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发出的计量方法(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的计量方法)

【重点一】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企业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个别计 价法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 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 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 当物价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 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月末一 次加权 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å(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 本月某批进货数量) 月初库存存货数量 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例题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4 年 9 月 1 日,甲材料结存 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 300 元;9 月 7 日购入甲材料 350 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 310 元;9 月 21 日购入甲材料 400 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 290 元;9 元 28 日发出甲材料 500 千克。9 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 )元。 A.145 000B.150 000C.153 000D.155 000【答案】C【解析】9 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200×300+300×310=153 000(元)。

【例题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4 年 3 月 1 日结存甲材料 200 件,单位成本 40 元;3 月 15 日购入甲材料 400 件,单位成本 35 元;3 月 20 日购入甲材料 400 件,单位成本 38 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 500 件。3 月份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元。

A.18 500B.18 600C.19 000D.20 000【答案】B

【解析】单位成本=(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3 月份发出 甲材料的成本=500×372=186 00(元)。

【重点二】期末存货的计量(★★)

(一) 存货期末 计量原则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小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存货按成本计量,无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高于其 可变现净值的,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其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以后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若贷方余额大于已提数,差额应予补提。若贷方余额小于已提数,差额应冲减多计提的存货 跌价准备。 【注意 1】即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冲减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对已售存货(包括债务重组抵债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 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 是按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二) 存货的可 变现净值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 类型持有 目的是否有合同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产成品以销售 为目的有合同产成品的合同价格-产成品销售税费
无合同产成品的市场价格-产成品销售税费
材料、 半成品以销售 为目的有合同材料、半成品的合同价格-材料、半成品销售税费
无合同材料、半成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材料、半成品销售税费
以加工 为目的产成品 有合同产成品合同价格—产成品销售税费-进一步加工成本
产成品 没合同产成品市场价格—产成品销售税费-进一步加工成本
【注意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 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有合同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无合同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不能 合并,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 备。 【注意 3】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 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 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题 计算分析题】20×7 年 1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 约定,20×8 年 3 月 31 日,甲公司应按每台 15 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 W2 型机器 120 台。20×7 年 12月 31 日,甲公司 W2 型机器的成本为 1 960 万元,数量为 140 台,单位成本为 14 万元/台。根据甲公司销 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丙公司销售的 W2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 0.12 万元/台;向其他客 户销售 W2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 0.1 万元/台。20×7 年 12 月 31 日,W2 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 格为 13 万元/台。根据销售合同的规定,库存的 W2 型机器中的 120 台的销售价格已有销售合同的约定,其余的 20 台并 没有销售合同约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120 台)的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 应以销售合同的价格 15 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20 台)的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 市场销售价格 13 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有合同部分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5×120-0.12×120=1 800-14.4=1 785.6(万元) 有合同部分 W2 型机器的成本=14×120=1 680(万元)无合同部分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3×20-0.1×20=258(万元) 无合同部分 W2 型机器的成本=14×20=280(万元)因此,有合同部分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80—258=22(万元)。

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发出的计量方法(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的计量方法)(1)

【例题 7-计算分析题】20×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W7 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为 500 万元,但由于 W7 型 机器的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400 万元,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假定:(1)20×8 年 6 月 30 日,W7 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 500 万元,但由于 W7 型机器市场价格有所上升, 使得 W7 型机器的预计可变现净值变为 475 万元。(2)20×8 年 12 月 31 日,W7 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 500 万元,由于 W7 型机器的市场价格进一步上 升,预计 W7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 555 万元。本例中:(1)20×8 年 6 月 30 日,由于 W7 型机器市场价格上升,W7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计提 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25(500-475)万元,则当期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75(100-25)万元,且小 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 万元),因此,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75 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750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750 000(2)20×8 年 12 月 31 日,W7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又有所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为 55(500-555) 万元,但是对 W7 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 25 万元,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25 万元而不是 55 万元(即以将对 W7 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借:存货跌价准备 250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250 000

【重点三】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1.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借:管理费用(计量收发差错、一般经营损耗以及管理不善、被偷被盗造成存货盘亏)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原材料 (回收残料价值)其他应收款 (应收的赔偿)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

【例题 多选题】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管理费用

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E.盘盈的存货,经过批准后应计入到营业外收入【答案】CE【解析】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务成本,选项 C 不正确。 盘盈的存货,应冲减管理费用,选项 E 不正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