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李白和谁的关系最好(对影成三人除了李白)

李白的诗除了洒脱飘逸,还有一种大气磅礴之势,往往令人读后热血沸腾,连呼痛快!在“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却又看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本想喘口气,哪知道“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浪漫加上丰富的联想,让人不得不叹息一声:“谪仙人”呀,喝酒你也要对影成三人,哪来的三人?

李白除了爱酒,也爱明月,在月下独酌的时候写过这么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三人”引发了很多争论,如果结合整首诗和李白其他一些诗,可以知道三人是李白、月亮(实则嫦娥),那么还有个人是谁呢?

《月下独酌·其一》这诗,我们来理一理李白喝酒的三人,是醉中梦话,还是已经醉到酣处,真把嫦娥邀下了凡间。

王者李白和谁的关系最好(对影成三人除了李白)(1)

三人之一:李白

李白是三人中最没有争议的一人。

李白这首诗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恃才傲物的李白对于供奉翰林这职务相当的不满,只不过是跟随在唐玄宗身边做个记录的小秘书,替唐玄宗写些扬名立万的文章,这同理想中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抱负相差甚远,心里很是失望。

李白骨子里的清高、藐视权贵的言行,都与官场格格不入;又遭同行的嫉妒和中伤,因此放纵自我,在酒水间寻找游侠儿时的风采,将朝廷的荒唐借酒下腹,一梦而别万古牢骚。

李白被“赐金放还”,并非高力士所妒而结的恶果,乃是翰林学士张垍所为。张垍是宰相的张说的儿子,却没有张说的胸怀和大度,反而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张垍看不惯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又嫉妒李白出口成章的才华,组织了一批文人,进谗言中伤李白,最终导致唐玄宗放弃了这个极为欣赏而又“纵酒以自昏秽”的才子。

李白的理想被无情摧毁,自然抑郁而苦闷,于是在花园里漫步,花香轻微,月光满地,树影斑驳,更添一些惆怅。李白望月而叹,除了身边一壶酒,天上一明月,连花香也寂寥,于是举杯向月做了个邀请:月儿,可饮一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王者李白和谁的关系最好(对影成三人除了李白)(2)

三人之二:嫦娥

月儿不应,嫦娥也无暇分身,因为正忙着为后羿炼制长生药,期待夫妻重聚的那一天。

李白认为嫦娥是孤独的,在月宫身单影离,即使拥有整片月宫,没有爱情片刻的欢愉,就如同英雄拥有天下却无相知一样无趣,因此感慨“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这份思念加深了自己的当时不得志的孤独和无奈,趁着酒性,对月相邀嫦娥。仙子也该是寂寞的,如同我一样,你为情迷,我为前程忧伤,都看不清未来,惹来一身寂寥的忧伤。

月光如霜,沾衣欲滴,这可是嫦娥舞动的轻纱?微风过处,那颤动的银霜可是嫦娥的歌喉?只是月儿随我而行,不声不响为哪般?你下不了凡间却在人间,何苦误了这千古年?

李白再饮一口酒,纵情而歌;脚下一个错乱,影子也歪歪扭扭,仿佛也在低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歌声有悲,诗声有伤,长安月照,不是故乡。

我在这里,嫦娥在天上。李白再饮一口酒,坐望月,月华越加冷清。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王者李白和谁的关系最好(对影成三人除了李白)(3)

三人之三:杯中嫦娥

李白在酒中沉醉,那朦朦胧胧的睡意袭来,就如同月下花香的弥漫,都是叫人在娴静中有些惆怅,一半是飘零的无依,一半是寂寞的难耐。

酒可以赊,月也可以赊,唯独寂寞的仙子嫦娥也否也能借来,同饮一杯落寞酒,只许开怀,勿惹烦愁?

《游洞庭五首·其二》 :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瞪着月儿,月儿在笑。

也许寂寞的人聚在一起,反而就有了欢乐,哪怕是片刻,也是种莫大的安慰。

李白再满杯,茶要七分酒要满,人情落在杯中是冷暖,李白轻喝道:“你来!”

月儿落在杯中,缓缓游走,嫦娥终于下了凡间,与李白只有一杯子的距离。

李白端杯而视,天上一轮明月,吐芳华于身;杯中一嫦娥,与己相望皆寂寞;三人聚齐,还是一种冷清的热闹。

李白看着杯中的月儿,随着波纹时缺时圆,就像月中的嫦娥,笑是月圆,哭是月缺,千百年来,始终未能圆满,只因为当初一颗丹药,造成了一场爱情的缺憾。

李白叹息一声,杯中嫦娥也叹息,天上的明月也叹息。

李白举杯一干而尽,杯中嫦娥不见;踉踉跄跄回屋,天上明月不见;和衣而卧,一场酣睡,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王者李白和谁的关系最好(对影成三人除了李白)(4)

小结

从“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可知,李白邀月其实在邀请月宫中同样孤单的嫦娥,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寂寞。可惜月宫太远,只有清辉及身,李白于是借酒杯中的明月,把嫦娥留在了凡间。圆月照李白,李白持酒杯,杯中隐嫦娥,三人看似热闹,最终都是李白一人独酌而已。

“醒时同交欢”,当头明月,杯中有嫦娥,李白举杯而净,正是一人饮酒,三人同欢。

“醉后各分散”,李白醉,回房歇息,将圆月关在了屋外;杯中无酒,嫦娥自然不在,正是各分散。

由此看来,“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并不包括地上李白的影子,而是有互动的“三人”——天上月宫中寂寞的嫦娥(也可以是圆月)、李白、酒杯中嫦娥。

李白的诗句除了浪漫主义的发挥,夸张的联想也让人叹为观止,就如诗中所诉,“举杯邀明月”邀而不得,于是与杯中嫦娥“醒时同交欢”,完成了天上、人间的交流和沟通,把一个人孤独的饮酒完全写成了一段神话般的故事。

月下独行,浴花香,踏冷霜,举杯邀嫦娥,杯中有月光。似醉非醉,似醒还睡,借酒掩愁肠,一梦见黄粱,梦中嫦娥复合了后羿,李白佩剑于战场,脚步所到之处就是我威武大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