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陵墓的秘密(李世民父子与开山寺的渊源)

李渊陵墓的秘密(李世民父子与开山寺的渊源)(1)

开山寺位于宜章县梅田镇上洞村开山,唐时由李汉选肇建,占地千余平方米,迄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着许多娓娓动听的传奇故事。

李汉选开山建寺院

相传,唐朝年间,为避董昌之乱,李汉选随父兄由苏州游至宜邑,寻抵水尾岭定基神冲。其兄从军操戈剿匪盗,汉选入曹溪(南华寺)皈依佛门,得秘传后于唐僖宗李儇广明年间(880年~881年),回开山肇建寺院,为开山寺僧祖。

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起事,得少林方丈和僧众拥护,灭隋后建立了大唐帝国,历二百九十九年。二十余位皇帝都兴建祠立庙之风,开山寺的建设正当时,规模宏大,蔚为壮观,颇具匠心。

相传,曹溪长老见汉选修法得道成正果,便遣其回宜籍建寺院,做住持。汉选遍游宜邑山水,一天,他与友人游至开山半山腰五雷击鼓地,顿时风起云涌,雷电交加,这是暴风雨的前奏。此处有间茅屋,白眉老者邀其曰:客官,此处可暂避风雨。此时,大雨将至,入屋后,汉选谢过老者,渐觉疲劳,昏昏入睡。只见山腰处楼阁富丽堂皇,在交加的雷雨电光中时隐时现,偶尔耳闻钟鼓喧嚣,木鱼声由远及近,楼阁前莲塘碧波,小桥流水……汉选醒来后,雨停了,只见眼前风光无限,窃喜:“这不是建寺院的胜地吗?”如是,汉选托缽化缘,按梦中的意境依样筹建开山寺院,历十余年建好了这座千年古刹。

李汉选在开山寺做住持,法号释宏选。经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僧众百余人,寺田百余亩。因法力了得,神功灵验,名播湘粤,香火旺盛。

节度使开山交忘年

开山寺佛法灵验,香火旺盛,民间传说“未有宜章,先有开山”,远近数百里,位高权重的官员,社会名流和信士上山敬香者络绎不绝。

一天,宏选做完法事,童僧来报:“山门外一队官军来访,求见方丈。”宏选随童僧至山门,见官军队列整齐,首领仪表堂堂,双手合掌曰:“施主上山,有失远迎,见谅,见谅!”首领答曰:“不敢,不敢!鄙人久闻开山盛名,今天冒昧造访,这里见过僧祖。”双手抱拳回敬。礼毕,进寺院,入佛堂依次焚香叩拜。

首领乃荆南节度使欧阳庆,唐天复四年(904年)奉白麻诏书之命,出镇郴阳征讨桂阳贼陈彦谦,驻扎在义章县治所永福下村(今麻田新村),闻开山选公高风亮节,登山拜谒。此后,欧阳庆与选公交往密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个是年近六旬的将军,一个是鹤发童颜的长老,他们成了忘年之交。佛教内涵是一个“了”字,心皈佛门,万事皆休。欧阳庆将其巧秘地用于剿贼实战,用攻心战瓦解盗贼,不战而屈盗贼之兵,屡建奇功。一天,剿匪凯旋而归,取道开山回新村,选公开山门迎接这位胜利归来的将军。两人高谈阔论为臣之道,为人之道。

兴致浓时,欧阳庆作“访开山选公”诗曰:“驰驱王事日骎骎,捷后访僧上碧岑。宝树千花荣佛界,金芝三秀耀禅林。天龙摇尾通经语,顽石点头听法音。虽向梵台参妙偈,何能忘此致君心?”选公和曰:“天朝元老镇郴阳,方外论交真异常。万贯珠玑存丈室,一襟星斗照西方。鹤随云去清霜冷,马负经归夜月凉。寄与达人休作笑,浮生日暮道途长。”

欧阳庆因恋开山钟灵,永福毓秀,朝庭赐其田于此开基立业,颐养天年,故为麻田欧阳氏开基始祖。

天祐二年(905年),释宏选圆寂,终年九十九岁;次年,欧阳庆跟随宏选上了天堂。传说他们在极乐世界成为兄弟,共享荣华, 其乐无穷。

尚书郎开山题匾额

选公圆寂,欧阳庆相随升天,开山增辉。宋明时,开山寺建“经馆”招生授学,千余年来这里培养了秀才、举人、进士和社会名流百余人。“隔巷两尚书”邝埜、邓庠就曾先后在此修学,为开山千古美谈。

邝埜,字孟质,号朴斋,1385年生,宜章城西邝家门人。埜天生聪颖,父子辅,教埜甚严,将其送开山经馆求学。埜每见住持和僧人皆彬彬有礼,馆师倾其所能为埜授学解惑,除教授《四书》《五经》外,还为埜开小课,陪埜游山水,论古今。永乐九年(1411年),邝埜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埜衣锦还乡,回访开山,住持已为埜准备了文房四宝,埜题额“天下开山”,谢过住持、僧众、馆师和学弟。正统元年(1436年),埜为兵部右侍郎,正统十年(1445年),升任兵部尚书。正统十四年,英宗御驾亲征讨伐瓦刺也先,埜护驾,战死土木堡。据说,埜战死沙场,宜章邝家门井水鲜红数日方尽。《明史》载《司马邝埜列传》,同僚户部尚书王进撰《兵部尚书赠少保邝公神道碑》立宜城箭岗岭邝埜衣冠冢墓道前,供后人瞻仰。邝埜的事迹在宜章广为流传,成为青年励志的楷模。

时隔20余年(明代宗景泰年间),邻村的邓家村邓庠,大司马邝忠肃公庠伯外祖也,乃邝埜之表侄,七岁从学,举动如成人,读书过辄成诵。庠上开山经馆修学,耄耋之师见庠气宇轩昂,谈吐不凡,叹曰:“庠乃异人,有两晋雅士风骨。善哉!他年定当为朝中重臣!”如是师生朝夕相伴,密授学术。果然,庠于咸化四年(1468年)湖广乡试举秀才,壬辰(1472年)登进士,辛丑(1481年)巡按陕西。回宜直登开山拜谒,题额“开山胜境”。正德六年(1511年)七月,庠升户部右侍郎告休还乡于城东建宅隐居,自号“东溪”,并建“晚翠”“清风”“濯缨”“览秀”等楼阁亭榭,招宾朋吟诗咏怀。邓庠后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有宜章八景诗传世。邝、邓题额历代作为开山寺镇山之宝,悬挂在“大雄宝殿”正厅的左右。


文章作者:谷正华

文章编辑:张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