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百问孔子您总结诗经说)

南山客:“您在《论语》中对《诗经》的评价很高,总是殷切希望弟子能多读《诗经》,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思无邪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思无邪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百问孔子您总结诗经说)

思无邪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


南山客:“您在《论语》中对《诗经》的评价很高,总是殷切希望弟子能多读《诗经》,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我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大致就是《诗经》和《尚书》,要说读书的话,这算是现成的教材,其他的,就是关于‘礼’、‘法’的具体规定。所以我在教学中,也会加入《诗经》和《尚书》的内容,我并不去讲解,只是给弟子们各自体会。但是多数弟子不太喜欢《诗经》,认为只是一些情情爱爱、宣言誓词之类的内容,学不到东西,包括我的儿子孔鲤也是这样认为,他们更喜欢掌握六艺中的内容,有一技之长。”


南山客:“《诗经》在我们现在看来,也确是如此,读了之后,除了拿几句装点门面之外,并没有什么收获。”

孔子:“说到收获,那么我告诉你吧!学习《诗经》,可以激发内心的情志,可以了解社会状况,可以学到交往之道,可以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从身边来说,可以侍奉父母,长远的,可以侍奉君王,就算这些都学不到,至少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些内容,稍加学习就能有体会,怎么能说没有收获呢?学习《诗经》,更需要懂得举一反三,与自己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才能得之于心。”


南山客:“那么,您说‘不学诗,无以言’,难不成您所在的时代,说话都要引述《诗经》吗?”

孔子:“《诗经》既有对国事的赞颂,也有各诸侯国的风土人情。我们那个时代是没有什么旅游攻略的,要了解一个诸侯国,除了听人介绍之外,还会从《诗经》中去了解,这才全面。更何况,士子往来诸侯国的不少,如果出访到别的诸侯国,别人问你却一问三不知,不能独立应对,人家会认为你没有水平、没有诚意。学了《诗经》,才能应对自如。所以‘不学诗,无以言’,并不是说话都需要引述《诗经》句子——若能引述,别人更会刮目相看。”


南山客:“您总结《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怎么才算是‘无邪’呢?”

孔子:“《诗经》中的情爱、幽怨、怨恨、赞颂,是真情流露,不做作,恰到好处。比如‘关雎’一篇,读了之后感觉内心愉悦却不会有非分之想;有淡淡的忧愁,却不会让人感到哀伤。我说‘思无邪’,是指内心纯正,没有邪思恶念,尽管有些是情情爱爱的内容,表述出来却是纯洁的。”


南山客:“写的人真情流露,看的人不往邪处想,这就是‘思无邪’吧?”

孔子:“是的。保持一颗纯正无邪之心,世界才会是美好灿烂的;若是心中有怨气不得发泄,世界总是灰暗无光的。”


南山客:“世界就是那个世界,心态很重要。谢谢您的解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