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血金影视版权(畅销书血金影视版权)

新闻内容

畅销书血金影视版权(畅销书血金影视版权)(1)

本报讯(记者黄思凯)由南国早报资深记者、上林籍作家莫义君前往非洲加纳调查采写而成的题材独特、新颖的纪实作品《血金》,已于3月24日在广西政协报连载。本月初,《血金》的影视版权已被北京一家公司购买。目前,该公司正在组织筹拍一部同名电影。

畅销书《血金》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销售已超过上万册,之所以被广西政协报看上,与著名出版人、广西民族出版社退休高级编辑黄可钊有关。

2015年4月,该书一经出版,便在国内引起轰动,不仅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出现畅销的势头,当当、京东和淘宝等30多家网店也热销不减。黄可钊看完该书后,认为情节离奇、曲折,而且该书字里行间体现的“上林精神”值得推崇,便向各家纸媒推荐,最终由广西政协报敲定连载。

谈及《血金》的采写过程,莫义君介绍说,2014年5月,他孤身一人前往非洲加纳,历时20多天,冒着危险穿梭于加纳各个城市和原始森林,近距离接触中国采金者和上林淘金客,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并以第一手鲜活素材,创作出第一部全面反映广西上林县数万名农民工在异国他乡淘金的长篇纪实小说《血金》,呈现上林人为改变命运而冒险的精神。

“这些人,是我的兄弟朋友。他们的故事,也全部呈现在书里。”莫义君感叹,金子来之不易,换而言之,黄金附血,滴血成金。《血金》出版后,国内外多家影视公司与莫义君洽谈。

2015年10月,北京一家公司多次与莫义君商谈。几经沟通,双方已于今年2月中旬达成合作意向。今年3月7日,他已将《血金》一书的版权卖给该公司。

■故事梗概

《血金》的主人公金石是广西上林淘金客的代表,出生在大明山脚下有名的“淘金村” ,祖辈以淘金为生。

第一个到加纳淘金的上林人衣着光鲜、开着豪车回乡的情景,吸引着金石不顾危险前往加纳淘金。2013年加纳清理中国人的金矿后,他损失惨重,背负巨大的债务。此后,他又借了几十万元重返加纳,企图“翻本”。

谁知,金矿刚开采不久,金石又遇到跨国悍匪持枪抢劫。与悍匪展开对抗后,一名悍匪被众多老乡用枪击毙,金石则被当地警察当做嫌疑人。在精通英语的上林人刘莉芳帮助下,他积极与当地警察周旋,据理力争,化险为夷。

最终,金石还是被仇人请来的杀手,枪杀在原始森林的金矿上。他的黄金梦,彻底破碎。

新闻链接一

莫义君和他的书《血金》上央视了

2015年8月6日下午1时07分,莫义君在南宁市良庆区公安分局当警察的堂弟通 过QQ发来一张截图,说“大哥,刚刚看到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你去非洲采访的事迹”, 《血金》上CCTV了。

畅销书血金影视版权(畅销书血金影视版权)(2)

莫义君一看截图,哎,果然见有一行字幕在荧屏上出现——中国男子远赴加纳探访 上林“淘金客”著书名为《血金》。他很纳闷,央视并未采访过他呀!此前,是有过许多媒体记者来接触他,并对他及他所创作的《血金》进行采访并报道,但这些媒体均是本地的。

尽管中国最大的网络平台之一——网易,也约他要非洲加纳采访时拍摄的图片,并推出精彩图片集,发在网易首页,阅读量达上千万。而跟帖数量也有数十万人。此后,全国各地许多新闻网站纷纷转载网易上的图片及新闻。

难道CCTV是从网易那儿取的素材?等到打开央视网查看该档节目,莫义君才发现是广西新闻网供稿的。此前,广西新闻网记者来访并报道过莫义君。估计央视也是从该网站上提取新闻素材进行制作的。

(来源:新浪名博)

新闻链接二

只身入非洲 探访上林淘金客

2014年5月,《南国早报》资深记者、上林籍作家莫义君前往加纳,历时20多天, 冒着危险穿梭于加纳各个城市和原始森林,近距离接触上林淘金客,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并以第一手鲜活素材创作出第一部全面反映上林人在异国他乡淘金的长篇纪实小说 《血金》。

“作为上林人,我特别钦佩老乡们的冒险精神。他们大都没有文化,甚至是与人交流时连表情都不自然的憨厚农民,为了改变命运,毅然决然离开亲人,远赴充满危险的陌生国度,与毒蛇、猛兽与劫匪斗争,甚至舍弃生命。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我以一名自由作家的身份踏上加纳的旅程。”莫义君在热心的上林老乡支持下, 在非洲移民基金研究会、加纳公共信任新闻报以及加纳-中国矿业协会的帮助下,取得了临时记者证,前往加纳的淘金重镇特马市、库马西市、东夸市、奥布拉西市、塔夸市以及海岸角市等地开展为期20多天的采访。

“在加纳的原始森林里采访,野兽可不会像杂技团变魔术般倏地变成个大美女。晒太阳的鳄鱼,突然窜出的巨蛇,无孔不入的蚊蚋,令你防不胜防,还要时刻提防从深林中冒出的劫匪。”莫义君说,幸好在前面开路的都是当地黑人,以及熟悉环境的老乡们 ,他们拿着开山刀开路,甚至用枪掩护,才让采访得以顺利完成。

“回国后,我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将《血金》写出来。”莫义君说。(张天韵)

(载于2015年5月13日《广西日报》,有删节)

转自华声晨报-文化视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