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怎样做到更好吃(罐头大讲堂第三集)

在我们国人日常生活当中,农贸市场、超市里的蔬菜、水果、畜禽肉等丰富了一日三餐,当谈起罐头有些人认为,经过工厂化加工的罐头所富含的营养比起从农贸市场、超市里现买的营养会减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改变固有思维,其实罐头食品既营养又健康!

一、罐头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小于日常烹饪

有些人认为罐头食品因为高温加热,会让食物损失大量营养。了解罐头生产工艺就知道,罐头的加热温度最高只有121℃(如肉类罐头),据相关资料显示,我们国人家庭日常烹饪过程中,大火炒菜的温度约180℃~250℃;小火炒菜的温度约100℃~150℃,油炸食品时的油温不超过190℃,再者,普通家用高压锅,温度从110到122度不等;根据德国生态营养学院的研究表明,大部分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脂溶性维生素A、D、E、K,矿物质钾、镁、钠、钙等,在121℃的温度下,不会被破坏。只有一些不耐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确实会部分被破坏。可是,所有蔬菜只要一经加热,就无法避免维生素 B、C 的流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罐头加工采用瞬时高温技术,其营养价值优于其他加工方法。

二、罐头食品在储存过程中营养流失要远小于新鲜食物

1795年,拿破仑创造罐头食品的初衷,就是为了将新鲜食物长久保鲜,事实也确实如此。处于真空环境中的食物营养流失率远低于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物。

任何蔬菜、水果在采摘后都仍在继续“呼吸”,一些营养素开始不断减少,新鲜食物从收割、运输、上架,到被你买回家吃掉,或暂存冰箱择时食用,有时经过几天甚至长达2周以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食物虽然外表完好没有腐烂,但已经损失了很多营养物质。比如:芦笋、菠菜、青豆中的维生素C,经过24小时的储存,分别损失 40%、30%、20%。新鲜或冷冻的食物在加热后,也会造成 15%~55%的维生素C以及11% ~66% 的维生素B的流失。相反,果蔬罐头从原材料采摘到加工完成,一般不超过6个小时,适度的热处理叫停了果蔬产品的所有化学反应,罐头的鲜度和营养成分被定格在刚采摘下来的那一时间。以黄桃罐头为例,其维生素减少近一成,而黄桃采摘后一天没吃完则维生素就会损失近三成。至于肉类、鲍鱼、燕窝罐头等,对食品营养流失的影响几乎可忽略。《食品农业科学》期刊刊载过一个研究表明:罐头食品因为在成熟期采摘、迅速烹饪、锁住营养,所以营养损失比新鲜食物储藏过程中的营养流失更少。

罐头怎样做到更好吃(罐头大讲堂第三集)(1)

三、部分罐头食品营养高过新鲜食物

某些经过加工的罐头食品,营养价值甚至超过新鲜食物!

1、钙质:经过长时间高温加热,鱼类中的钙质会进一步释放出来,有利于补充钙质。美国梅奥医院就推荐骨质疏松的人,多吃三文鱼和沙丁鱼罐头来补钙。同样的,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也推荐吃罐装沙丁鱼补钙。

2、抗氧化剂:食物中某些天然的抗氧化剂,需要高温加热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比如: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可以降低中风风险,在他们的文章中,强烈推荐罐装番茄。因为,罐装番茄的番茄红素,比生番茄多了将近50倍!

四、罐头可以改善水果的味道和迎合口感

罐头对新鲜水果的味道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善,比如山楂罐头,很多人吃几粒山楂就感觉胃部不适,牙都倒了,但是加工制成的山楂罐头却酸甜适中,非常适合食用;桔子罐头去除了多数人不喜欢的丝络,绵软甜香,滑爽清香;黄桃罐头中的桃味和糖水融合,形成浓浓的醇香,把黄桃最精华的香甜发挥地淋漓尽致,成为众多罐头品种中深受欢迎的一种。

五、比反季节水果“有味道”

大棚技术和贮藏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在任何时间都能吃到“反季节”的新鲜水果,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水果“没味道”,这是由于生长环境条件影响了植物内部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积累。对水果罐头而言,所用原料都来自正常的自然生长季节,加工成的罐头口味、营养和品质更好。

【作者:大连真心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张庆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