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属于广东哪个市管的(粤西信宜建置沿革)

信宜属于广东哪个市管的(粤西信宜建置沿革)(1)

信宜市即信宜,古称梁德县、怀德县、南扶州、窦州。

信宜是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岑溪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街道办)384个村居委会,市政府驻东镇街道办。2010年户籍人口140万,有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3万多人,是广东重点侨乡、粤西最大的侨乡。境内207国道、省道352线以及洛湛铁路越境而过。

信宜市被誉为“南玉之都”、“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

信宜属于广东哪个市管的(粤西信宜建置沿革)(2)

信宜 建置沿革

据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

汉初信宜属南越国苍梧王属地。

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至三国时期,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

公元346年(晋永和七年),信宜地属广州晋康郡端溪县。

公元502年始在端溪县的罗窦百洞地置梁德郡,辖梁德羁糜县及务德羁糜县(现高州长坡、东岸、大井、潭头等镇,隋改称良德县),信宜属梁德羁糜县,县治在太安村,第一任县令为罗窦诸洞的僚人洞主联盟陈?都老(如后来谈殿、扶三都做过洞主联盟),名义上隶属泷州,但不入籍、不纳赋税。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梁德县改为怀德县。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朝建立州县制,析泷州怀德县置南扶州,及信义、怀德、谭峨、特亮、扶莱5县,陈龙树被唐朝任命为南扶州第一任刺史,武德七年,陈龙树的南扶州威逼僚人入籍,引起了罗窦僚人的不满,诱发了各溪垌首领抗争,溪垌联盟谈殿都老带领僚人把陈龙树赶回到泷州,占领了南扶州治,但还在泷州寄设南扶州治。贞观二年,尹州都督李光度与陈龙树联手平定僚人叛乱, 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治。贞观五年,溪洞僚人又作乱,陈龙树败回泷州。冯盎入朝,唐太宗命冯盎平乱,冯盎智败僚人。

634年(唐贞观八年),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容县都督府。

667年 唐乾封二年,扶莱县划归了禺州。

654年(唐永徽五年),冼夫人曾孙冯士翙任窦州剌史,俚人进入窦州,带来先进的农耕文化及冼夫人文化,推进了社会的发展,鉴江流域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渐渐俚化,文化风俗与高州相似,在唐代以后,窦州可算作高凉文明的延伸部分。

972年(宋开宝五年),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隶属窦州。

976年(宋太平兴国元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信义县改信宜县。

1071年(宋熙宁四年),废窦州,信宜归广南西路高州管辖。元朝属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明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高州府。宋、元其间,鉴江流域的俚人区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被广府系汉化,而东部、北部山区由于大批迁入瑶族而被瑶化。

1577年(明万历五年),罗旁战事后,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洪冠、茶山、怀乡等)池洞部分、高州之马贵、古丁、深镇及罗定之扶合、加益、棼滨、新乐一带,划给新设的西宁县,陈璘手下大批参与罗旁战事客家兵入籍,明朝庭在上述地区设函口哨所及西宁县怀乡巡检司强制汉化当地瑶人。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将原由信宜划给西宁的信丰、感化、从善、定康4都划归信宜,沿称“新图”,其它辖区称“旧图”,镇南都仍留西宁县。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经朝廷批准,定康、信丰、感化、从善四都重归信宜管辖。沿称旧图,镇南都仍留西宁县。清朝信宜隶属广东省高州府。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金釭率领天地会义兵攻占信宜城,重建大洪国,自称南兴王,以学宫为王府(王宫)、县署为元帅府、冼太庙为招贤馆。

1912年(民国)之后, 信宜先后属高州军政府、高州绥靖处、高雷道、南路绥靖委员公署、“八属”善后督办公署、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的领导下信宜人民举行了怀乡起义,成立信宜县(怀乡)苏维埃政府及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罗克明任县长,朱也赤任司令。以云开大山为根据地坚持了土地革命战争,陈铭枢派兵“围剿”,形势恶化,朱也赤在广州湾被捕后押至高州就义,罗克明前往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情况,受到错误批评,但仍指挥部队坚持斗争,转战于两国(中国、越南)两省(广东、广西)及南洋地区,抗战时期编为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

1949年10月22日,信宜县解放先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区,高雷地区、湛江地区管辖。

1958年 11月15日,信宜、茂名两县合并为高州县,县治高州城。

1961年4月1日,信宜县从高州县分出重设,治所住东镇,原信宜县的古丁公社(含古丁、马贵、深镇3个镇)划归高州县管辖。

1983年7月起,信宜隶属茂名市。

1995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辖东镇、镇隆、水口、北界、高坡、金铜、径口、丁堡、池洞、朱砂、安莪、贵子、旺沙、洪冠、茶山、怀乡、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等23个镇。

2004年,将径口并入金垌镇,高坡并入北界镇,安莪、旺沙并入朱砂镇。

2005年,东镇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全市18个镇及1个街道办,下辖370个村委会及8个居委会。

信宜市属广东省50个山区县(市)之一,云开大山及云雾大山跨过其境,境内七成多是山地,称为“八山—水一分田”之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山地地貌为主,境内崇山峻岭,河溪纵横,高度从海拔50米至1704米。海拔高程1000米以上的山岭80座,500米以上的山峰371座,最高点是大田顶,海拔1704米,是粤西第一高峰。最低点是镇隆镇北畔村温屋河尾,海拔47.8米。

信宜属于广东哪个市管的(粤西信宜建置沿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