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滩羊基地(从羊圈走进园区)

□记者 李明通讯员 任万帅 崔立学 报道,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河口滩羊基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黄河口滩羊基地(从羊圈走进园区)

黄河口滩羊基地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任万帅 崔立学 报道

本报利津讯 2月22日,位于利津县盐窝镇的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内,盐西村养殖大户黄朝海望着干净平整的道路和宽敞明亮的养殖棚,脸上堆满了笑容。说起现在的养殖条件,他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水、电、路配套齐全,搭配饲料使用自动拌料机,喂养有自动投喂车,现在我们两口子经营5个棚很轻松,剪羊毛的、卖饲料的、干屠宰的,也都在跟前,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非常方便。”

交通便利,条件优越,设施齐全,这在以前可不敢想。盐窝镇已经有20多年肉羊养殖历史,全镇肉羊养殖村66个,养殖户1800余户,年出栏量200多万只,是有名的“中国肉羊育肥基地”“山东肉羊产业第一大镇”。过去,这些养殖户全都是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条件比较简陋。黄朝海说:“以前在村里的养殖区喂养,没有机械化设备,劳动量非常大,我们两口子再雇上两个人才能养1600只羊。”如今,他的5个养殖棚存栏肉羊4500多只,每年带来纯收入100多万元!

改变缘于园区建设。2019年,利津县按照利益共享、建管共赢、两区共建、多方共融的“四共”模式,总投资3.6亿元,规划占地4200亩的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建设基础母羊繁育羊舍50栋、育肥羊舍255栋,可实现年出栏量100万只,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养殖基地。园区采取“政府建设,农户租赁”的使用方式,年租金3万元。

园区建成后,养殖户跃跃欲试,资金问题却让他们犯了难。“都想要进园区扩大规模,但是养殖棚租金、买羊羔子都需要钱,贸然扩大养殖规模也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养殖户李培兴说出了养殖户的担忧。

就在养殖户观望之时,政府兜底政策让他们吃上了定心丸。利津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对接省农担公司建立“黄河口滩羊养殖产业集群贷款”新模式,推出“黄河口滩羊贷”,单户贷款最高额度300万元,贷款综合成本最低可至4%左右。探索实施保险公司“共保模式”,为每只羊入保25元,政府补贴15元,最高赔付800元,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

“贷款都是政府贴息,利率低,100万贷款每年能省下两到三万元,给羊上保险也让我们更有底气了!”李培兴也在园区里承包了一个养殖棚,走上了规模化养殖的道路。目前,园区一期养殖棚早已被认购一空,二期105套也基本“预售”完成,“黄河口滩羊贷”共计为260余户养殖户发放贷款2.1亿元,为黄河口滩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让黄河口滩羊养殖实现了从小羊圈到现代化养殖的转变。

作者: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