躲进了万功山东坡的茅草丛中。在抓捕张辉瓒的过程中,一个战士发现在一个山洞前有人影,于是便鸣枪警告。张辉瓒从洞中钻出来后即被抓获。接下来红军又追击国民党军谭道源的第50师,消灭了一半。到1931年1月2日,五天内打胜两仗,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随着敌人纷纷撤退,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年12月30日龙冈大捷后,毛泽东和朱德带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古柏、参谋处处长郭化若等去龙冈。在路上,毛泽东听到支前群众高兴地互相谈论着“好消息哟,前头活捉了张辉瓒哟”的话后,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重复了一句,并决定写一首词来庆祝龙冈大捷。这是因为龙冈大捷是他自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多次交战中,打得最成功的一次。既然要想写了,那么怎样写呢?因为是听到了老百姓的“口头语”,即“前头捉了张辉瓒哟”而产生的诗兴和灵感,所以毛泽东就选择了《渔家傲》词牌进行填词。这是因为毛泽东知道这个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的词牌,属《七律》诗的变种,比七律只多上阕三言句和下阕三言句式的双调,唱来随口、听来悦耳,且又保留了民歌清新可喜的风格,群众是最易接受的。于是在1931年1月上旬的一天,当红军部队宿营在与永丰相邻的宁都县黄陂乡一个小山村时,毛泽东就在住处伏在一盏灯下,填写了《渔家傲》的上阕,即:“雾满龙冈千嶂暗,红军怒气冲霄汉。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声唤,前头活捉张辉瓒。”

因何把“活捉张辉瓒”改为“捉了张辉瓒”

张辉瓒,1885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县。1908年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曾任湘军第4混成旅旅长、国民革命军第2军代军长等职。1928年10月,第2军缩编为第18师后,任副师长。1929年入赣,3月兼任南昌卫戍司令。1930年任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被俘后,在见到同乡毛泽东时,开口便称毛泽东为“润之先生”,彼此还叙了旧。原来张辉瓒与毛泽东早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就曾经相识。张辉瓒当场曾向毛泽东表示,可以给红军捐献药品和弹药。据郭化若后来回忆,毛泽东当时显然没有要杀张辉瓒的意思,双方谈得还不错。

张辉瓒在被关押期间,曾被押解到各地游乡示众。毛泽东知道后曾对郭化若说:“对张辉瓒控诉、公审、批斗、呼口号都可以,触其灵魂、斗其思想、使其认罪,将其教育改造过来,但决不能一擒就杀。”毛泽东还曾说:“诸葛亮擒孟获敢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连两擒两纵也不行呢?我看不能一擒就杀。”

渔家傲问题(渔家傲反第一次大)(2)

◆张辉瓒

1931年1月28日,江西吉安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召开公审大会,三千多人参加了大会。张辉瓒被头戴高帽,五花大绑地从龙冈押回东固,被拖到一大群手执红缨枪的赤卫队员和身披征尘的愤怒的红军战士面前。毛泽东本不想让张辉瓒去东固,但张辉瓒在距龙冈三十华里的东固大搞“三光”政策,民愤太大,不让去批斗群众是不会答应的。张辉瓒做的坏事实在是太多了。1929年他任南昌卫戍司令时,曾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一千余人,人称“张屠夫”。一个月前,在“进剿”东固的时候,张辉瓒还曾命令部下:东固已匪化,石头要过刀,板凳要火烧。虽说毛泽东已经安排红8军军长何长工带人跟着去东固做群众的说服工作,可到了公审批斗会场,局面失去控制,老百姓群情激愤,在一片“剥皮”“抽筋”的极其愤怒的杀喊声中,张辉瓒终被斩首示众。

张辉瓒被红军俘虏后,曾与张辉瓒是日本士官学校前后期同学的蒋介石曾许诺只要放回张辉瓒,愿释放关押在白区的大批“政治犯”,而且向红军赠送二十万元现款和二十担西药等。为此,蒋介石曾责令鲁涤平派省政府秘书王信一前往上海,秘密与中共中央联络人员龚饮冰取得联系。中共中央鉴于此种情况,决定同意谈判,因为当时红军急需枪支弹药。主持中央军事工作的周恩来派代表,随王信一去南昌谈判,并派通讯员去中央苏区给朱德送信,要求做好放回张辉瓒的准备。可惜的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派往中央苏区送信的通讯员没有在张辉瓒被杀前赶到。朱德事后回忆这件事时,曾痛心地说:“按说真不该杀张辉瓒。如果当时留着他,不但可以解决根据地的不少困难,还可以用他做人质,换回许多狱中的同志,可是把他杀掉之后,蒋介石为了报复,立刻处决了我们许多被捕的共产党员,其中包括几次起义失败后被俘的军官。”

张辉瓒被斩首示众后,曾经看到过毛泽东写的《渔家傲》上阕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参谋处处长郭化若感到词中的“前头活捉张辉瓒”已失去了其深意,便问毛泽东怎么办?毛泽东无可奈何地说:“那有什么办法呢?原来我和朱总司令商量了,准备把他安排在红军学校当教官,以发挥他喝过洋墨水的作用。可现在把他杀了,只好把‘活捉’二字改为‘捉了’吧!”这也是毛泽东对《渔家傲》的第一次修改。

时隔一个多月写了《渔家傲》的下阕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三万余人分别进至永丰、乐安、南丰以南,广昌、宁都以西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打击地主豪绅武装,巩固与扩大了苏区。到1931年2月,不甘心第一次“围剿”失败的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派其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蒋介石确定此次“围剿”,“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首先在苏区周围集结兵力,并实行经济封锁,断绝一切物资输入苏区,然后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方针,以主力分路推进,互相策应,以期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苏区广大军民严阵以待。

渔家傲问题(渔家傲反第一次大)(3)

由于战事紧张,整天忙于工作的毛泽东在写完《渔家傲》的上阕后一直没有写《渔家傲》的下阕。到了1931年2月上旬的一天,毛泽东在回到宁都的住处后,对夫人贺子珍说:“今晚我要把《渔家傲》的下阕写完。”于是,还沉浸在龙冈大捷中的毛泽东很快就写成了《渔家傲》的下阕,即:“十万大兵重入赣,飞机大炮知何限。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教他片甲都不还。”这样,一首记录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词的草稿就成篇了。全词从描写龙冈当天的大雾限制了敌人的行动写起,然后又描绘了龙冈的山高林密限制了敌军飞机大炮的威力,使红军最后全歼来犯之敌。这首时隔一个多月写就的《渔家傲》最终定稿是经过毛泽东后来的三次修改才形成的。

《渔家傲》的最后定稿增加了第二次反“围剿”的内容

为了反击国民党军即将发动的第二次“围剿”,中共苏区中央局对反“围剿”的方针和红军作战方向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采用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方针,即把敌人引到苏区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之“围剿”。1931年4月1日,国民党军分四路开始进攻。因为各路国民党军在红军一部协同地方武装的阻击、袭扰下行动缓慢,所以至23日才行进到江背洞、龙冈头、界上、横石、广昌之线。就在4月23日这一天,毛泽东在移师东固敖上村居住时,让夫人贺子珍从铁皮箱中找出记载“共工头触不周山”典故的书籍,对《渔家傲》的下阕进行了大修改,即把第一句“十万大兵重入赣”改为“二十万军重入赣”,把第二句“飞机大炮知何限”改为“风烟滚滚来天半”,把第五句“教他片甲都不还”改为“不周山下红旗乱”。这样一改,就加了第二次反“围剿”的内容。

那么,毛泽东因何要改用“不周山下红旗乱”呢?“不周山”是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毛泽东在词中用了“共工头触不周山”的典故后,因为关于对此典故的说法有不同的史籍版本,所以毛泽东在后来“解释”这首词时曾说:“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按照毛泽东这样的“解释”,完全可以这样说,毛泽东把此词的最后一句改为“不周山下红旗乱”,是想到了那位“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的氏族首领共工氏。在毛泽东的眼中,被唤起的千百万工农群众,每一个人都成了能使得“天柱折,地维绝”的大英雄,这些大英雄们将与他一道砸碎黑色锁链,建立红色政权。

渔家傲问题(渔家傲反第一次大)(4)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把此词的下阕修改之后,过了数日,当他在阅看整首词时,发现上下阕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一句,就把上阕的“唤起工农千百万”改为“万木参天红烂漫”,并把上阕第二句中的“红军怒气”改为“天兵怒气”。此为毛泽东对《渔家傲》的第三次修改。毛泽东第四次修改《渔家傲》,是后来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毛泽东猛然想起“万木参天”不确切,因为枫树叶只能在既有雾又有霜的氛围中,才能显现出“红烂漫”,所以就决定把“万木参天”改为“万木霜天”。这样一改就既能使龙冈山区美丽的冬景得以展现,又体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英勇战斗的气概。

需要说明的三个问题

一是有人写文章在谈到第一次反“围剿”,俘虏了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后,写有如下一段话,即:1931年5月,叶剑英从苏联回国来到东固前线,见到毛泽东开口便说:“红军活捉张辉瓒,震动了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还有人看到斯大林在他的记事本里写了‘龙冈,四万打败十万,朱毛捉到总指挥’。朱毛领导的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饮誉苏联,还传遍了东欧各国。”毛泽东听后,便补充说:张辉瓒“我这位老同乡名气更响,我已把他的名字写进了《渔家傲》词上阕了。他不仅给红军运来了近万支枪和一部英国无线电台,还送来了两位难得的人才,一位是无线电台专家王诤(系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开山鼻祖,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通讯兵部部长);一位是医术高明的张辉瓒保健医师李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这段话的说法是与史实不符的。因为1928年去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别班学习的叶剑英不是“1931年5月回国”的,而是1930年秋回国的(见叶剑英大事年表),那时第一次反“围剿”还没有开始,他是不可能知道后来俘虏了张辉瓒,曾“饮誉苏联,还传遍了东欧各国”的。

二是同样是上述那篇文章在谈到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时,写有这样的话,即:“下阕虽然写的是有关第二次反‘围剿’的准备,似乎有些不切第一次反‘围剿’的正题,但作为诗人大家的毛泽东非常懂得,文艺是要为当前政治军事需要服务的。”这样说是不准确的,原因如下:一是毛泽东是在第二次反“围剿”就要开始的1931年4月23日写的《渔家傲》的下阕,把第二次反“围剿”写入词里这是“紧跟形势”的;二是说下阕“似乎有些不切第一次反‘围剿’的正题”,是由于不了解如下的史实造成的。毛泽东自1931年1月上旬写出《渔家傲》的上阕,到4月写了下阕直到第四次修改后定稿,词的标题始终用的是词牌《渔家傲》,根本不是《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就连同年夏天在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写的《渔家傲》词,标题中也没有“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字样。直到1962年5月号《人民文学》以《词六首》公开发表这两首《渔家傲》(还有另外四首)时,仍以词牌《渔家傲》为标题,同时也没有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书中才将两首《渔家傲》的标题分别写为《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并标明了写作时间分别是“1931年春”和“1931年夏”。由此可见,毛泽东在第二次反“围剿”就要开始时写的《渔家傲》,并不是“似乎有些不切第一次反‘围剿’的正题”,而“似乎”就是同时在写“第一次和第二次这两次反‘围剿’”,因为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书,把这首《渔家傲》的标题变为《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是编者所为,并不是毛泽东授意的。

三是因这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用了三个“万”字、三个“天”字、两个“千”字和两个“红”字,故有人就认为一首词中这么多重复用字是“前所未有”的,应该“换字”。这种认为也是不对的。不说自古以来写诗词可以重复用字,仅就毛泽东写的诗词而言,重复用字的那是太多了,例如:毛泽东1964年春写的《贺新郎·读史》词中,“得”“流”“了”“陈”就各用了两次,“人”“几”“过”就各用了三次。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用了多个“重复字”而不“改换”,这是因为这些重复字每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把这些重复字组合在一起,才能使这首词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欢庆取得反第一次“围剿”胜利之情和夺取反第二次“围剿”胜利之志。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联系《党史博采》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dangshiboca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