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

《红楼梦》中贾府的中秋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陈能雄/文

这一年中秋夜,风清月朗,大观园中张灯结彩,天上的繁星与园中的彩灯熠熠生辉,连成一片。贾母与大家在凸碧山庄上大开宴席,击鼓传花,笑语声声,仰观皓月之辉,俯望名园之景,静闻丹桂之香,细品鼓乐之音。贾母在荣国府度过了数十个美好和乐的中秋夜,今年在外为官多年的儿子贾政又回来团聚。可她总觉得赏月的人比往年少,以前,开心果王熙凤会环绕在自己身边,说笑取乐,一个能顶得上十个。如今王熙凤病倒在床,贾母忽然觉得冷清了许多。这几天又传来江南甄家被抄家的消息,贾家和甄家同气连枝,贾母物伤其类,想到自己的家族命运,隐隐中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从心底浮上来,往后这样的团圆日子会越来越少。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1)

因为先知先觉,贾母珍惜这个中秋夜,她只希望这一个团圆夜能长长久久下去。当贾赦、贾政、贾珍等爷们渐渐离席散去,贾母仍然意犹未尽,命人重新摆酒,与众女眷一起赏月。到夜深之时,王夫人等人困倦不已,鸳鸯担心贾母被凉风吹坏身子,几次劝她回去歇息。年迈的贾母像一个小孩“赖着”不回去,偏要与大家坐到天明。此时,月朗中天,柔和的月光倾泻而下,照的大观园如同白昼。风月双清的世界,再来一曲笛声会更佳。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2)

贾母命奏乐的女孩坐在远处的桂花树下吹笛,不多时清亮悦耳的笛音悠悠传来,萦绕于亭台楼阁、石径水池之间。大家侧耳倾听,那笛声有如一湾清泉缓缓流入心间,洗去心中的尘埃与烦忧。在这一刻,时间似乎完全静止,只有那悠悠笛音牵着人们的心灵在夜空中飞旋。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曲子停歇下来,大家才缓过神来,环顾四周,依旧是天空地静,大家不约而同地赞赏笛音之妙。贾母是很有艺术品位的老人家,她要带大家欣赏这好月好笛,命人斟一杯热酒给吹笛之人,让她拣那节奏缓慢的曲谱再吹奏一曲。

这一次的笛音愈发轻缓凄美,一丝一缕从桂花阴中飘出,悠悠扬扬,借着清风四处飞散,就如漫天飞舞的梅花,一朵朵纷纷落于大观园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此景,让人们联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当年,李白客居洛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闻笛声随风飘扬于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心生思乡之情。其实,贾府中很多人何尝不是和李白一样远离家乡呢?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3)

贾家祖籍金陵,在故乡有宁国府、荣国府的旧宅,贾家几代人宦游京城,包括很多家仆丫鬟都是从南京那边带来的。他们无论此生何等富贵,总不忘自己的根在金陵,也无论身在何方,死后都要归葬金陵祖茔。贾府中有些人要么是小时候在金陵、姑苏等地生活过,要么就是他们的父母祖辈是金陵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刻萦系在他们心间,难以忘怀。此时他们的心境与李白是一样的,这悠扬的笛声让她们想起了自己父母亲人,动起了缠绵的故园之情。

大家听着笛音,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悲戚之意油然而生。贾母已是垂暮之年,更易思及往事,触景生情。原来谈兴甚佳的她,忽然沉默下来。尤氏为了逗她开心,讲了一个笑话,可是贾母却无心细听,睡眼朦胧。那一刻,贾母不是真的想入睡,而是默默地想起了如梦如幻的前尘往事。她依稀记得自己披上美丽的嫁衣,坐着八抬大轿到贾家,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些熟悉的亲人渐行渐远,他们如今又在何方呢?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4)

能深深领会到“此夜曲中闻折柳”的诗意的人当属林黛玉,在她年幼之时,母亲就去世了,她远涉千里到达京城。虽然有贾母百般疼爱、贾宝玉关心爱护,她终究有寄人篱下之感。她比任何人都明白无父无母的苦处,多少次她梦回江南水乡,回到父母亲的怀抱里。当贾母在席上说今年赏月的人偏少,林黛玉听了已然心痛,又想起薛宝钗今年回去和家人过中秋,羡慕她有母亲和哥哥,她感伤自己的身世,不禁对景泣泪。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5)

她不愿贾母等人看到自己伤心落泪的样子,不想破坏眼前喜庆的氛围,悄悄离开宴席,在外面独自徘徊。史湘云与她的身世相似,父母早逝,此时也在贾府暂住,两人同病相怜。史湘云恐黛玉想不开,就跟随其后,讲一些开心的事劝慰她。两人走到凹晶馆,见月光下的水池泛起粼粼波光,史湘云笑着说:“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看来,开朗活泼的史湘云是想家了,她即使心里哀伤,也要把快乐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自己的欢乐情绪能把黛玉带动起来。两人决定一起对月联句,只有吟诗才能暂时忘却思乡之愁,只有联句才能互相抚慰彼此失落的心,只有写诗才能抒发内心的情感。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6)

此时,山上的笛音悠悠地飘下来,回荡于水面,更加悦耳动听,更增两人的诗兴。两人在吟诗的过程中,看到一只白鹤从水池里飞起来,史湘云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静夜里的孤鹤,吟出一句“寒塘渡鹤影”。而林黛玉的心境更加复杂,姑苏林家支庶不盛,她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回到老家。人生无归无依,也许有一天她会悄然消失于茫茫月色中,一句“冷月葬花魂”,从她口中幽幽地念出来。

她们悲凉凄切的诗句,引起了另一个外乡人的注意,她就是妙玉,她是被这悠扬的笛声吸引过来。妙玉和林黛玉一样是苏州人,自小带发修行,为了看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随从师父前往京城,后来她得贾家邀请,到大观园的栊翠庵中修行。妙玉原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多年来离家在外,听到这如梅花纷飞的笛声,也有些想念家乡了。以前,她闭门修行,很少与园中姊妹往来,此时深感人生聚散的无奈,更觉友情的珍贵。她从林黛玉和史湘云的诗中觉察到她们悲凉的命数,就邀请她们到庵中喝茶,并在后面续写了二十六句诗。其中一句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把前面的颓败之势扭转过来,以期能改善她们两人的命运。

悲伤的中秋佳节诗句(中秋全民诗会贾府的中秋节)(7)

这一夜大观园中的笛声,让许多人驻足倾听,思绪绵绵,他们对着明月默默祷告,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心愿传递到遥远的家乡。贾家的夫人小姐望月怀远,那些没有人身自由的丫鬟,听到这笛声也百感交集。怡红院的晴雯生病在床,没来参加中秋聚会,她此时应该也听到这凄美的笛音。她自小被送入贾府为婢,对父母身世一无所知,那模糊的记忆只出现在梦中。她在临死之际,没有叫喊宝玉的名字,而是整夜都在呼喊着“娘亲”。

这中秋夜的笛声又如晨钟暮鼓般发人深省,一向精明能干的王熙凤最终被疾病击倒。笛声飘过大观园的高墙,萦绕于王熙凤的庭院里。今夜,她不能像往年一样在贾母、王夫人等人面前承欢。原本争强好胜的她,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开始有些心灰意冷。她为荣国府操劳多年,机关算尽,到头一场空,最终落了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王熙凤被贾琏休掉后,能回的地方只有金陵娘家。“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夜,贾家上下的人因笛声动起故园之情,有一日贾府大厦崩塌,家破人散,又有几人可以平安回到故乡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