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国连出六代明君)

都知道秦国自从秦孝公开始开启了统一中国之路,整整六代国君没有一个昏君,那么为什么秦国还得花上100多年,整整6代人才能统一中国呢?

原因在于秦国的底子太差,如果整个春秋相当于一个班级的话,晋国和楚国就是班里的班长和学习委员。齐国是生活委员。比起这些两条-3条杠的学霸,秦国顶多只能盖一个一条杠的小队长,他的成绩存在着明显的偏科,数学不错,但是语文和外语拖了后腿。所以秦国进入战国之后,秦孝公上台,他第1步不是想着如何成为学霸,而是先要补差,如何把每次考三四十分的语文和外语整上及格线。

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国连出六代明君)(1)

从地理上看,秦国的地理环境不是特别的好,它的位置在于关中平原这个地方,在西周灭亡之时,已经被犬戎洗劫一空,早已不复西周帝国首都的风采。本来这块地方就不算太过负数,还有一大堆的蛮夷争夺资源,久而久之大秦国就像规划了的埃克森一样,国籍加入中国,球技也很中国了!秦国的民风也在和这些蛮夷的斗争中,日渐蛮一化,所以蛮夷化的秦国很不受以文明自居的中原诸国的待见,关中地区就成为了当时政治文明的边缘地区,人才基本不会入关。

而且虽然老情人极为彪悍,极为刻苦,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在春秋时期秦国最高光的秦穆公时代,他所用的人才也都是国外进口人才,秦国自身的本土人才几乎没有几个,这个问题到了后来战国时期也一直存在。

所以在春秋时期,秦国就是一个没资源没地位,没有人才的边缘蛮夷化国家,这种国家是被东方诸国看不起的。所以秦国在春秋时期能够有这么一点点响动,能够出一位霸主秦穆公,已经很不容易了。

直到秦孝公的出现,他的一纸求贤令引来了商鞅,商鞅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补课老师,他的变法成功地改善了秦国的国力,他第1步废除了贵族的特权,把各位贵族身上的羊毛好一顿薅。他这一招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为了孩子好好学习,不给他玩手机一样把影响孩子学习的一切不利因素通通屏蔽掉。商鞅通过打击旧贵族,采用军功爵制度激发民众,在制度上奠定了秦国领先六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经过商鞅老师的补差之后,全国的文科水准立即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原来的40分提升到了六七十分,但是比起他的数学成绩还是有些瘸腿。

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国连出六代明君)(2)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了不起的秦王出现了,那就是秦惠文王。这位秦王发现自己学习成绩还不是最好的主要原因是营养没有跟上,于是他找对了方向,对症下药,天天一直走地鸡。对于当时的秦国也是如此,秦国人虽然作战极为勇猛,制度上比较先进,但是在后勤上仍有隐患。所以这位秦惠文王依靠内部的稳定和制度上的优势,成功地吞并了巴蜀一带,拥有了大粮仓作为大后方。秦国从秦孝公变法到秦桧为王拿下巴蜀,整整用了30年,但是这30年只是在还历史上的欠债,使得秦国的国力能够比肩当时的东方大国,至于能否成为独领风骚的学霸,还得靠后人的继续努力。

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国连出六代明君)(3)

真正让秦国一夜爆发,往前迈了一大步的人是战国大魔王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手里有两把剑,一把是外交策略,远交近攻,另一把是军事上的宝剑,那就是大秦战神白起,白起打仗和以往不同,他追求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追求对敌人有生力量的打击,在白起指挥的战役中,秦军共计歼灭了上百万的六国军队,光长平一战就活埋了数10万赵国精锐,使得以军事立国的赵国失去了制衡秦国的力量。

在秦赵王执政的这几十年里,秦国的国力逐渐超越了其他六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首,秦国的领土面积也成为了天下第一。而此时距离秦孝公变法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也就是说,秦国人整整花了100年才从一个落后的偏科学生变成了一个学霸,具备了统一中国的条件。

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国连出六代明君)(4)

之后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一共加起来也不到三年,可以说完全忽略不计。

从战国大魔王秦昭襄王长平之战取胜之后,到秦始皇开始发动统一战争,这之间又隔了30年,在这30年间,秦国一直在积攒国力,而六国也在不断的垂死抵抗。其实就算是秦始皇最后收割人头,也整整打了10年。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秦国,虽然六代国君都是明君,但是这其中的前三代人用了130年的时间,就是为了秦始皇最后统一中国打基础,没有这130年的积累与铺垫,没有从商鞅变法到吞并巴蜀,最后到长平之战的一系列的伟大胜利,秦始皇也不可能在短短10年之间取得在重塑华夏的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