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黄梅(人文桐城黄梅一曲韵悠悠)

古徽州黄梅(人文桐城黄梅一曲韵悠悠)(1)

黄梅一曲韵悠悠

文|胡堡冬 来源|桐城报

山是庄重沉稳的,茶山在旖旎的春光中绽出碧绿的嫩芽;采茶姑娘身着蜡染的衣衫,欢声笑语,哼着山歌,玉笋般的指尖飞快地采摘着绿茶。那情景真像一幅画,那调式,就是黄梅调。黄梅调曾叫“怀腔”、“府调”、“二高腔”。最早记载于民国九年(1920年)《宿松县志》,“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有习之者。”而道光年间的《宿松县志》记载:“十月立冬后,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幽击鼓,或杂以新声,溺情惑志,号曰‘采茶’”。清乾、嘉时期,采茶调广泛流行于皖、豫、赣等省,并逐渐传入安庆各县,与当地方言结合,又融合了徽调、青阳腔的唱法,形成了小丑、小旦、小生,具有安庆特点。光绪五年(1879),上海《申报》曾载文:“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莫此甚”。黄梅戏一出世便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流行乡野,百姓们喜闻乐见。

到了清末民初,职业班社兴起,桐城的“双喜班”、岳西“良友班”、怀宁“罐子窑科班”、“昝双印班”和望江的“合章堂班”,纷纷到商业繁华之地演出,出现了丁永泉、桂月娥、严凤英、潘泽海、郑绍周、查文艳等一批知名的黄梅戏演员。班社推动了黄梅戏的腔系的完善与发展;桐城彭小佬班社(因班主的外号得名),这位清末乡间的泥瓦匠,以对黄梅戏的满腔热爱,广交艺人,拜师学艺,逢年过节围圈献演,从“踩地盘”到“三打七唱”,培养了花旦薛根福、正旦李大发、小生汪少明、花脸彭正身等演员,该班社历时40年,父子两代掌班,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解散。双喜班社,由桐城民间艺人汪文秉(箱主)、琚光华(挑梁花旦)合股组建于潜山双井关。成员有吴汉周、枊法坤、梁宝善、琚诗云等10余人。该班制定“十大班规”,实行以艺计酬,请京剧名优传艺,请琴师汪元甫以京胡托腔,这一系列改革让黄梅戏脱胎换骨,摆脱了民间草台班子的“三打七唱”。1936年,“双喜班”首闯上海滩,在“冒险家的乐园”,由“三大坤角”严凤英、丁翠霞、桂月娥加入演出队伍,场场爆满,轰动了演艺界,这也是黄梅戏第一次走入大城市,受到世人的瞩目。

黄梅戏有36本大戏,72本小戏,但解放以前,国民党地方政府禁止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内演出,甚至有的班社和演员被抓游街示众。解放以后,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下,丁永泉、潘泽海、桂月娥等艺人汇集于安庆,王少舫、陈丙炎等京剧演员也登上黄梅戏舞台,严凤英重返故里,桐城、怀宁、宿松等县纷纷成立黄梅戏剧团,从此黄梅戏不再漂泊,在安庆一带扎下根来。建国以后以严凤英、王少舫、潘璟丽、王鲁明等一批艺术家青春焕发,他们演出《打猪草》、《蓝桥汲水》等剧目,特别是《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的拍摄和上演,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是黄梅戏的“梅开一度”,这一代艺术家们,以他们精湛的演艺和艺术感染力,将昔日的乡间小戏,推向全国的大舞台。让“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清新悦耳的调式家喻户晓。1978年,经历过“文革”之后,改革开放让文艺的春天再度来临,这时以马兰、黄新德、吴琼等一批新生代演员活跃于舞台上,大批被禁锢的剧目得以解禁,他们又以新戏《龙女》、《秋千架》、《风雨丽人行》等一批优秀剧目的推出,让黄梅戏再展新姿,这些表演成熟,唱腔优美,刻画角色细腻的艺术家们以强大的阵容和实力,形成了黄梅戏的“梅开二度”,黄梅戏也由小剧种,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进入新时期,黄梅戏又面临新挑战,新抉择,而以韩再芬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们,以新的视野,用当代人的理念,对黄梅戏进行新的诠释,他们突破舞台限制,将戏剧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推出的《徽州女人》、《公司》等剧目,引起广泛关注,这也成为黄梅戏的“梅开三度”。物换星移,曲韵悠悠,我们既对这些艺术家们创造的一切表示祟敬,又对他们对艺术的执着所感动!

古徽州黄梅(人文桐城黄梅一曲韵悠悠)(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