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老区带动乡村振兴(走进老区看新貌浙西南革命老区)

光明日报

红色革命老区带动乡村振兴(走进老区看新貌浙西南革命老区)(1)

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晒秋,回味旧时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红色热土,续写绿色传奇。记者在浙西南革命老区浙江省丽水市采访,一幅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场景扑面而来。

暮春时节,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一片绿色,沿着村庄绿道缓步向前,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映入眼帘,橙红的锦鲤在一旁的河道内悠然戏水。樱桃林里,刚刚成熟的樱桃已被游客采摘一空。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仁岸的种植经济蓬勃发展。

“乡村客厅、孤寡老人洗衣房、妇女健身厅和汽车充电站,不久都将建好。”村党支部书记何伟峰说,让村民更富,让村庄更美,未来乡村正在这片山水图景中逐渐清晰。

红色革命老区带动乡村振兴(走进老区看新貌浙西南革命老区)(2)

缙云仙都风景名胜区,峰岩奇绝、山水神秀,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全年美景皆可入画,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缙云轩辕祭典。

幽幽松阳道,茶香溢满园。一进入松阳县,映入眼帘的是万亩绿意,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茶香。位于县城的浙南茶叶市场是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交易量和交易额已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交易范围覆盖浙江及全国300余万名茶农和1000余万亩茶园。

作为浙江茶产业示范区,松阳全县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源自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0亿元。通过茶产业,近5年全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红色革命老区带动乡村振兴(走进老区看新貌浙西南革命老区)(3)

游客在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中魁村花海里赏花、拍照。

由村庄的蝶变到县域的巨变,从“红绿融合”的创新到“红绿生金”的生态价值转换,在浙西南这片红色热土上,丽水市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

红色革命老区带动乡村振兴(走进老区看新貌浙西南革命老区)(4)

丽水市景宁县东坑镇深垟村村民在打理多肉植物。村里种植的400多个品种近70万盆多肉植物,热销江、浙、沪等地区,成为村民致富的新渠道。

生态优势明显的丽水主动承担和率先开展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试点建设工作体系、价值转化政策体系、价值实现考评体系等,为山区获得更多“金山银山”提供了新实践。

打造“山字牌”,走好“共富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这里开始书写精彩答卷。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丽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

红色革命老区带动乡村振兴(走进老区看新貌浙西南革命老区)(5)

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丽水保护了“万山滴翠、层林尽染、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最美生态,犹如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世外桃源”。

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丽水正以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强大动力转化为“丽水之干”的自觉行动,“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奋力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篇章。

(原题为《浙西南革命老区: 红绿融合绘共富新景》。编辑张钟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